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如意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剪刀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剪刀草之别名。详该条。
《辨证录》卷十一方。白术(土炒)、巴戟天(盐水炒)各一两,人参、炒杜仲、菟丝子(酒炒)、炒山药,炒芡实各三钱,肉桂、补骨脂各二钱,制附子三分。水煎服。治妇人下部寒冷不孕。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菝葜之别名,详该条。
脉的阴阳兼象之一。如脉长而沉涩。《难经·四难》:“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
泛指外感风邪的病证。《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言不死者,风气之病及经月之病。”
见《太平圣惠方》。即松节,详该条。
证名。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见《世医得效方》卷六。为气痢证候之一。详见该条。
补法之一。亦称益气。是治疗气虚证的方法。人身五脏六腑之气,为肺所主,而来自中焦脾胃水谷的精气,由上焦开发,输布全身,所以气虚多责之肺、脾二脏。气虚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声低懒言、呼吸少气、面色白、自汗怕
病证名。指产后由于瘀血入于脾经,出现哕恶不食的症候。吴悔菴《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产后食伤而呕,血亦随气上逆,入于脾胃,故哕恶不食,宜服抵圣汤治之(人参、半夏、陈皮、泽兰、赤芍、炙草、生姜)。”
《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生地黄、荆芥、当归、犀角、防风、炒牛蒡子、赤芍药、连翘、桔梗各七钱,薄荷、黄芩、甘草各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白开水化下。治痘疹余毒,一切疮毒。
病证名。亦作伏瘕。指邪热伏于大肠所致的瘕病。《素问·气厥论》:“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虑瘕,为沉。”《宣明论方》卷一:“虑瘕证,主女病,大肠小肠移热名虑瘕,津液耗散,不能滑利,菀结而大肠秘涩。”可用槟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