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指发于冬季的一种疫病。见《伤寒总病论》卷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疫论》:“夫疫病者……冬时应寒,而暖气折之,则责邪在肾,病曰黑骨温。”其症“里热外寒,意欲守火,而反引饮,腰痛欲折,或胸胁切痛
出《药性论》。为火麻仁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类证治裁》卷六:“蛔动脘痛,必有休止,安蛔丸。”《张氏医通》卷五:“因蛔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蛔;蛔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参见虫痛条。本证可见
病名。见《普济方》卷三。即乳蛾。详该条。
疾病的发生和经过。《灵枢·寿夭刚柔》:“谨度病端,与时相应。”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大臣。字唐夫。四川阆中人。真宗赵恒时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检校太傅同平章事。据《宋史》记载,在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因见岭南病者求神不求药,遂将所集验方刻于州驿石柱上
见《广州植物志》。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谓青盲患者,瞳内复生翳障。《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黑白二睛,无有损伤,瞳子分明,但不见物,名为青盲。更加以风热乘之,气不外泄,蕴积于睛间而生翳,似蝇翅者,覆瞳子上,故谓青盲翳也。”类今因某
见《福建中草药》。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明代医家。字世茂。祖籍安徽,后迁居到兰溪(今浙江兰溪)。少时学儒,因为父病而学医。治病效果较好,多用补法。著有《医案》一书,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