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三方。黄芪二钱,苍术、陈皮各一钱半,人参、白术、白芍药、猪苓、泽泻各一钱,羌活七分,升麻、甘草各五分,当归、独活、黄柏各三分,柴胡、神曲、木香、麻黄、草豆蔻、黄连各二分。为
又称滋阴解表。是对素体阴虚而患外感表证的一种治法。症见心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等,处方由养阴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加减葳蕤汤。此方发汗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留邪。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即白喉。清乾隆年间发现白喉病之初,无一定名称,常以患处发白而名之。故“喉间发白症”一词曾作为当时白喉之病名。对此,《重楼玉钥》卷上云:“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一经
书名。10卷。宋·张杲撰。刊于1224年。本书广泛集录南宋以前的各种文史著作中有关医学典故、传说等史料,分为历代医家、医书、本草、针灸、诊法以及多种病证、养生、修养调摄等共49类。各类史料注明出处。内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按摩经》。又名合阴阳、合二气。用拇指由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有和气血、消痰涎等作用。《小儿按摩经·手诀》:“从两下合之,理气血用之。”
①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
证名。见《集验背疽方》。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呕吐症状。若喜寒恶热而呕者宜降火,方用黄连解毒汤;喜热恶寒而呕者宜养胃气,方用香砂六君子汤;脉实便秘而呕者宜泻火,方用内疏黄连汤;脉细肠鸣腹泻而呕者托里温中,方
①出《质问本草》。为八角乌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卜芥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岭南科学杂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