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明代医家。字克用。柯城(今河南黄县附近)人。生平事迹未详,著有《注解药赋》等书。
药物学著作。3卷。清·张志聪撰,高世拭辑。刊于1767年。本书主要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注释《神农本草经》。全书收录《本经》药247种,其他药物52种,共299种。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先录《本经
见《妇科玉尺》卷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病证名。指少阳病出现痉症者。《证治准绳·杂病》:“若一目或左右斜视,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身之侧属少阳,口眼斜,手足牵引,两胁拘急,半身不遂,皆少阳痉也。”参见
古时的绝育方法。《张氏医通》卷十:“断子法用酒麹一升,无灰酒五升,煮至二升半,滤去滓,分三服,经候至前一日,晚进一服,次早五更一服,天明二服,月经即行,终身无妊矣。”
元代医官职称,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为从六品。
见《兰室秘藏·阴痿阴汗门》。即清魂汤,见该条。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即代指,见该条。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