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元末明初医家。《元史·艺文志》及《古今医统》等均作赵良,系赵良仁之误,见赵良仁条。
病证名。月经过多证型之一。多因经期不慎,过度劳伤,冲任受损所致。症见月经过多,并持续时间较长,血色暗,面色萎黄,体倦乏力,或有腰腹酸坠等。治宜固冲止血。方用安冲汤、云南白药等。
十怪脉之一。又称转丸脉。脉来去捉摸不定,如豆之旋转状。
①同心热,详该条。②心脉的病变。心主身之血脉,心有热,可使血逆于上,致上盛而下虚,下虚则生脉痿。《素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亏损,日久而累及膀胱而成脏腑俱虚之证。《备急千金要方》:“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阴阳俱虚者,足少阴与太阳经俱虚也。病苦小便利,心痛,背寒,时时少腹满,名曰肾膀胱俱虚也。”又:“右手尺
指恐惧过度所致的疾病。《医醇賸义·恐伤》:“恐则气馁,骨节无力,神情不安,补骨脂汤主之。”参见恐条。
【介绍】:见凌德条。
证名。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参见鼻齆条。
古刺法名。《黄帝内经太素·杂刺》:“在头疾头痛……阳刺,入一旁四。”指治疗头痛,用正中一针,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即《灵枢·官针》所述十二刺之扬刺。《素问·长刺节论》所载阴刺之法亦同此,谓“入一旁四处”
治疗燥证的方法。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即燥者润之。指燥证要用滋润的方药治疗。燥证有内燥、外燥之分。燥热伤肺胃津液的内燥,用滋阴润燥法;外感燥热伤肺的外燥,用轻宣润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