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①指疫疠阴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说疫全书》卷二:“寒疫、世之言疫者,将瘟疫二字读滑。随曰疫止有瘟而无寒也,……至于当天气方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
出《本草图经》。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新修本草》。即秫米,详该条。
丁通疔。即一曰麻子丁、二曰石丁、三曰雄丁、四曰雌丁、五曰火丁、六曰烂丁、七曰三十六丁、八曰蛇眼丁、九曰盐肤丁、十曰水洗丁、十一曰刀镰丁、十二曰浮沤丁、十三曰牛拘丁。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此十三种
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胃中挟热,烦躁,聚结涎沫,食入即吐,名曰热呕。或因胃热伏暑,及伤寒伏热不解,湿疸之类,皆热之所为也。”《世医得效方·热呕》:“胃受邪热,心烦喜冷,呕吐不止。”可
病证名。系指产后发音不出。产后心气不足,气阴两虚,阴虚则咽喉失于濡养,阴无以化气,气不能上达于喉,故发音不出,或因产后心气虚,为外邪所中而致喑。《校注妇人良方》卷十八:“产后不语,因心气虚而不能通于舌
病症名。又名酒泄。《罗氏会约医镜·论泄泻》:“酒湿泄,用葛花解酲汤,此因酒之湿热也,而亦有因酒生寒湿者,以酒性去,而水性留为寒也,惟峻补命门则可。”详酒泄条。
【介绍】:见韩文海条。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九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当归身、熟地黄、黄芪、山茱萸、牡丹皮、杜仲各一钱,肉桂、制附子、炙甘草各五分。加生姜三片、大枣肉二枚、莲子七个,水煎,食前服。治鹳口疽(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小儿饮甘甜热物或母喜饮,或胎中受热而生。舌上如珠,先赤紫后黄白,疼痛难当。”或火毒犯心经所致。治宜凉血解毒、泻火消肿。可选用凉膈散、犀角地黄汤、导赤散等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