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肺病

肺病

病名。指肺脏的各种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肺为娇脏,主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又为水之上源。多由外邪侵袭,或痰饮内聚,或肺气阴不足所致。《素问·藏气法时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腨腑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难经·十六难》:“假令得肺脉,其外证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其内证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喘咳,洒淅寒热,有是者肺也。”《脉经》卷六:“肺病,其色白,身体但寒无热,时时咳,其脉微迟为可治。”《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肺病,面白悲愁,嚏哭,吐衄,交血喘咳,寒热,脐右动气。”《太平圣惠方·肺脏论》:“夫肺为华盖,覆于诸脏。若肺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气盛则声嘶,语言用力,颤掉缓弱,少气不足,咽中干,无津液虚寒之气,恐怖不乐,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诊其脉沉缓者,此是肺虚之候也。”又:“夫肺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气盛则胸膈烦满,口赤鼻张,饮水无度,上气咳逆,咽中不利,体背生疮,尻阴股膝踹胫足皆痛,诊其脉滑实者,是肺寒之候也。”《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元气,主闻,主哭,主皮毛。本病,诸气膹郁,诸痿喘呕,气短,咳嗽上逆,咳唾脓血不得卧小便数而欠,遗失不禁。标病,洒淅寒热,伤风自汗,肩背痛冷,臑臂前廉痛。”《杂病源流犀烛·肺病源流》:“夫肺主皮毛,……汗出中风,与形寒饮冷,皆能伤肺,故其现证,如鼻塞声重,喘咳,气逆,肩背痛,嚏喷,胸满烦心,亦与太阳同。五志之火上炎,阴虚内烁,肝火挟心而刑金,亦能伤肺,故其现证,如肺萎肺痈,痿蹙,吐血声嘶,息有音,鼽衄,掌热,喘不休,口血出,皮毛焦,皆由火燥焦卷之故。若虚,则有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诸证,而此诸证,或由外伤,治与足太阳所感病同法,或邪盛郁塞,必于足太阳泻之,若伤于内者,正气衰,金被残贼,必于足少阴养之,使子能助母,而金气不至耗泄,于足太阴培之,使母能生子,而金气得以涵育,昔人云补水培土,是养金善法,洵有然也。”治宜祛风宣肺,清热润燥,肃肺化痰温肺化饮,滋阴降火益气养阴等法。参肺病各条。

猜你喜欢

  • 约纹

    指人体关节部位皱纹。《针灸甲乙经》:委中“在腘中央约文中动脉。”

  • 疟积

    病名。即疟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疟积,疟疾不善调理而成积,经汗吐下日久,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腹,结为癥癖,坚痛,名为疟母也。宜常山、鳖甲、三棱、蓬术、草果;方用十将军丸、鳖甲丸、

  • 千金翼方

    书名。30卷。唐·孙思邈撰于682年?本书是作者为补充其所撰《备急千金要方》而编集。卷1药录纂要,总论采药时节、药名、产地及用药法等;卷2~4本草;卷5~8妇产科病;卷9~10伤寒病;卷11小儿病;卷

  • 掌心

    即掌中。详该条。

  • 宇陀宁玛·元丹贡布

    【生卒】:708~833【介绍】:唐代杰出的藏族医学家。公元708年,出生在西藏堆龙德庆地区。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对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曾多次到祖国内地和印度等邻近国家和地区学习医学,集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书名。8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卷1~7主要是产科的方论;卷8为初生儿的保育法。书中引录前人有关妇产科病证的论述,内容较丰富,所选方药大多可取,是宋代妇产科临床治疗的一部重要文献。建国后有影

  • 枕陷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即枕骨内陷,可由儿卧日久所致;如兼头骨四破,高下成缝,则为肾元衰败之重症。参见囟陷条。

  • 痰证自汗

    自汗证之一。见《医学入门》卷四。《证治汇补·汗病》:“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治宜和胃化痰,用抚芎汤、理气降痰汤,兼脾气虚弱者,宜理中降痰汤。参见自汗条。

  • 痰火痓

    病名。见《万病回春·痓病》。由于痰火壅盛所致的痉病。症见眼牵嘴扯,手足振摇或搐搦,身热,咳嗽多痰,脉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豁痰止痉。用瓜蒌枳实汤加减。《景岳全书·杂证谟》:“痉有痰盛者,不得不先清上焦,

  • 阴阳自和

    指人体正气的自然调节机能,不假药物而能恢复健康。临床过程中出现体温正常,气血调和,食欲增加,二便通利等,是阴阳趋向平衡的现象。《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