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逆经

逆经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经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经郁火炽盛,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或阴虚肺热热伤肺络所致。在经前或经期者,多属内热壅盛,迫血上行之实热症。治宜泻热凉血。方用三黄四物汤顺经汤等。经后者,虽属血虚,但仍为阴虚余热内扰之虚热症,治宜养阴清热,方用犀角地黄汤麦门冬汤之类。

猜你喜欢

  • 矫氏

    【介绍】: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季梁得病,矫氏指出其病因是精神、饮食等因素所致。反映了唯物主义的病因观。

  • 思膈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中脘实满,噎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名曰思膈。”参见五膈条。

  • 滴脓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八。即黄水疮。详该条。

  • 汪逢春

    【生卒】:1887~1948年【介绍】:现代医家。北京人。曾在北京举办国药会馆讲习班,培养中医药人材。擅长治疗时令温病。

  • 刺热篇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是介绍五脏热病的针刺方法,故名。内容详细地论述五脏热病的症状、诊断和预后,并介绍治疗热病的五十九穴及脊椎诸穴。

  • 疏表

    疏解表邪,同解表法。详该条。

  • 气虚痹

    病证名。指气虚阴盛所致的痹症。《医学入门·痹风》:“气虚痹者,关节不充,一身如从水中出,阳虚阴盛也。四君子汤加肉桂、生附,或川附丸。”麻木重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加减。

  • 真珠母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珍珠母,详该条。

  • 本草纲目摘要

    见莫氏锦囊十二种条。

  • 上燥治气

    叶桂治疗上部燥证的经验。见《临证指南医案》。秋燥外袭,伤人肺气,症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甚或痰中带血。宜辛凉润肺,或结合清气,用桑叶、杏仁、玉竹、沙参、梨皮、香豉等药,侧重气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