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益母草煎丸

益母草煎丸

普济方》卷三百一十九方。柴胡麦门冬、炒桃仁赤芍药干地黄鬼箭羽各一两,人参琥珀地骨皮白术、炒枳壳桔梗当归各三分,鳖甲(醋炙)二两,麝香一分。为末,用益母草汁、青蒿、童便各一升,生姜三分,慢火熬成膏,和药捣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服。治妇人热劳烦闷,四肢疼痛经脉滞涩,腹胁烦闷,不欲饮食。

猜你喜欢

  • 语言蹇吃

    即语言蹇涩。《诸病源候论·蹇吃候》:“若府藏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蹇吃。”详见语言蹇涩条。

  • 疹后失音

    病证名。出《治疹全书》。又名疰痖。麻疹没后失音,为热毒闭塞肺窍所致。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用儿茶散(《医宗金鉴》:硼砂、孩儿茶)。

  • 近取法

    即邻近选穴法,见该条。

  • 驴耳朵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紫菀之别名,详该条。

  • 羌活冲和汤

    《伤寒全生集》卷二方。羌活、黄芩、防风、苍术、川芎、生地黄、细辛、白芷、甘草。水煎服。治感冒风寒,四时时疫,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烦疼,有汗或无汗,脉浮紧者。若胸胁满闷,去生地黄,加枳壳、桔梗;呕恶或有

  • 非搐

    病证名。出《幼幼集成·惊风辟妄》。指小儿急慢惊风。详搐条。

  • 交乳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 陆懋修

    【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九芝。元和(原属江苏吴县)人。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家中世代知医,中年以后,致力于医,博览群书,尤精《内经》、仲景之学。治病主宗仲景之方,常奏良效。撰《世补斋医书》33卷(18

  • 惊衄

    证名。《素问·气厥论》:“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王冰注:“肝藏血,又主惊,故热薄之则惊而鼻中血出。”《圣济总录》用伏龙肝汤治之。

  • 吴东旸医案

    书名。清·吴达撰。刊于1879年。治案40余条,以伤寒、时症为多。重六经辨证,每条记述较详。后收入《医学求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