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虚里动气

虚里动气

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的部位。古人认为“虚里与寸口相应”,故诊虚里动气与寸口切脉同义。王孟英认为“小儿脉候难凭,惟揣虚里穴,确有可据。”《柳州医话》:“凡治小儿不论诸证,宜先揣虚里穴,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以其先天不足也。”虚里动气的不及与太过,可以辨别病机的变化。如其动微而不见,为不及,属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太过,属宗气外泄。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者,为宗气积膻中的正常现象。《诊病奇侅》:“虚里动气有三候,浅按便得,深按却不得者,气虚之候。轻按洪大,重按虚细者,血虚之候。有形而动者,积聚之候。”

猜你喜欢

  • 思噎

    五噎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否噎病诸候》。多见于思虑过多者。《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六:“思噎者,心悸动,喜忘,目视,此皆忧恚嗔怒,寒气上入胸膈所致也。”参见五噎、噎条。

  • 气由脏发

    气,指神气、精气。皆源于五脏。五脏精气的盛衰和病变,会反映到气色的变化(见《四诊抉微》)。

  • 两胁里急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 痘癞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该条。

  • 麻疹诠

    参见小儿则条。

  • 心虫

    即蛔虫,详该条。

  • 面色苍黑

    见《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指面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多因肾气耗损,血气失荣于面所致。可见于阴黄、黑疸等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亦多有此症候。如伴见身肿或额黑者,显示病势危重,预后不良。参见面色黧黑。

  • 孙卓三

    【介绍】:明代医生。浮梁(今江西景德镇北)人。精于医术,治病多用土法,有良效,在当地闻名。

  • 胎甲

    妊娠的别称。《隋书·经籍志》有《六甲贯胎书》,后世有称妊娠为“身怀六甲”者。

  • 泻白各半汤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龙胆草、栀子、黄芩。水煎,加青黛,冲服。治肩背痛属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