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清营泄热。是清除热性病邪在营分的治法。热邪入于营分,症见高热、烦躁、夜睡不安、舌绛而干、脉细数、口渴不甚,可用清营汤,清营解毒,泄热养阴。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即阴茎。详该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共2人,掌管全院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病证名。见清·包永泰《喉科指掌》。若由心火暴盛所致,舌起龟纹,舌质红赤,满口糜烂,腮舌俱肿,口干,脉实有力,为实证,治宜清心凉膈。若由五志过极,虚火妄动所致。舌起龟纹,舌淡,时起白斑细点,舌破,舌若无
病名。《妇人良方大全》卷二十一:“产后脚气。因元气内虚,六淫外侵所致。其状发热瞀闷,搐掣惊悸,心烦呕吐气上。用小续命汤治之。”
【介绍】:见唐宗海条。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外感毒邪而致。耳下生核,环颈而生,皮色红光,疼或不疼,寒热交作。治宜疏风清火散结。用活络疏肝散,未溃者外用苍术三黄散,白烧酒调涂;已溃者用地棉根叶和红糖生捣敷。
出《卫生杂兴》。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