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阴痧

阴痧

痧证之一。①指痧证腹痛而手足冷者。《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阴痧,腹痛而手足冷者是也,宜用火焠;或因秽气所触而致。”宜藿香汤。②指猝然而发的四种重危痧证。《痧证指微·阴症》:“有四症,俱猝然而发。”其一症头面周身四肢俱冷,手足摇动,牙关咬紧,不言眼定,头摇脚掉,手足面容变黑色,如六脉全无,元气已脱,多不治。宜急刺人中穴、并舌尖、十手指尖、十脚趾尖及两曲池穴,刺出微血;一症猝然身热暴躁,叫号不出,头摇脚掉,牙关紧闭,不言,眼定,身强,六脉全无,初则面红渐渐紫暗而变黑色者不治。宜先用麻油以牙刷柄撬开牙关,灌入,再以绿豆煮清汁一碗冷服,苏后能言,再刮臂臑、曲池、肩井风府膏肓命门穴。一症先患伤寒未愈,又感痧邪,身手如冰,寒颤不语,脉息全无,面黑色者,亦属逆症,刮刺同前。药用砂仁木香槟榔青皮、广皮、灯心,阴阳水煎服。一症先患伤寒未愈,复感邪,腹痛泄泻,初不发热,渐渐发热,热极不语。刮针俱同前。仍服前药加芦粟梗五钱、石榴皮三钱、伏龙肝三钱、江鱼背脊刺三钱炙,俱炙干研末蜜丸,每日空心服二钱,泻止而伤寒亦愈。③即冷痧。《痧症度针》卷上:“阴痧,俗称冷痧。”详见冷痧条。参见条。

猜你喜欢

  • 辛开苦降

    即辛开苦泄。详该条。

  • 朱彦修

    【介绍】:见朱震亨条。

  • 钓藤

    出《本草经集注》。即钩藤,详该条。

  • 酣饮

    指饮酒过度所致的消渴。见《世医得效方》卷七。因饮酒多,积热熏蒸,津液枯燥所致。证见渴嗜冷饮,小便多,肌肉消瘦。宜用乌梅木瓜汤、枳椇子丸、三神汤、朱砂黄连丸等方。

  • 黑儿茶

    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 太医令

    古代医官职称。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战国时期,秦有太医令,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其下设有太医丞和其他医职。

  • 体臭

    病名。即体气。详该条。

  • 桑柴火烘法

    外科外治法之一,灸法的一种。见《外科大成》卷一。又名桑枝灸法。适用于痈疽初起肿痛,坚而不溃或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有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助阳生肌之效。其法:用新桑枝或桑木枝,劈如指粗,约九寸

  • 经闭浮肿

    病证名。亦名经水久不行发肿,月水久不行发肿。指经闭之后而发生肢体肿胀者。《叶氏女科证治》:“经闭不行,致有败血停积五脏,流入四肢作浮肿者,不可误认水气,宜调其经,经调则肿消矣,然服煎药,必须服十余剂,

  • 走哺

    ①古病名。指下焦实热而致二便不通,呕吐不停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张氏医通》卷四:“下焦实热,其气内结,不下泌糟粕,而淤浊反蒸于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