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寒痉

猜你喜欢

  • 泻南补北

    治则。即泻心火滋肾水。五行中心主火,属南方;肾主水,属北方。肝实肺虚之证(东方实,西方虚),要使其平衡协调,可采用泻火补水之法治疗。《难经·七十五难》:“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

  • 承淡安

    【生卒】:1899~1957【介绍】:针灸学家。原名澹。江苏江阴人。世业医。幼随父乃盈学,后又师从瞿简庄,通内、外各科,尤以针灸见长,深得病家信赖。1930年他于无锡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并设通函研究

  • 软疖

    病名。《卫济宝书》卷上:“大人毒存而为漏,小儿毒存而为软疖。”指疖之有脓者。初起时用紫荆皮、石菖蒲各等分为末,酒调敷。亦可用清热解毒的药膏外敷。内服清热解毒之剂。若脓已成,宜及时排脓,易收口。参见外痈

  • 济生方

    方书名。又名《严氏济生方》。宋·严用和撰于1253年。10卷。内容包括中风、中寒、中暑等内、外、妇科疾病79篇。每篇先述病候,后记方剂,共450余方。选方多经作者试用,切于实用。现存有1734年日本的

  • 黑儿茶

    见《药材学》。为儿茶之别名,详该条。

  • 水镜草

    出《土宿本草》。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 星香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三方。天南星、木香。为粗末,加生姜,水煎服。治昏迷痰塞,牙紧似中风,经治余痰未平者。

  • 气郁

    病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多因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丹溪心法·六郁》:“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证治汇补·郁证章》:“气郁,胸满胁痛,噫气腹胀。”治宜行气解郁。《杂病源流犀烛·诸气源流

  • 霉酱色苔舌

    霉,灰黑色。酱,黄赤色。舌生黄赤兼黑苔,似沉香色,属里实热证。可因内蕴湿热、夹有宿食,或瘀血气滞,或湿热夹痰所致(见《伤寒舌鉴》)。

  • 小儿形症

    小儿患病而表现于身形体态方面的征候。《幼科指南心法》:“要识小儿形症,但将相貌推求。黄浮肌瘦痞瘕瘤,唇摄面青痛楚。吐舌唇焦内热,昏昏好睡脾辜。手掀足掣是惊由,疳疾青筋大肚。”“眼角眵生肝热,口边涎出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