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胎疾。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卷三。即乳痈。见该条。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多因情志不遂郁怒气结而成。症见颈部缺盆穴处肿胀,延及耳根,破溃成漏,疼痛流脓水。宜内服空青散。相当于颈部淋巴结核。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清·不著撰人《外科集要论法》。即调疽。见该条。证治见指疔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俗名产后水谷利。素体脾胃虚弱,复因产后劳倦伤脾,转输失职所致。症见泄泻完谷不化。治宜温阳健脾祛瘀。方用生化汤加益智仁、砂仁、豆蔻、木香、柴胡、升麻、陈皮、党参。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胎患内障,详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花蝴蝶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