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约麻仁丸

猜你喜欢

  • 肝郁经行先期

    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妇人良方大全》卷一。多因情志抑郁,恚怒伤肝,肝郁化热迫血妄行,冲任失守所致。症见经期提前,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稠粘有块,乳房及小腹胀痛不舒,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

  • 闪跌血崩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多因登高跌坠,或闪挫受伤,损及冲任,恶血下流,以致突然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或黑黯有块,腹部按之疼痛。治宜行血祛瘀。方用逐瘀止血汤,或用七厘散、益母膏等。

  • 缕法

    推拿手法名。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理法。见该条。

  • 语言蹇涩

    亦称语言蹇吃、口不能言。指舌体转动不灵活而说话艰难的症象。多因风邪乘袭,痰涎壅盛所致。《华氏中藏经·论治中风偏枯之法》:“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面干黑黧,手足不遂,语言蹇涩。”《万病回春·中风》:“其

  • 闭癃

    病名。《灵枢·本输》:“实则闭癃。闭癃则泻之。”详癃闭条。

  • 小犀角丸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犀角、青皮、黑牵牛子(半生、半炒)、陈皮各一两,连翘五钱。为细末,用皂角二枚去皮弦子,泡搥以布包取汁一碗许,又用新薄荷二斤研取汁,同熬成膏,以前药末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 瓜蒂漏

    病名。见《外科十三方考》下编。又名瓜藤漏。症为肛周生漏,疼痛出脓,后渐蔓延至两侧大腿根部,漏孔三五不等,脓水淋漓,病程缠绵。治法:宜先从开始一孔治起,常用挂线疗法,配合熏洗汤坐浴,或用加味天然散。内服

  • 用寒远寒

    使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气主令之时,即气候寒凉之际不宜使用大寒大凉药物或食物。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用热远热”条。

  • 足大趾端

    经外奇穴名。见《外科大成》。位于足大趾之尖端。主治便毒,穿踝疽等。艾炷灸3壮。

  • 胆火

    证名。指胆火偏盛所出现的证候。《张氏医通·火》:“目黄,口苦,坐卧不宁,此胆火所动也。”《类证治裁·火症》:“胆火,眩晕口苦,羚羊角、丹皮、山栀、桑叶、连翘、龙胆草。”参见胆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