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黑烂,频欲自啮。为脏腑热极兼受秽毒重症,杨梅毒疮可见此舌,宜大剂清热解毒泻火(见《伤寒舌鉴》)。
见《本经逢原》。为茵陈蒿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中国植物图鉴》。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荫陵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即肝郁。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4卷。明·徐彦纯撰。书成于明初、本书卷1~3将药物分为金石、草、木、人、兽、虫、鱼、果、米谷和菜共10类,收药270种;卷4为药物总论,内容多录自金、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作者
见《药材资料汇编》。亦称紫硇砂,为硇砂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素问》篇名。本篇解释用针的道理,故名。内容从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说明针刺治疗有一定的法则,要按病的程度不同,确定九种针的用法。文中还解释了针感、候气和出针等问题。
经穴别名。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即通天,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