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瞳神

瞳神

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瞳子瞳人瞳仁金井、跌、眸。①仅指黄仁中央之圆孔,即今之瞳孔。《审视瑶函》:“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独前。”“吐人之大小随黄仁之展缩,黄仁展则瞳人小,黄仁缩则瞳人大。”(《银海精微》)。②泛指瞳孔及目珠内诸组织(如神水黄精神膏视衣等)。瞳神内应于肾,为五轮中之水轮。因肝肾同源,故瞳神疾患常与肝肾有关。参见水轮条。

猜你喜欢

  • 芳香温通

    开窍法之一(温开法)。以芳香开窍与辛温行气药物相配合,具有温通阳气,辛开窍闭的作用。适用于中风、痰厥、气厥之突然昏倒,牙关紧闭,神昏瞀闷,苔白,脉迟的寒闭证。方如苏合香丸。

  • 内伤中风证

    病名。指类中风。《症因脉治》卷一:“内伤中风论……以其不因外感,故曰内伤,以其症类中风症,故亦曰中风,古人名类中风,即此症也。”参见类中风条。

  • 经断前后诸症

    病证名。指妇女更年期月经将断未断之时,出现一些综合性的病症。多因肾气衰弱,冲任虚损,精血不足,以致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和温煦,临床症状参见更年期综合症条。如见头昏目眩,心烦易怒,情志失常,手足心发热,月经

  • ①呃逆之古称。《灵枢·杂病》:“哕,以草刺鼻,嚏而已。”《证治准绳·杂病》:“呃逆即《内经》所谓哕也。”参见呃逆条。②指干呕。《此事难知·呕吐哕胃所主各有治平》:“哕属少阳,无物有声,乃气病也。”《医

  • 八物定志汤

    《医垒元戎》方。人参一两半,菖蒲、远志(去心)、茯神(去心)、茯苓各一两,朱砂一钱,白术、麦门冬(去心)各五钱,牛黄二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治心虚痰热,心烦惊

  • 赤首乌

    见《中药志》。即何首乌,详该条。

  • 芳香化浊

    治法。使用芳香化湿的药物治疗湿浊内蕴的方法。症见脘腹胀闷,泛恶欲呕,大便溏薄,体倦乏力,口腻觉甜者,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等;如兼头晕而胀,舌苔白腻,可加菖蒲、鲜荷叶、陈皮、法夏、大腹皮等。

  • 气虚耳鸣

    耳鸣的一种。《诸病源候论·耳鸣候》:“此为血气虚损,宗脉不足,病苦耳鸣嘈嘈。”《医钞类编·耳病门》:“耳聋、耳鸣:有痰,有火,有气虚,有阴虚,有肝火。”《医学入门·耳》治气虚耳鸣,四君子汤。若气虚有火

  • 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书名。北京、沈阳、兰州、新疆部队后勤部卫生部合编。本书选录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中草药400余种,按其主要的医疗作用分为18类,每种草药有简要介绍和插图,末附常见疾病的防治及索引。197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

  • 上气鸣息

    见《肘后备急方》。指气喘而见痰鸣声音。《诸病源候论·上气鸣息候》:“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参见痰喘、痰甚喘、齁喘、哮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