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热胃脘痛

积热胃脘痛

证名。指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久成燥,积热之痛作矣。……时作时止,口渴唇燥,痛则多汗,栀连清胃汤,有下症,神芎丸。”《寿世保元·心胃痛》:“以胃脘积有郁热,刺痛不可忍者,用清热解郁汤;如心胃刺痛,并两胁肋痛,呕吐胸痞大便坚,用清上饮或抚芎香附百草霜等药。”参见胃脘痛、内伤胃脘痛条。

猜你喜欢

  • 刘文华

    【介绍】:清代医家。字云樵。神泉(今广东惠来南)人。汇集群书,辑成《保产金丹》一书,4卷,论述胎前产后摄养之法。

  • 增补食物秘书

    食疗著作。本书是《陈修园医书五十二种》之一,未著撰人。书中阐发“药食同源”的思想,收载食物312种,其中植物类190种,动物类122种,详述食物主治、功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耳门痈

    病名。为痈之发于耳门者。多由肝经火毒上灼所致。《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耳门痈受在肝经,毒气传注,血不周流,此是恶毒证也。”治宜清肝解毒。初起可选用龙胆泻肝汤、神授卫生汤等加减。

  • 费友棠

    【介绍】:清代医生。字山寿。笠泽(今江苏吴江)人。辑《急救应验良方》(1872年刻行)、《急救痧证全集》(1883年刻行)等书,主张用针灸法治疗痧证及急证。

  • 瘀血

    血液瘀滞体内,包括溢出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间隙的,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的。可因病致瘀,如跌扑损伤、月经闭止、寒凝气滞,血热妄行等;也可因瘀致病,引起气机阻滞,经脉阻塞,瘀热互结

  • 瘛(qì 契)

    证名。《素问·玉机真藏论》:“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瘛与拘挛、拘急之义相近。参见拘挛、拘急、瘛疭各条。

  • 眸子

    即瞳仁。《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汉·刘熙《释名》卷二:“童子,或曰眸子。”

  • 身面卒浮肿

    证名。指身体头面突然浮肿者。《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四:“身面卒浮肿者,亦水病之候也。此由肾脾虚弱之所为也。肾主于水,今肾虚,故水妄行,脾主于土,脾虚不能制水,故水流溢散入皮肤,全身面卒然浮肿也。”症还常

  • 桑果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桑椹,详该条。

  • ①卫外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②卫气的简称。《素问·痹论》:“卫者,水谷之悍气也。”③温病辨证的一个病位或阶段。《温热论》:“肺主气属卫。”详见卫分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