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疯犬咬伤

猜你喜欢

  • 耆婆万病丸

    即万病丸,见该条。

  • 湿六合汤

    《医垒元戎》方。川芎、当归、芍药、干地黄、茯苓、白术。水煎服。治中湿,身沉重无力,身凉微汗。

  • 增订达生篇

    见六种新编条。

  • 压法

    推拿手法。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鹰嘴突用力向下进行按压,与按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参见按法条。

  • 清肃肺气

    治疗肺气上逆的方法。①肺气以下行为顺,上逆则为喘为咳,故凡喘咳病症,均应降肺利气,使肺气能清肃下降,用药如旋复花、前胡、苏子、枇杷叶、白前等。②邪热迫肺,引致肺失清肃而上逆,则出现咳嗽气急、咯黄痰,口

  •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的铁锅内急炒,直至药物焦黄爆裂。如干姜、附子、天雄等,经炮后其烈性可减弱。

  • 徐述

    【介绍】:明代医家。字孟鲁。江苏武进县人。世医出身,他和两弟迪(孟恂)、选(孟伦)均以医闻名,尤精于针灸。著有《难经补注》一书,已佚。

  • 五疽

    五种黄疸的合称。①指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黑疸五种(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②指黄疸、谷疸、酒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③指黄疸、谷疸、女疸、酒疸、劳疸。《肘后备急

  • 女人血气逆流

    病证名。《古今医统》:“经血不通,气血逆行,而上攻于目,故目每害之,满眼红筋,或如血翳包睛之状,甚者血灌瞳人。”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 八椎下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背正中线,当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疟疾。微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