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调经论篇

调经论篇

素问》篇名。调,调治;经,经脉。本篇主要说明外邪侵入人体引起阴阳失调虚实病理机制,指出针刺补泻手法对调和气血的重要意义,故名。

猜你喜欢

  • 经脉之海

    指冲脉。《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参见冲脉条。

  • 许绅

    【介绍】:明代医生。京师(北京)人。世医出身,生活于十六世纪。初任职于御药房,嘉靖元年(1522年)任御医,后任太医院院使,因得明世宗赏识,升官至通政史、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并曾主管太医院。1547年

  • 拔针

    出《灵枢·官针》。即出针。

  • 指压行气法

    行气法之一。亦称按压行气法。指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前后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金·窦汉卿《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要使针感向上,可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下方,“闭其下气”则

  • 胬肉扳睛

    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 气郄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长强,见该条。

  • 白石

    出《神农本草经》。为阳起石之别名,详该条。

  • 督脉病

    病证名。指督脉经气异常而致的病症。《灵枢·经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摇。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素问·骨空论》:“督脉

  • 目肿胀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为多种眼病常见的证候。包括胞睑肿胀,白睛肿胀,目珠周围肿胀等。参见有关条。

  • 青白苏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荠苧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