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丹溪心法》。为海浮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蝮蛇之别名,详该条。
见苏州医学院等《中草药手册》。为胡颓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黄疸,因脾胃积热而致者。《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夫小儿黄疸者,是热入于脾胃,热气蕴积,与谷气相搏,蒸发于外,故皮肤悉黄,眼赤黄也。”治宜清热解毒。用茵陈丸或三黄散。
丛书名。又名《汪氏医学丛书》。明·汪机编撰。1522年后陆续刊出。包括《脉诀刊误集解》、《石山医案》、《读素问钞》、《运气易览》、《针灸问对》、《外科理例》、《痘治理辨》、《推求师意》八种。多属临证经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鬼箭羽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踝关节脱臼。详脚盘出臼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冬凌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血虚所引起的耳聋。初起听音不真,久则耳鸣耳聋,目眩头晕,脉细数。治宜补血益气。方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汤等加减。参见耳聋条。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