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痞气

痞气

①古病名。指脾积。见《难经·五十四难》。《济生方》卷四:“痞气之状,留于胃脘,大如复杯,痞塞不通,是为脾积。诊其脉微大而长,其色黄,其病饥则减,饱则见,腹满呕泄,足肿肉削。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治疗用大七气汤红丸子痞气丸等方。参脾积条。②病证名。指气痞。《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明·吴桔南《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太阳无汗,当服麻黄汤。由误下之,邪乘虚结于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气。”宜用半夏泻心汤枳实理中汤等方。

猜你喜欢

  • 寒湿

    ①病邪。致病则阻滞阳气的运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萎不收,濡写血溢。”②病证。由于湿困脾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

  • 气闭耳聋

    病名。见《医学准绳六要》。系指耳聋之因于气闭者。详气闭条。

  • 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

    女科丛书。又名《胎产新书》、《竹林寺女科全书》、《济坤育麟竹林寺女科全书》。20卷。包括《女科秘要》8卷,清·静光禅师撰。《女科旨要》4卷,清·雪岩禅师增广。《女科秘旨》8卷,清·轮印(一作轮应)禅师

  • 成方便读

    书名。4卷。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并详释病因、方义,作为初学入门读物。建国后有排印本。

  • 辨络脉

    望诊内容之一。络脉,指浮络,即浅表的小血管丛,包括掌大鱼际络脉、耳后络脉等。诊察络脉的色泽和充盈度,结合皮肤的冷暖,有助于了解脏腑气血病变。《灵枢·经脉》:“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胃中寒

  • 肱(gōng 工)

    ①上臂。从肩到肘的部分。近代一般取此义。②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③上肢从肩到腕的部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自肩下至手腕,一名肱,俗名肐膊。”

  • 陈实功

    【生卒】:1555~1636年【介绍】:明代著名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年轻时开始学外科,行医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于1617年编写成《外科正宗》一书,分门别类,内容较为丰富,记述多种

  • 停经

    即经血停止。多指经闭,或指月经净后。

  • 岁候

    运气术语。每岁天地之气的始终。《素问·六微旨大论》:“愿闻其岁候何如?”张景岳注:“岁候者,通岁之大候……总其气数之始也。”

  • 蜈蚣漏

    古病名。《外科启玄》卷十二:“蜈蚣漏其根在肺。”属瘰疬漏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