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损

虚损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亏而成。虚损病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多见肺脾虚损。证见四肢无力,懒于言语,动作气短自汗心烦。宜用补中益气汤。血虚多见心肝虚损。证见吐血便血,或妇女崩漏,头晕眼花,或成干血痨。宜用四物汤当归补血汤。虚在心者,并用归脾汤;虚在肝者,并用二至丸;内有瘀血者,用大黄虫丸。阳虚多见脾肾虚损。证见饮食减少,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腰膝痠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虚在脾者,可用附子理中汤;虚在肾者,可用附桂八味丸右归丸等方。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证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肾阴虚者,证见腰膝痠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可用大补元煎六味丸大补阴丸等方。参见虚劳条。

猜你喜欢

  • 医案类录

    见中西医粹条。

  • 诸证提纲

    书名。明·陈文治撰。10卷。刊于1612年。本书分述以内科杂病(包括五官病)为主的病证一百种。每种1篇,每篇先论病候及辨证治法,后附以治疗方剂或针灸法。论述以《内经》及金元医家著述为本,书中选方较多,

  • 何炫

    【生卒】:1662~1722【介绍】:清医学家。字嗣宗,号令昭,别号也愚、二瞻、怡云、自宗。奉贤(今属上海市)人。家世业医,已历十九代。炫初习儒,康熙三十年(1691年)岁贡生,后承家学习医,治疾神明

  • 外感黄疸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三。指因外邪失治传里,化热熏蒸所致的黄疸。《素问·玉机真藏论》:“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

  • 野蒜

    ①见《江西草药》。为石蒜之别名。②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各详该条。

  • 小儿闭证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昏迷,气粗息促。因病势急骤凶猛,正气不能支持,邪毒痰热内陷心包,阻塞内闭所致,故称。详小儿昏迷条。

  • 垂帘翳

    病证名。《银海精微》:“五脏虚劳,风热冲入肝膈,上胞,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下垂,谓之垂帘翳。”详赤膜下垂条。

  • 项背强几几

    指颈项、背部牵强不舒,有俯仰不能自如的感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由于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多见于外感表证,有虚实之分。

  • 五治

    ①指春、夏、长夏、秋、冬等季节的正常气候。《素问·六节脏象论》:“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②治病的五种方法。即和、取、从、折、属等。各详该条。

  • 谢缙孙

    【介绍】:元代医生。字坚白。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医学,于1333~1334年(元统年间)曾任医侯郎,辽阳路(今辽宁辽阳)官医提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