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虫白蜡,详该条。
见太素脉秘诀条。
①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大成》。别名血郄。位于大腿内侧,当血海穴直上1寸处。主治风疹,湿疹,皮肤搔痒症等皮肤疾患。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②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血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二。指素有湿热郁结、复冒外寒所致的吐酸症。症见发热,呕吐酸水,甚则酸水浸渍胃脘,不胜苦楚,吐出酸水令牙关酸涩不能合,脉多带弦。属本热标寒之症,不宜骤进苦寒,而当辛散。脉弦数者,
药物学著作。一名《东皋握灵本草》。10卷,又补遗1卷。清·王翃撰于1683年。据作者自序提到,喻嘉言曾见本书,并有“君其手握灵珠以烛照千古乎”一语,遂名其书为《握灵本草》。卷首载《神农本草经·序例》及
《审视瑶函》卷三方。升麻、白芷、葛根、薄荷、石膏、陈皮、川芎、炒半夏、甘草各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治阳明经头风头痛,身热口渴。
十二地支之简称。详该条。
针灸著作。2卷。清·李守先撰于1798年。卷上为针灸源流、手法和认症三部分,介绍了针灸的方法及要穴的应用;卷下记述十四经穴及奇穴。
《张氏医通》卷十:“儿出胞时,头必转向产门,自然正产。若无力转运,脚踏胞衣,脐肠先出,谓浪脐生。急令稳婆清理推入,稍俟气平,乘势就其脚下,不可推转久延。久则脐肠复下,复难收拾矣。”类似于臀足位分娩,脐
经穴名。代号:KI18。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