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蜂螫伤

蜂螫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因蜂的种类甚多,人之体质各异,螫伤后的毒性反应大小不同,轻者仅有局部红肿疼痛,无全身症状,一、二日后自愈;重者局部潮红、肿胀、疼痛剧烈、或感染成疮,并伴有头昏、恶心呕吐、脉细数等;甚则头面俱肿、发热喘促、以至死亡。治宜雄黄外搽;红糖、马齿苋外涂或季德胜蛇药片研末调敷。内服菊花、公英、甘草等清热解毒药,或秦艽一味煎服。危重病人应中西医结合救治。

猜你喜欢

  • 白苔中黄舌

    白苔中心变黄,是表邪未罢,传里化热之象。若膀胱气化不利,水饮停胸,除有表证外尚可见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苔白中黄而粘腻,宜五苓散加益元散治疗(见《伤寒金镜录》)。

  • 视瞻有色证

    证名。指自觉视物有某种颜色阴影的证候。由于肝肾不足,精虚血少或痰火湿热等引起的某些内障眼疾中,可出现此症。其症眼外观正常,而自视有黄、绿、赤、白、黑等色的阴影,可兼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证治准绳·

  •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药书。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编。全书收蕨类植物47科,91属,207种;裸子植物9科,16属,36种;双子叶植物173科,1040属,2833种;单子叶植物35科,227属,547种。每种药按正名

  • 大孔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痢》。指肛门疼痛。如因下痢所致者,按痢疾诊治。因肛病所致者,详肛头痒痛条。

  • 腧穴压痛点

    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可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如肝、胆痛压肝俞、胆俞,牙痛压颊车等。此即《灵枢·经筋》所谓“以痛为输”的道理。

  • 米疽

    病名。发于腋下之无头疽。《灵枢·痈疽》:“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又名腋疽、疚疽,由肝脾二经气血凝滞而成。初起一核,漫肿坚硬,皮色如常。不热不疼,日久将溃始转红色,微热疼痛。初宜内服柴胡清肝汤加乌

  • 瘊子

    俗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千日疮。详该条。

  • 太阳腑病

    病证名。亦称太阳腑证。为太阳经邪热不解,内犯膀胱所致。有蓄水与蓄血之分。《伤寒溯源集·中风失治》:“太阳者,膀胱之经也。……太阳之经邪不解而内犯膀胱,则下焦不蒸而气液不得上腾。”《伤寒论辨证广注·太阳

  • 脾郁

    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脾郁者,中脘微满,生涎少食,四肢无力。治宜陈皮、半夏、苍术。”参见五脏郁证条。

  • 气血冲和

    指气血协调,运动通畅。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的,血有赖于气的推动而流行,气也赖于血的供养而发挥作用,故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说法。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赖于气血功能的协调来维持,一旦失调,即可发病。《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