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温热逢源

猜你喜欢

  • 莫致道

    【介绍】:见莫伯盛条。

  • 去火毒

    中药炮制法之一。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①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时日。②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

  • 青水胆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野棉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倒睫

    病证名。《目经大成》卷二:“此证皆由患疾,妄称时眼,不以为意,……致风邪深入,久而不瘳,然后内急外弛,皮宽弦紧,睫渐拳倒。”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 肠澼下血

    病证名。指肠澼(痢疾古称)所致的便血。《脾胃论·肠澼下血论》:“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如桶涌出也。”详痢疾、血痢条。

  • 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

    民族医书。罗秉芬等编译。全书收载编号为P.T.1057号、P.T.127号、P.T.1044号和India Office56卷57号的四篇吐蕃时期藏文藏医学文献。其中两篇是医方汇编,另两篇介绍火灸疗法

  • 直鲁古脉诀

    书名。见《辽史·方技》直鲁古本传。卷数不详。已佚。

  • 高註金匮要略

    书名。不分卷。清·高学山约撰于1872年左右。高氏融合前人学说,发挥个人的见解以注释《金匮要略》,对杂病的病机、诊断、方义等阐析较详。但其中也掺杂了一些唯心或主观、附会的解释。原稿分为四册,末册佚去二

  • 慢惊夹痰

    病证名。慢惊风夹有热痰者。由于病久脾损阴消,以致虚火亢盛,烦渴喜饮;水谷停蓄,痰浊易生,形成痰热相兼,虚中夹实的半阴半阳症候。其症午后身热,口渴烦饮,胸脘胀闷,呼吸气促,泛吐痰涎,心烦不寐,时发抽搐。

  • 发落海

    见《滇南本草》。即法罗海,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