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疔生于下唇,致唇部肿起者。多由脾胃热毒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紫地汤等加减。参见唇疔及驴嘴风条。
婴儿出生后,左右顶骨与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间隙。参囟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山廓。详该条。
详外痛内快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厥阴络脉,见该条。
即乳儿法,详该条。
病名。由筋痹发展而成。亦有称为筋痹者。《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圣济总录·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则舍于肝也。”《症因脉治·肝痹》
①骨骼部位名。代号BL64。相当于足外侧第五跖骨基底部分。《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出外踝之后,循京骨。”②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胞衣不下。参见胞衣不下条。
【介绍】:见郑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