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逸典
见黄帝逸典条。
见黄帝逸典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多由脾肺积毒,血络瘀滞所致。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气轮一、二处,生浮肉一片,色浅红,内细颗丛萃,揉之俨似小铁砂,曰鱼子。其肉块圆长,或四或六,四角生来若榴子绽露
见伤寒六书条。
【介绍】:参见何游条。
证名。见《银海精微》。指眼觉沙涩,有异物感。又名碜涩、瘾涩。多由风热、肝火、阴虚火旺或异物入目所致。症见眼内沙涩外,多伴有羞明流泪,红赤痒痛等。常见于外障眼病。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施治,分别选用祛风
指经络学说中有关三阴三阳各经气机活动的特点。《灵枢·根结》:“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合”与“阖”同义,故“开合枢”即“开阖枢”。参见关、阖、枢条。
书名。2卷。明·李中梓撰,刊于1649年。李氏曾撰《伤寒授珠》10卷,后毁于兵火,“遂以授珠(指《伤寒授珠》)删繁去复,简邃选玄,仅得十之二。……颜曰‘括要’,谓括义详而征词简也”(见自序)。本书首列
病名。生于臀部的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痤疿疮、风疳,即古之痤疿疮。多因暑天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肤而成,初起臀部皮损如粟米或豆粒大丘疹,色红发痒,进而焮赤肿痛如火燎,
见针灸指南条。
病证名。见清·佚名《眼科统秘》。蟹睛症,因黄仁自黑睛溃口绽出,小者黑亮如蝇头,稍大如蟹眼,故名。详蟹睛条。
穴位名。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详八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