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五脏精气衰竭。五脏的精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衰竭时,则神志活动障碍,出现转眼不视,神志昏迷等危重症状。《灵枢·经脉》:“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见《广州植物志》。为咸虾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肘后备急方》。即恶露不绝。详该条。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寸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阳中伏阴也。”
见《四诊抉微》卷三。即十三指形。详该条。
①见《中药材手册》。即青风藤。②见《江西中药》。为爬山虎之别名,各详该条。
经外穴名。见犊鼻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僧。江西九江人。得名医庞安时之传,精医术。
即火针。《针灸聚英》:“火针即煨针也。”见火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