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外科启玄》卷二。婴孩气血未充,筋骨未坚,脾胃脆弱,若患痈疽,宜用内托、内疏和缓之药,不可用峻猛之剂。
【介绍】:见谢玉琼条。
五臭之一,腥为金臭,入通于肺,故为肺之臭。《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类金,……其臭腥。”临床上,病人或其排泄物发出腥臭,或者病人对腥臭有异常的感觉,常是肺病的征象。如肺痈病人常
见《本草纲目》。为葡萄之别名,详该条。
《妇科玉尺》卷一方。龟板(醋炙)、黄芩、白芍药、椿根白皮各一两,黄柏(蜜炙)三钱。为末,炼蜜为丸,淡醋汤送下。治素日瘦弱,阴虚火旺发热,月经过多不止者。
疝之别名。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介绍】:清代医家。字文选,又字亚拙,号席珍子,又号亚拙山人。万邑(四川万县)人。撰有《医学切要全集》(1847年刊行)、《存存汇集医学易读》(1849年)。
病名。因误服大剂量药物,或治疗中错用误服及服用变质药物,或药物配伍失度等所致而出现中毒现象者。《诸病源候论·服药失度候》:“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剂,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便生他疾。其为病也,
经脉名。即足阳明。《马王堆汉墓帛书》:“阳明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种(
《医宗必读》卷六方。原名新定拯阳理劳汤,又名拯阳汤,救阳理痨汤。黄芪(酒炒)、人参各二钱,肉桂(去皮)七分,当归(酒炒)一钱五分,陈皮(去白)、白术(土炒)各一钱,甘草(酒炒)五分,五味子四分。加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