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小儿丹毒之一。系丹毒发于足趺者,色赤。治宜以枣根煮汁洗之,或以五加叶、根烧灰,研细末调水如糊状敷之。
耵聍的俗称。详该条。
治法之一。指疾病深重的,要集中药力,针对标病或本病进行治疗,以解决主要矛盾。《素问·标本病传论》:“甚者独行。”
指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所属的穴位,共309穴。见表。
病名。出《外科百效全书》。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多发面部,初起红肿,上起粟疹,日久融成大疱,疼痛。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三黄洗剂外搽。类似过敏性皮炎。
病证名。指气机郁结所致的腹胀。《症因脉治》卷三:“气结腹胀之症,胸腹凝结作胀,胀而不休,或胸前饱闷,或小腹胀急。”多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因思虑伤脾,脾气郁结,气血凝滞所致。治宜理气解郁为主。若攻冲
病证名。系指耳聋不聪之谓也。耳不别五声之和曰聋,生而聋曰聩。《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为肾窍,乃宗脉之所聚,若精气调和,肾气充足,则耳目聪明,若劳伤血气,精脱肾惫,必至聋聩”。治宜补益肾气、滋养气血。
《叶氏女科证治》。即经来胁痛。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指外邪不从表解而化热入里的病变过程。外感六淫之证,传里的症状为恶风寒症消失,但发热更甚,目赤、胸中烦闷、口渴引饮、烦躁,甚则谵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