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良方》卷二方。又名龟龄集丹。鹿茸(茄茸用砂锅内煮一柱香,埋入土内一宿,晒干为末)、人参、穿山甲(酒浸软,酥炙黄,为末)各一两,熟地黄(酒浸)六钱,生地黄(人乳浸一日,瓦上焙为末)、酒当归各五钱,
见《中药志》。为鱼腥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经来黄色,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蓬子菜之别名,详该条。
四诊之一。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动态、体表各部、舌体与舌苔、大小便和其它分泌物,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一般以神色、舌诊为重点(小儿包括诊指纹)。辨别色泽时,以在自然光线较充足的地方为好。
针刺用语。与动而伸之对举。《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纳)之,是谓补。”指针刺得气以后,将针向下按纳,使正气深入,为补法。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见《中国经济海藻志》。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伸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