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在行经期前,出现周期性口鼻出血的病症。详逆经条。
病证名。由于阴津耗伤而出现的燥证。多在热病后期,或吐泻、出汗、出血过多,损伤津液所致;也有因营养障碍、瘀血内阻,致使津血不能滋润而起。临床表现为骨蒸潮热、心烦口渴、唇舌干燥、皮肤皱裂、毛发不荣、肌肉消
①见《闽东本草》。为螺厣草之别名。②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向天盏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证治百问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永怀,号恒庵。籍贯未详。从陈会学针灸术,后应宁献王之命重新校订和补辑陈会的《广爱书》,并改名为《神应经》。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油桐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又名勒角蔃、露兜根。为露兜树科植物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的根及根头。甘、淡,凉。解表,清热,利水,解毒。治感冒发热,肾炎水肿,尿路感染,肝
病证名。《古今医统》:“此因热郁不退,使生白膜,如玉凝睛,或痛或肿,久则满睛失明。”即玉翳遮睛,详该条。
证名。指颈项肌肉筋脉牵强拘急。《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痓病也。”《证治准绳·杂病》:“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三阳经也。
《症因脉治》卷三方。木通、陈皮、苏梗、甘草。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治胁肋刺痛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