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云南中草药》。为野烟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所指有二:①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②出《针灸甲乙经》。即阳池,见该条。
【生卒】:九世纪【介绍】:唐代医家。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以医名于时,公元874~880年,曾任剑州(今四川境内)医学助教、药局奉御。他以古代有食医可治百病,将《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属痰饮眩晕范畴。《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痰饮眩晕之因,饮食不节,水谷过多,胃强能纳,脾弱不能运化,停留中脘,有火者则煅炼成痰,无火者则凝结为饮,中州积聚,清明之气,窒塞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阴心经,见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文江人。撰有《医方大成》等书。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若眼睛上但有物如绳翅之薄,则谓之肤翳,此翳之轻者也。”参见翳条。
骨名。胸胁众骨之统称。包括胸骨和肋骨。
病舌。亦名舌菌。《医宗金鉴》卷六十六:“舌疳心脾毒火成,如豆如菌痛烂红,渐若泛莲难饮食,绵溃久变瘰疠风。”本病发于舌部。多由心脾二经毒火上炎所致。初则舌肿如豆,渐之肿如菌样,头大蒂小,故亦称之曰舌菌。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身体慢慢下蹲,腰直胸微挺,两手仰掌置于腰部,两掌前推,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外分,再收回至腰部,如此往返三次,在第四次推出时,身体慢慢起立,边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