齉(náng 囊)
证名。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参见鼻齆条。
证名。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者。参见鼻齆条。
①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木贼之别名。②见《湖南药物志》。为笔筒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抱朴子》。为母丁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指胸痹。见《症因脉治》卷三。详胸痹条。
【介绍】:元代医家。永新(今江西永新)人。精医术,曾任永新州官医提领及吉安路副提领。1311年(至大四年)赴京师,被荐为太医院御医。倡议立“广惠局”以济民病,其后局废,归乡里。以家藏验方,整理刊刻为《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
蒙医书。伊舍巴勒只尔用藏文著于十八世纪。重点论述各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温泉浴等治疗技术。并对“六基证”理论作了进一步论述。现存木刻本。
胃阴虚和脾阴虚的综合表现。脾与胃相表里,同主后天水谷营养的生化,故胃阴虚常引致脾阴亦虚,出现本证。参胃阴虚、脾阴虚各条。
证名。指伤寒阴证,即中寒。《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何谓里寒?凡伤寒不由阳经传入而直入阴经,手足厥冷,脉微细,下利清谷者,名曰中寒。”如太阴病的理中汤证,少阴病的四逆汤证,厥阴病的当归四逆汤证等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