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类证活人书》。即黑靥。详该条。
舌苔突然消失,如剥脱样的舌象。多属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的证候。如见舌的后半部剥苔,是病邪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舌前半部剥苔,是表邪虽减,但胃肠有积滞或有痰饮;舌心剥苔是阴虚、血虚或胃气受伤。《辨舌指南》:
指脾胃出现消化机能障碍。多由肝失疏泄或湿困脾阳所致,亦有因饮食壅滞而致者。主要证候有脘腹胀闷、食不消化、厌食、呃逆等。治宜疏肝理气。
见《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即产后完谷不化。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见《世医得效方》。为木芙蓉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又称稳婆。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病证名。①指脾胃气虚或脾肺气虚而致的虚热。多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以致气虚火旺,虚热内生。《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有气虚热,必兼少气自汗,体倦心烦。”《证治汇补·气血热辨》:“气分虚热者,用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牛奶浆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舌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