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瘀血灌睛证

瘀血灌睛证

病证名。①泛指由血瘀所引起的眼疾。《证治准绳·杂病》:“乃血灌睛中瘀塞不通,在睥则肿胀如杯椒疮之患。在珠则白轮涌起,凝脂翳黄膜上冲、痕成窟、花翳白陷鹘眼凝睛等恶证出也。”“凡见白珠赤紫,睥肿虬筋紫胀,敷点不退,必有瘀滞在内”(《审视瑶函》)。②仅指瘀血停滞胞睑皮下及白睛,“眼胞一环半块青碧隐隐,次后紫黑或满腔微肿,白睛亦赤元胀起,俨若老拳打伤”(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宜清热消瘀,用消毒逐瘀汤加减。

猜你喜欢

  • 脑热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夫小儿肺脏壅滞有热,上攻于脑,则令脑热也。”脑热则引起鼻干,口渴,心烦,不寐等。宜以清热养液为治。

  • 宗气泄

    即宗气外泄。其表现为气喘,虚里部位(心尖搏动处)跳动太过,动而应衣、多伴有痰瘀或心阳不足见证。常见于心功能不全的疾病。《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

  • 胎胀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 大肠泻

    病证名。大肠受病而引起的泄泻。《幼科发挥》:腹泄“自大肠来者,则变化尽而成屎,但不结聚,而所下皆酸臭也。”寒湿偏盛者,多兼泄泻清稀,肠鸣腹痛,治宜温化寒湿,用平胃散加肉豆蔻;湿热偏盛者,则泄下灼肛,小

  • 樊阿

    【介绍】:三国时期针灸学家。彭城(今江苏境内)人。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学生,认为胸腹背之间“针之不过四分”的理论可以改变,主张深刺,但未说明直刺、斜刺,可供进一步研究。

  • 小儿则古方

    见小儿则条。

  • 赵鄂

    【介绍】:唐代医生。治病多奇效,后官至太仆卿。

  • 背腧诸经心痛

    证名。外邪侵犯背腧诸经所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背腧诸经心痛,心与背相引,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诸腧、诸腑涉邪所致。病属外所因。”参见心痛条。

  • 黄蜂窝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露蜂房之别名,详该条。

  • 清聪化痰丸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三方。橘红(盐水洗)、蔓荆子、赤茯苓各一两,酒黄芩、酒黄连、白芍药(酒浸,煨)、酒生地黄、姜半夏曲、柴胡各七钱,人参六钱,醋青皮五钱,生甘草四钱。为细末,葱汤浸蒸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