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元达条。
病证名。见《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肝常有余,肝热易发搐作搦,脉洪实者,为热胜,宜泻青丸。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鄠(今陕西户县)人,做过太医令。
古通泻。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②针刺手法之一。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介绍】:明代医生。字图南。江西丰城人。精于医术,旅游行医于宝庆(湖南邵阳)。专心研究四诊,治病认真如临大敌,遇有疑难,常静夜思索,晨起即赴病家处治,并常用所得报酬购买奇方秘论。著《医经翼耑》,已佚。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顾氏医镜条。
出《灵枢·忧恚无言》。即鼻孔。详该条。
①见《闽东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臭草之别名。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