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常见病自测>六 心悸辨病

《常见病自测》六 心悸辨病·

心悸在临床上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自觉心慌、心跳,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心悸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只有在分清生理性心悸和病理性心悸的基础上,并结合心悸伴随症状,才能大致判断心悸原因所在。及早就医治疗。

1.生理性心悸

(1)强烈活动或精神紧张后 健康人在强烈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后常觉心悸。这是由于心肌收缩力增强所致。

(2)摄入兴奋性食物 大量吸烟、饮酒、饮浓茶和咖啡,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出现心悸。

(3)药源性心悸 应用某些药物:如麻黄素、咖啡因、氨茶碱、肾上腺素类、苯丙胺、阿托品、甲状腺素片的人,常有心悸。且常和摄入量大小及个体敏感性有关。

2.病理性心悸的原因

(1)心室肥大 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毒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由于左心室肥大,心收缩力增强,可引起心悸。脚气病性心脏病时,左右心室均增大,病情发展快,心悸明显而强烈。

克山病、心肌病,心悸可为首发症状,在劳动后尤为显著。

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可因心室增大而出现心悸。

(2)引起心排血量增加的病变 贫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均可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动加强而引起心悸。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风湿性心脏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低血糖发作等均可引起心悸。

(3)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均可引起心悸。特别是突然发生的心动过速,心率突然转慢时更易引起心悸。

(4)心脏神经官能症 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绝经期综合征等。

3.心悸伴随症状辨病

(1)心悸伴心率大于100次/分 当发生心悸时,患者可自测脉搏,若每分钟心跳大于100次,则应考虑心动过速引起的心悸。

(2)心悸伴心率小于60次/分 当发生心悸时,患者自测脉搏,每分钟心跳小于60次/分,则应考虑心动过缓引起的心悸。

(3)心悸伴心跳时有一止 心悸时患者自测脉搏,若心跳不规律,时有一停,则心悸可能与心律不齐有关。

(4)心悸伴神经官能症 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者,患者以青壮年女性多见。除心悸外,患者常有心跳快、胸闷,心前区刺痛或隐痛,呼吸不畅。并常伴有头痛、头晕、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官能症症状。发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每因情绪激动而发作。

(5)心悸伴高血压 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心悸、头晕、头痛、血压高,应考虑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若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阵发性血压升高,心悸则与嗜铬细胞瘤有关。

(6)心悸伴消瘦、腹泻、烦躁易怒 心悸同时伴有消瘦、多食、大便次数多、眼球凸出、烦躁,应考虑甲亢引起的心悸。

(7)心悸伴乏力、面色苍白 心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头晕、血色素低,应考虑贫血引起的心悸。

(8)心悸于饭后3小时以后出现 心悸于饭后3小时或空腹时出现,伴头晕、饥饿感、出冷汗,应考虑低血糖,对于那些已经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应注意是否药物过量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9)发热、咽痛后胸闷、心悸 先有发热、咽痛等症,3周后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应考虑心肌炎。多见于青年人。

以上讨论了生理性心悸、病理性心悸及从心悸的伴随症状推断心悸的病因。临床上,病人需要注意的是心悸与患者的精神因素和注意力有关。身心健康者在安静状态并不感到自己心在跳动,但在情绪激动或强烈体力活动后常感心悸。然而为时短暂,静息片刻心悸消失。而神经过敏者则不然,一般心率突然加快或偶发过早搏动也可感到心悸。此外,当患者注意力集中时,如夜间卧床入睡前,或在阴森的环境中,心悸往往易出现而明显。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由于逐渐适应了而不常感到明显的心悸,易致延误就诊。此时自测脉搏跳动是很有必要的。当心跳过快(大于60次/分),心跳过慢(小于100次/分),心跳不规律时有一止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另外,当患者自觉心悸,并据伴随症状推断出大致病因时,也应及时至医院做各项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