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燥

猜你喜欢

  • 杼骨

    骨名。出《灵枢·背腧》。又名膂骨。即第一胸椎棘突。

  • 五癣

    五种癣疾的合称。出《疡科选粹》卷六。一湿癣,痒如虫行,搔之有汁出;二风癣,搔之则间有白屑;三顽癣,全肤不知痛痒;四牛癣,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五马癣,微痒,白点相连。

  • 宝铎草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竹林霄之别名,详该条。

  • 背阳关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腰阳关。见该条。

  • 暴泻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暴泄。详该条。

  • ①五脏之一。与胃相为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供应各方面的需要,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类经》卷三:“脾主运化……五味入胃,由脾布散,故曰五味出焉。”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故称为后天之本。又

  •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

    见伤寒六书条。

  • 陈邦宪

    【介绍】:见陈仕贤条。

  • 土杜仲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即藤杜仲,详该条。

  • 挂线疗法

    肛漏治法。《古今医统》:“……指用芫根煮线,挂破大肠,药线日下,肠肌日长。”即用药线(或普通丝线)或橡筋挂开漏管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扎线的张力,逐渐使局部气血阻断,使组织缓慢发生坏死,从而达到逐步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