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恶色。详该条。
见《叶氏眼科方》。指外眦。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嗽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问荆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盛寅条。
药物学著作。一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6卷。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无新的补
治则之一。指治疗立法,切忌攻伐已经虚弱的正气。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故对于气血不足,机能衰退的虚证,不宜用泻法或攻法,以免重伤元气而加重病情。
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指用灸法治阴虚内热证的错误方法,导致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后世引作批评医者滥用补泻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