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科心得》卷上。即手心毒发生于劳宫穴者,以其手难屈曲,如托盘状,故名。见手心毒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恶阻。详该条。
即孙络。《灵枢·脉度》:“络之别者为孙。”详孙络条。
病证名。指肌肉痿弱困怠的疾患。《备急干金要方·脾脏》:“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又曰,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症见身上如鼠走,多汗,四肢急痛,或软弱
经验方。见《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煅石膏、升丹各15克。为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中,外盖膏药或油膏,每日换药一至二次。功能提脓祛腐。治流痰、附骨疽、瘰疬等溃后腐肉难脱,脓水不净者。
隔物灸之一。出《千金要方》。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细碾末。以黄酒或蜂蜜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亦称附子灸。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阳扶羸的作用,适用于阳萎,早
病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肩部因受压或磨擦而生疮疡者。用五倍子烧灰存性,加黄丹(用水飞过)醋调敷之。参见痈、疽条。
病证名。指孕妇由外伤造成的滑胎。怀孕后跌扑闪挫,或过劳及房室不节,直接损伤冲任,致使胎动,又有滑坠之势。症见腰痰腹痛,胎动不安,或阴道少量流血。当扶气养血安胎,预防滑坠,方用八珍汤加减。
见《本经逢原》。为野料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礼记·郑玄注》。为芜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