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71至卷277之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271至卷277之1·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一

血门

黄帝素问

五脏生成篇

诸血者,皆属于心。

【注 血者,神气也。中焦之汁,五脏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故诸血皆属于心。】

平人气象论

臂多青脉曰脱血。

【注 臂内浮见之络脉多青,因血脱而不华于血也。】

三部九候论

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注 血病者,邪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身有痛也。】

阴阳别论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

【注 阴气结于内,而不得留行,则血亦留聚而下泄矣。一阴结,便血一升;二阴并结,便血二升;三阴俱结,便血三升。此概三阴而言也。】

腹中论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少年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注 胸胁支满者,肝虚则胸胁胀满。食气入胃,散精于肝,肝气伤,故妨于食。肝臭臊,肺臭腥,不能淡渗皮毛则肺虚,无所归藏于肝则肝虚,肝肺两虚,是以病至则先闻腥臊臭也。肺气虚,出清腋;肝脏虚,先唾血也。不能充肤热肉,则四肢冷。肝开窍于目,故目眩也。肝主疏泄,时时前后血者,肝无所藏而虚泄矣。醉以入房,在男子则精伤,在女子则月事衰少不来。气生于精血,精血虚脱则气竭矣。】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鰞鲗鱼骨、一茹藘,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肠中 《素问》腹中论新校正云,按别本一作「伤中」。及伤肝也。

【注 鰞鲗骨主补益肾脏之精血。茹藘即茜草,能生血通经。丸以雀卵者,因气竭肝虚,补血而补气也。气血乃中焦所生,故宜饭后而服。鲍鱼味咸,气臭主利下行,故饮鲍鱼汁,以利肠中而后补肝也。】

厥论

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治主病者。

【注 阳气厥逆,故僵仆。阳气上逆则呕血,阳热在上则衄血。此太阳之气厥逆于上,以致迫血上行。】

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

【注 阳明悍热之气上逆,则迫血妄行。】

气厥论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传为衄蔑瞑目。

【注 胆气上升,则热随入脑,脑渗则为涕;而热气上升于络脉则为衄;淡渗皮毛之血,不能化液为汗则为蔑;邪热伤气而阳气虚则目瞑。】

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注 肝主血,故热甚则衄。】

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注 胞移热于膀胱,是经血之邪移于膀胱,故溺血。】

四时刺逆从论

少阴濇则病积,溲血。

大奇论

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注 脉搏击而血衄者,经热盛而迫血妄行。血脱,故身热也。悬钩者,心之脉也。浮者,肺之脉也。心主血脉,肺主皮肤,而开窍在鼻,心脉来盛,上乘于肺而致衄,此衄之常脉也。】

五常政大论

少阴司天,热气下临,肺气上从,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

【注 喘呕、寒热、嚏、鼽、衄、鼻窒,肺之病也。】

金不及曰从革。从革之纪,其病嚏、咳、鼽、衄,从火化也。

【注 嚏、咳、鼽、衄,金之病也。】

少阳司天,咳、嚏、鼽、衄、鼻窒。

【注 咳、嚏、鼽、衄、鼻窒,皆肺病也。】

气交变大论

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咳喘、血溢、血泄、注下,上临少阴少阳;下甚血溢泄不已;太渊绝者,死不治。

【注 诸戊之岁,火运太过,火胜则克金,故金肺受邪。肺朝百脉,阳脉伤则血溢于上,阴脉伤则血泄于下。上临少阴、少阳,是司天与岁运相合,火气更甚。心主血脉,下甚则迫血下泄而不已也。太渊,肺金之俞穴,火亢极而金气已绝,故为不治之死证。】

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甚而血溢。太冲绝者,死不治。

【注 诸庚之岁,金运太过,燥气流行,则肝木受病。肝主藏血,故血溢也。太冲,肝之俞脉。】

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

【注 岁金太过,六乙岁也。金运不及,则所胜之火气乃行。肺俞在肩背,故民病肩背,肺是动甚则交两手而瞀。鼽嚏肺病也。血便注下,火迫血液下注也。】

六元正纪大论

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初之气,其病气怫于上,血溢血崩。

【注 少阳司天,寅申岁也。初之间气乃少阴君火,主气乃厥阴风木。血溢血崩,风火之为病也。】

三之气,民病血溢鼽衄。

【注 民病血溢鼽衄,风火之气也。】

太阴司天之政,初之气,民病血溢。

【注 感风湿之气所致。】

四之气,民病腠理热,血暴溢衄。

【注 诸证乃热气为病也。】

少阴司天之政,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眦疡、寒厥、嗌干、肿上。

【注 咳喘、血溢、鼽衄、目赤、眦疡、嗌干、肿上,热病生于上也。血泄寒厥,清病生于下也。】

阳明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四之气,骨痿血便。

【注 四之加临,客气乃太阳寒水,主气乃太阴湿土。岁半以后,乃少阴君火主气,反为寒湿相加,故民病便血等证。】

火郁之发,民病血溢流注。

【注 火热盛而精血伤也】

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

【注 此秋病之常也。】

至真要大论

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血见、嗌痛、颔肿。

【注 太阳在泉,丑未岁也。心主血而太阳寒水之气逼之,故血见、嗌痛、颔肿。】

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溺赤,甚则血便。

【注 少阳在泉,巳亥岁也。热在下焦故溺赤,甚则血出于小便也。】

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火行其政,民病唾血、血泄、鼽衄。病本于肺,尺泽绝,死不治。

【注 少阴司天,子午岁也。唾血、血泄,乃热淫而迫血妄行也。尺泽,肺之合穴脉。】

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咳唾则有血,病本于肾,太溪绝,死不治。

【注 太阴司天,丑未岁也。咳唾有血者,心火在上,而不得上下之相济也。太溪,肾之动脉。】

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咳唾血、心烦、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于肺,天府绝,死不治。

【 注 少阳司天,寅申岁也。火淫所胜,故金政不平。唾血,火热盛也;鼽衄,甚而及于肺也。此火淫胜金,故病本于肺。天府,肺脉,肺气已绝,故死不治。】

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注 太阳司天,辰戌岁也。呕血鼽衄,乃阳热中盛之证。】

少阴司天,客胜,甚则胕肿血溢。

【注 少阴司天,初之气乃太阳寒水,三之气乃少阴君火。甚则胕肿,太阳寒水之气胜也。血溢疮疡咳喘,君火之气胜也。】

少阳司天,客胜则血溢。

【注 少阳司天,初气三气,乃君相二火;二之气,乃太阴湿土。血溢,感湿热而然也。】

阳明司灭,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膈中热。欬不止而白血出者死。

【注 清复内余者,清肃之客气,入于内而复有余于内也。咳衄嗌塞,心膈中热,皆肺病也。白血出者,血出于肺也。】

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惊瘈咳衄,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血溢血泄,甚则入肺,咳而血泄,尺泽绝,死不治。

【注 少阳之火,复发于秋冬之时,是以热乘心肺而为惊瘈咳衄,诸血证也。】

灵枢经

邪气脏腑病形篇

心脉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微濇为血溢。

【注 缓者多热,心主血,热则上溢而时唾血也。濇者,多血少气,血多,故溢于上也。】

肺脉微急为肺寒热,怠惰,咳唾血。微滑,为上下出血。濇甚,为呕血。

【注 肺寒热者,皮毛热也。寒在皮毛,故微急。肺主气,怠惰,咳唾血,肺气虚寒之所致。滑主阳气盛,微则上下血出,血随气行也。濇主多血少气,血多气少,则血留不行,故为呕血。】

肝脉大甚为内痈,善呕衄。

【注 大主肝气盛,盛则郁怒而不得疏达,故为内痈呕衄,肝气逆于上也。】

经脉篇

足少阴之脉,是动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

【注 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者,少阴之生气不上交于肺,而肺气上逆也。】

玉版篇

胸胀便血,其脉大时绝逆也。咳,溲血,形血脱,脉搏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逆也。如是者不过一时而死矣。

【注 此气血之逆于气分也。】

衄而不止,脉大逆也。咳而溲血脱形,其脉小劲逆。如是者,不过十五日而死矣。

【注 此气血之逆于经脉也。】

热病篇

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注 微细,少阴之脉也。少阴之上,君火主之。病者溲血,病足少阴之水脏也;口中干,病手少阴之君火也。】

热病汗不出,呕下血者,死。

【注 此为外热不解,而入于阴之经也。】

五禁篇

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血衃笃重,是逆也。

【注 淫者,酷虐之邪。夺形者,邪伤形也。色夭然白,及后下衃血笃重者,形气消于外,血液脱于内,血气外内之离脱也。】

百病始生篇

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注 阳络者,上行之络脉伤,则血溢于上而为衄。阴络者,下行之络脉伤,则血内溢而为后血。】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吐血

吐血篇曰: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夫酒客欬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栗而振。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衄血

虚劳篇曰: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衄血篇曰: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

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尿血

五脏篇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下血

下血篇曰:病人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消渴篇曰: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伤寒论 【汉 张机】

吐血

辨脉篇曰:师曰:病人脉微而濇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复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濇,故知亡血也。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塞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而血乃成。营盛则其肤必疏,三焦既绝,名曰血崩。太阳篇曰: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少阴篇曰: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衄血

太阳篇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汗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则小便难。

阳明篇曰: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此必衄。

便血

太阳篇曰: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滑者,必下血。

厥阴篇曰:伤寒热少厥微,指 【一作稍】 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中藏经 【汉 华佗】

吐血证脉

病劳人脱肛,骨肉相失,声散呕血,阳事不禁,梦寐交侵,呼吸不相从,昼凉夜热者,死。吐脓血者,亦死。

吐血,其脉浮大牢数者,死。

肝脉微缓,主脾太急,内痈吐血。

心脉微缓则吐血。

肺病吐衄血,皮热脉数,颊赤者,死。又久咳而见血,身热而短气,脉当濇。今反浮大,色当白今反赤者,火克金,十死不治也。

肺中热则唾血,其脉细、紧、浮、数、芤,皆主失血,此由躁扰嗔怒劳伤,得之气结壅所为也。又饮酒中风,言则肺发咳嗽,喘闷见血者,不可治;无血者可治。面黄色白亦可治。肺病颊赤者,死。

肾寒则阴中与腰脊俱疼,面黑耳干,哕而不食,或呕血。又喉鸣,坐而喘咳,血出,亦为肾虚,寒气欲绝也。

衄血证脉

心虚则恐惧多惊,忧思不乐,胸腹中若痛,言语战栗,恶寒恍惚,面赤目黄,喜衄,诊其脉左右寸口两虚而微者是也。

衄血,其脉浮大牢数者,死。

便血证脉

大肠热极则便血。又风中大肠则下血。

泻血,其脉浮大牢数者,死。

肾绝,大便赤濇下血,耳干脚浮,舌肿者,六日死。

脉诀 【晋 王叔和】

危脉

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痪不能行。

咳而唾血羸瘦形,其脉疾大必难任。

吐血但出不能止,命应难返没痊平。

鼻衄吐血脉沉细,忽然浮大即倾危。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吐血

吐血有三种:有内衄、有肺疽、有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羹汁,或如切(血臽),血凝停胃中,因即满闷便吐,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得之于劳倦饮食过常所为也。肺疽者,或饮酒之后,毒满闷吐之时,血从吐后出,或一合、半升、一升是也。伤胃者,因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不能消化便烦闷,强呕吐之,所食之物与气共上冲蹙,因伤裂胃,口吐血,色鲜正赤,腹绞痛,白汗出,其脉紧而数者,为难治也。凡吐血后,体中但自(忄奄)(忄奄)然,心中不闷者,辄自愈。假令烦躁,心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医工又与黄土汤、阿胶散,益加闷乱,卒至不济。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鼻衄

鼻头微白者,亡血。设令微赤非时者,死。病人色白者,皆亡血也。凡时行衄,不宜断之。如一二升已上,恐多者,可断,即以龙骨末吹之。九窍出血者,皆用吹之。

活人书 【宋 朱肱】

伤寒吐血

伤寒吐血,由诸阳受邪热。初在表,应发汗而不发汗,热毒入深,结于五脏,内有瘀积,故吐血也。瘀血甚者抵当丸,轻者桃仁承气汤,兼服犀角地黄汤、三黄丸。

伤寒鼻衄

伤寒太阳证,衄血者乃解,盖阳气重故也。仲景所谓阳盛则衄。若脉浮紧无汗,服麻黄汤,不中病,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小衄而脉尚浮紧者,宜再与麻黄汤也。衄后脉已微者,不可行麻黄汤也。若脉浮自汗,服桂枝汤,不中病,桂枝证尚在,必头疼甚而致衄。小衄而脉尚浮者,宜再与桂枝也。衄后脉已微者,不可行桂枝汤也。大抵伤寒衄血,不可发汗者,为脉微故也。脉已微者,黄芩芍药汤、犀角地黄汤。衄血不止者,茅花汤。若衄而渴,心烦,饮则吐水,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汤。

问阴证有衄血者乎?阴证自无热,何缘有衄?若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谓上厥下竭,为难治。

济生方 【宋 严用和】

吐衄

医经所载失血有三种:一曰内衄、二曰肺疽、三曰伤胃是也。盖心主血,肝藏血,肺主气,血为荣,气为卫,相随上下,升降无有休息者也。六气不伤,七情不郁,荣卫调平,则无壅决之虞。节宣失宜,必致壅闭,遂不得循经流注,失其常度,故有妄行之患焉。夫血之妄行也,未有不因热之所发。盖血得热则淖溢,血气俱热血随气上,乃吐衄也。大抵脉芤为失血,沉细者易治,浮大者难治。又有感冒汗后不解,郁干经络,随气涌泄,而成衄血;思虑伤心,心伤则吐衄;肺伤亦令人唾血。又有折伤吐血。治疗之法,当以证别之,乃可施治。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上溢

血溢者,上出也。心养于血,故热甚则血有余而妄行。或谓呕吐紫凝血为寒者,误也。此非冷凝,由热甚销铄,以为稠浊,而热甚则水化制之,故赤兼黑而为紫也。

鼻衄

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甚则血妄行,而为鼻衄也。

衄蔑,血污血出也。污者,浊也。心火热极则血有余,热气上甚则为血溢,热势亢极则燥而污浊,害承乃制则色兼黑而为紫也。

伤风汗下不解,热郁经络,随气涌泄为衄。或清道闭濇,流入胃脘,吐出清血及鼻衄吐血不尽,余血停留,以致面黄大便黑,犀角地黄汤。发狂,加黄芩、大黄。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浊涕不止,如渊泉下渗而下久不已,衄血为患,防风汤主之。

胆受胃热,循脉而上于脑,阳络溢,血妄行,在鼻空蔑目瞑者,定命散主之。

衄血先服朱砂、蛤粉,次服木香、黄连。大便结者下之,用大黄、芒硝、甘草、生地;溏软者栀子、黄芩、黄连,可选用之。

便血

血溢,热客下焦,而大小便血也。

结阴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以阴气内结,故不得通行;血气无宗,渗入肠下,致使渐多。

东垣十书 【元 李杲】

吐衄

如两寸脉芤,血在上焦,或衄血,或呕血,与犀角地黄汤则愈。

脉沉为在里,荣卫内结,胸满,必吐血。

心气不足,则吐衄血,用泻心汤何也?曰:心气独不足,则不当吐衄也。此乃邪热因不足而客之,故为吐衄。以寒泄其热,以苦补其心,盖两全之义也。

血不足,须用甘草;血色瘀黑,用熟地黄;血色鲜红,用生地黄。若脉洪实,痛甚,用酒大黄。和血止痛,用当归。经云:怒气逆甚则呕血,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穴。又足少阴肾之脉,从肾上贯肝入肺中,循喉咙,其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咳嗽则有血。夫气者阳,血者阴也。故经言:阳明厥逆,怒则气逆,暴瘅内逆者,是也。

衄血者,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

吐血

吐血,阳盛阴虚,故血不得下行,因火炎上之势而上出,脉必大而芤。大者发热,芤者血滞与失血也。大法补阴益火,使复其位。用交趾桂五钱为末,冷水调服。山栀子最清胃脘之血。

吐血觉胸中气塞,上吐紫血者,桃仁承气汤下之。

先吐红后见痰嗽,多是阴虚火动,痰不下降,四物汤为主,加痰药火药。先痰嗽后见红,多是痰盛积热,清痰降火为急。痰嗽涎带血出,此是胃口清血热蒸而出,重者栀子,轻者蓝实。或暴吐紫血一碗者,无事,吐出为好,此热伤血死于中,四物汤、解毒汤之类。

吐血挟痰积,方可下。若吐一二碗者,亦只补阴降火,四物汤加火剂之类。挟痰若用血药则泥而不行,只治火则止,吐血火病也。

大吐血不止,以干姜炮末童便调,从治之。喉管痰血,用荆芥散。若吐血,一方以童便一分,酒半分,擂柏叶温饮,非酒不行。

呕吐血出于胃也,实者犀角地黄汤主之;虚者小建中汤加黄连主之。

凡血证上行,或唾、或呕、或吐,皆逆也。若变而下行为恶痢者,顺也。上行为逆,其治难;下行为顺,其治易。故仲景云:畜血证下血者,当自愈也,与此意同。若无病,人忽然下痢,其病进也。今病血证上行而复下行恶痢者,其邪欲去,是知吉也。

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是火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是正气复也。故《脉诀》云:鼻衄吐血沉细宜,忽然浮大即倾危。

治血,防风为上使,连翘、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不可不知。

经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立效。

呕血

呕血,火载血上,错经妄行。若脉大发热,喉中痛者,是气虚,用参、芪蜜炙、黄蘗、荆芥、当归、生地黄用之。

呕血用韭汁、童便、姜汁磨郁金同饮之,其血自清。

火载血上,错经妄行,四物汤加炒山栀、童便、姜汁。

怒气逆甚则呕血,暴瘅内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但怒气致血证者,则暴甚。故经曰:抑怒以全阴者,是也。否则,五志之火动甚,火载血上,错经妄行也。用柴胡、黄连、黄芩、黄芪、地骨,生熟地、白芍,水煎服。虚者以保命生地黄散加天门冬、枸杞、甘草等分,水煎服。

欬咯血

咳血火升,痰盛身热,多是血虚,四物汤加减用。

咯血乃痰带血丝出者,用姜汁、青黛、童便、竹沥入血药中用,如四物汤加地黄膏、牛膝膏之类。

咯唾血出于肾,以天门冬、麦门冬、贝母、知母、桔梗、百部、黄蘗、远志、熟地、牡蛎、姜、桂之类。

痰涎血出于脾,以葛根、黄芪、黄连、芍药、当归、甘草、沉香之类主之。

衄血

衄血,凉血行血为主,大抵与吐血同,用山茶花为末,童便、姜汁酒调下;或犀角地黄汤入郁金同用,如黄芩、升麻、犀角能解毒。又以郁金末、童便、姜汁,酒调服。

治血汗血衄,以人中白新瓦上火逼干,入麝香少许,研细酒调下,经验。人中白即溺盆白垽秋石也。

衄血出于肺,以犀角、栀子、黄芩、升麻、芍药、生地黄、紫菀、丹参、阿胶之类主之。

鼻通于脑,血上溢于脑,所以从鼻而出。凡鼻衄并以茅花调止衄散,时进浙二泔,仍以麻油滴入鼻,或以萝卜汁滴入鼻亦可。又茅花、白芍药对半,尤稳。

溺血

溺血属热,用炒山栀,水煎服;或小蓟、琥珀。血虚,四物加牛膝膏;实者当归承气汤下之。后以四物加山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溺血。溺血先与生料五苓散加四物汤。若服不效,其人素病于色者,此属虚,宜五苓散和胶艾汤吞鹿茸丸,或辰砂香散,或四物加生地黄、牛膝,或四物加黄连、棕灰。又六味地黄丸为要药。茎中痛,用甘草梢。血药中少佐地榆、陈皮、白芷、棕灰。劫剂用瑞竹堂蒲黄散,或单用蒲黄,或煎葱汤调郁金末服。又文蛤粉入煎剂妙。

大抵小便出血则小肠气秘,气秘则小便难,痛者为淋,不痛者为溺血,并以油头发烧灰存性为末,新汲水调下,妙;或煎车前草叶,调车前子末二钱服。

下血

下血,其法不可纯用寒凉药,必于寒凉药中加辛味为佐。久不愈者,后用温剂,必兼升举药中加酒浸炒凉药,如酒煮黄连丸之类,寒因热用故也。有热,四物加炒山栀子、升麻、秦艽、阿胶珠,去大肠湿热也。属虚者当温散,四物加炮干姜、升麻,或用白芷、五倍子丸。胃清血,非蓝实不除。

下血当别其色,色鲜红为热,以连蒲散。若内蕴热毒,毒气入肠胃,或因饮酒过多,及啖糟藏炙煿引血入大肠,故下血鲜红,宜黄连丸,或一味黄连煎。若大下不止者,宜四物汤加黄连、槐花,仍取血见愁少许,生姜捣取汁和米饮服。于血见愁草中,加入侧柏叶,与生姜同捣汁,尤好。毒暑入肠胃下血者,亦宜一味黄连,入槐花煎服。血色瘀者为寒逐气走,冷寒入客肠胃,故下瘀血,宜理中汤温散。风入肠胃,纯下清血,或湿毒,并宜胃风散加枳壳、荆芥、槐花。颠扑内损,恶血入肠胃,下血浊如瘀血者,宜黑神散加老黄茄为末酒调下。《内经》云:下血为内伤络脉所致,用枳壳一味服。又方用黄连、枳壳各二两,槐花八两同炒,去槐花不用,止以二味煎服立效,以解络脉之结也。

肠风脏毒

肠风,独在胃与大肠出,用黄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定肠风痛,用苍朮、滑石、当归、生地黄、黄芩、甘草。若兼风者,苍朮、秦艽、芍药、香附。

肠胃不虚,邪气无从而入。人惟坐卧风湿,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风脏毒之所由作也。挟热下血,清而色鲜,腹中有痛;挟冷下血,浊以色黯,腹中略痛。清则为肠风,浊则为脏毒。有先便而后血者,其来也远;有先血而后便者,其来也近。世俗粪前粪后之说,非也。治法大要,先当解散肠胃风邪,热则用败毒散,冷者与不换金正气散加川芎、当归,后随其冷热而治之。盖芎归汤乃调血之上品,热者加茯苓、槐花,冷者加茯苓、木香,此则根本之论也。虽然,精气血气,生于谷气,伤则大肠下血。大抵以胃药收功,以四君子汤、参苓白朮散、枳壳散、小乌沉汤和之。胃气一回,血自循于经络矣。

肠风者,邪气外入,随感随见;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三因方》五痔肠风脏毒,辨之甚详,二证皆以四物汤加刺猬皮。

平治会萃 【元 朱震亨】

下血

凡用血药,不可单行单止。有风邪下陷,宜升提之。盖风伤肝,肝生血,故有湿伤血,宜行湿消热可也。

《内经》谓身热即死,寒则生。此亦是大概言之,必兼证详之则可。今岂无身热生寒而死者?

脉沉小流连或微者易治,脉浮大洪数者难愈。宜滑不宜弦。

血属阴难成易亏论

《内经》云:荣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于肝脾,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于脉,少则濇,充则实。常以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取汁变化而赤为血也。生化旺则经络恃此而长养,衰耗竭则百脉由此而空虚,可不谨养哉!故曰:血者神气也,持之则存,失之则亡。是知血盛则形胜,血弱则形衰,神静则阴生,形役则阳充。阳盛则阴必衰,又何言阳旺而生阴血者何哉?盖谓血气之常,阴从乎阳,随气运行于内,而无阴以羁束之,则气何以树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调治也难。以其比阳常亏而又损之,则阳易充阴易乏矣。诸经有云:阳道实,--虚。阳道常饶,--常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至十四而经行,至四十九而经断,可见阴血之难成易亏如此。阴气一亏伤,所变之证,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返于下则便红。稍血热则膀胱癃闭,溺血渗透肠间则为肠风,阴虚阳搏则为崩中,湿蒸热瘀则为滞下,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血色紫黑;热盛于阴,发为疮疡。湿滞于血,则为痛痒;瘾疹皮肤,则为冷痹。畜之在上则喜忘,畜之在下则喜狂。堕恐跌仆,则瘀恶内凝。若分部位,身半已上同天之阳,身半已下同地之阴,此特举其所显之证者。治血必血属之药。欲求血药,其四物之谓乎?河间谓随证辅佐谓之六合汤者,详言之矣。余故陈其气味专司之要,不可不察。夫川芎,血中之气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散能行血滞于气也;地黄,血中血药也,通肾经,性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也;当归分三,治血中主药,通肾经,性味辛温,全用能活血,各归其经也;芍药,阴分药也,通脾经,性味酸寒,能和血气,定腹痛也。若求阴药之属,必于此而取则焉。《脾胃论》有云:若善治者随经损益,损其一二味之所宜为主治可也。此特论血病而求血药之属者也。若气虚血弱,又当从长沙。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生阴血也。若四物者,独能主血分受伤,为气不虚也。辅佐之属,若桃仁、红花、苏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滞所宜;蒲黄、阿胶、地榆、百草霜、榈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没药、五灵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蓗蓉、琐阳、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败龟板者,血虚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干姜、桂者,血寒所宜。生地黄、元参者,血热所宜。此特取其正治之大略耳。以其触类而长,可谓无穷之应变矣。

经曰: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又曰:男子六十四而精绝,女子四十九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给三十年之运用,已先亏矣。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纵欲也!

证治要诀 【明 戴思恭】

总辨

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是。呕血者,呕全血者是。咯血者,每欬出皆是血疙瘩。衄血者,鼻中出血。溺血,小便出血。下血者,大便出血。虽有各名,俱是热证,但有虚实新旧之不同。或妄言为寒者,误也。

吐血

吐血者,血溢入浊道,留聚膈间,满则吐血,名曰内衄,宜苏子降气汤加人参、阿胶各半钱,下养正丹。湿溢血伤,能令吐血,肾着汤加川芎,名除湿汤。此乃湿毒郁于经络,血溢妄行,从鼻则衄,衄行清道,吐行浊道,流入胃脘,令人吐血,妄行于上,或吐、或咯、或嗽,用琥珀效者固多有之,宜择末药中入此一味,或煎药去滓可调服。

吐血咯血,炒菉豆粉和小乌沉汤,白汤点服。吐血不止者,菜头捣汁呷之。咯血者,每日空心进一二呷,入侧柏、沙参各一两,焙研末,入飞面二钱,调如稀糊啜服。

上膈壅热吐血,四物汤加荆芥、阿胶各半钱;更不止,于本方中加大黄、滑石各半钱,或降气汤吞木香槟榔丸,从大便导之。然此实热则可,虚劳则不可。

吐甚头运,发为寒热者,降气汤加四物汤各半贴,加阿胶一钱;若单单发热者,茯苓补心汤。

胃伤吐血,宜理中汤加川芎、干葛各半钱;或只依理中本方,加川芎、扁豆尤好,不必干葛。渴则用葛。

打损恶血,渗入胃中,以致吐血,宜先进苏合香丸,仍以黑神散和小乌沉汤,童便调治。夏月伏暑吐血,茅花汤调五苓散。有因劳力太过,吐血不止,苏子降气汤加人参半钱煎。

有时或吐血两口,随即无事,数日又发,经年累月不愈者,宜黑神散和小乌沉汤常服。吐血人多发渴,名为血渴,四物汤、十全大补汤,量胃气虚实用之。吐血后血止而变生诸证者,见衄血证。

咯血

咯血,不嗽而咯出血也。初得病,且宜白扁豆散,加入生地黄、藕节各五钱尤佳,及浓磨京墨调黑神散、小乌沉汤各一钱;或新掘生地黄净洗,生姜少许,捣汁去滓,温进。又有以生姜一片,四面蘸百草霜含咽。如百草霜已淡,吐出再蘸。如姜已无味,则吐出易之,嗽血亦止。

劳瘵吐咯血,七珍散加阿胶、当归各半钱。恶甜人更加百药煎半钱,仍调锺乳粉尤佳。一味锺乳粉,用糯米饮调,吐血嗽血亦治。因饱屈身伤肺吐血者,白芨枇杷丸,或白芨莲须散。

嗽血

热壅于肺能嗽血,久嗽损肺亦能嗽血。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己;损于肺者难治,已久成劳也。热嗽有血者,宜金沸草散加阿胶半钱。劳嗽有血者,宜补肺汤加阿胶、白芨各半钱。嗽血而气急者,补肺汤加阿胶、杏仁、桑白皮各半钱,吞养正丹或灵砂丹或三砂丹,间进百花膏。嗽血肺损,薏苡仁十两杵碎,水三升,煎取一升,入酒少许分二三次服。或以薏苡仁研细末,煮猪肺白蘸食之。猪心一个,竹刀切开,勿令相离,以沉香末一钱,半夏七个,入在缝中,纸裹蘸小便内令湿,煨熟取出,去半夏,只吃猪心,此方嗽血吐血均治。热嗽咽痛,痰带血丝,或痰中多血,其色鲜者,并宜金沸草散。若服凉剂不愈,其色瘀者,此非热证,宜杏子汤。

鼻衄

诸失血而发热甚者难治,十仅可一二全者。

有头风才发则自衄不止,宜芎附饮,间进一字散。

有因虚致衄,此为上虚下盛,不宜过用凉剂,宜养正丹及紫霞丹,仍佐以四物汤,多加芎、归,磨沉香服。

伤湿而衄,肾着汤加川芎,名除湿汤。

伤胃致衄,名酒食衄。颠扑致衄,名折伤衄。外喜怒忧思诸气,皆能动血致衄,名五脏衄。上膈极热而衄者,金沸草散去麻黄、半夏,加茅花、荆芥穗;或用黄芩芍药汤,加茅花一撮。虚极者,茯苓补心汤。

饮酒过多,及食热物而衄,先用茅花汤;衄愈甚则理中汤加干葛、川芎各半钱;或止川芎,不必干葛。或于理中汤去干姜,用干葛;或只依本方,并芎不必加;或止用干姜、甘草二味。

颠而衄不止,苏合香丸一圆;或以小乌沉汤一钱,白汤调下;或煎浓苏汤,独调小乌沉汤,或添入黑神散一钱,盐汤调下亦得。仍蓦然以水喷其面,使载惊则止。小乌沉浓苏汤调,非特颠而衄,而五窍出血皆治。不因颠而衄者,亦治。诸窍血,皆可以水沃噀,惊则血止。

曾病衄,愈后血因旧路,一月或三四衄,又有洗面而衄,日以为常,此即水不通借路之意,并宜止血散,茅花煎汤调下;或四物汤加石菖蒲、阿胶、蒲黄各半钱,煎熟调火煅石膏末一匙头许,兼进养正丹。前诸证,服不效,大衄不止者,养正丹多服,仍佐之以苏子降气汤,使血随气下。

衄后头运,四物汤或芎归汤、十全大补汤。

伏暑而衄者,茅花汤调五苓散。伏暑吐血者,亦治。有先因衄血,衄止而变生诸证,或寒热间作,或喘息无寐,病状不一,渐成劳惫,当于虚损诸证详之。吐血同治法。

舌衄

舌衄,槐花为末掺之,或麦门冬煎汤,调妙香散。

牙宣 【即齿衄】

牙宣有二证,有风壅牙宣,有肾虚牙宣。风壅牙宣,消风散擦之,兼服。肾虚牙宣,以肾主骨,牙者骨之余,虚而上炎,故宣。服凉剂而愈。甚者,此属肾经下虚上盛,宜盐汤下安肾丸,间进黑锡丹,仍用姜盐炒香附黑色为末揩擦,其妙不可言也。

汗血

病者汗出污衣,名曰汗血。皆由大喜伤心,喜则气散,血随气行,妇人产蓐,多有此证,以葎草汁主之。九窍血、舌血、牙血、汗血不愈,又当于衄血、吐血条相参用之。

小便血

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血淋,见淋闭证。尿血,先与生料五苓散和四物汤。若不效,或素病于色者,此属虚证,宜五苓散和胶艾汤,吞鹿茸丸,或附子八味丸;或辰砂妙香散加五苓散,吞二项丸子。若小便自清后,有数点血者,五苓散加赤芍药一钱。亦有如砂石色红,却无石淋之痛,亦属虚证,宜五苓散和胶艾汤,或五苓散和辰砂妙香散,吞鹿茸丸、八味丸。或有气闭而小便不通,至脐下气瘕结痛,以五香散间服独味琥珀末,以灯心汤下,甚效。女人多有此证。

泻血

泻血当辨其色,色鲜为热,色瘀为寒。热血连蒲饮,寒血理中汤。血色鲜红者,多因热毒入肠胃,或饮酒过多,及啖糟藏炙煿,引血入大肠,故泻鲜血,宜连蒲散吞黄连阿胶丸,及香连丸;或一味黄连煎饮。

有肠风下血,以香附末加百草霜,米饮调服。加入麝香少许,其应尤捷。

泻血色瘀者,为寒。血逐气走,冷气入客肠胃,故下瘀血,理中汤不效,宜黑神散,米饮调下,中用附子者佳;或用胶艾汤加米煎,吞震灵丹。

有风入肠胃,纯下清血,或风湿入肠胃,下如豆汁,或下瘀血,并宜胃风汤、胶艾汤。

泻血或淡、或浊、或鲜、或瘀,亦宜胃风汤,吞驻车丸。或独泻血,或与粪俱出,当辨其色与所感施治。

有腹痛者,乃是血不循经,故尔作病,却无里急后重及缠坠等患,不可因痛认为血痢。

妇人因月事不通,血不循故道,从后分出者,当调其经。见妇人门。

泻血过多,手足厥冷而眩运者,当审其寒热施治,不可因眩运而便用附子热药。寒血犹可,热血为害不小。

肠风脏毒

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或在粪前,或在粪后,并宜米饮汤调枳壳散,下酒煮黄连丸,或枳壳散,或乌梅丸。此乃因登圊粪中有血,却与泻血不同。或用小乌沉汤和黑神散,米饮调下。粪前后有血皆可用,色瘀尤甚捷。

血色清鲜者,以瓦松烧灰研细,米饮调服,宜减桂五苓饮加茅花五分,吞荆梅花丸;仍以侧柏叶同姜烂捣,冷水解下,入些米饮佳。

如血色淡浊者,胃风汤吞蒜连丸,或乌荆丸,或棕灰散,仍以米饮调香附末,或三灰散。

或久而不已,面色痿黄,渐成虚惫,下元衰弱者,宜黄芪四君子汤下断红丸,或十全大补汤,或黄芪饮。诸般肠风脏毒,并宜生银杏四十九个去壳膜烂研,入百药煎末,丸如弹子大,每两三丸,空心细嚼,米饮下。

医学纲目 【明 楼英】

总论

胸中聚积之残火,腹里积久之太阴,上下隔绝,脉络部分阴阳不通,用苦热以定于中,使辛热以行于外,升以甘温,降以辛润,化严肃为春温,变凛冽为和气,汗而愈也。然余毒土苴,犹有存者,周身阳和,尚未泰然,胸中微躁而思凉饮,因食冷物服凉剂,阳气复消,余阴再作,脉退而小,弦细而迟,激而为衄血唾血者有之,心肺受邪也;下而为便血溺血者有之,肾肝受邪也。三焦出血,色紫不鲜,此重沓寒湿,化毒凝泣,水谷道路浸渍而成。若见血证,不详本源,便用凉折,变乃生矣。阳证溢出鲜血,阴证下如豚肝。上而血者,黄芪桂枝汤、白芍当归汤;中而血者,当归建中汤、增损胃风汤;下而血者,芎归朮附汤、桂附六合汤。若三血证,在行阳二十五度见,黄芪四君子汤主之;若三血证,在行阴二十五度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主之。吐血衄血便血,其人阴虚阳走,脉沉而散,外证虚寒,无热候,宜乌金丸散止之,法宜上用散,下用丸;次以木香理中汤加大七气汤,入川芎煎调苏合香丸温之。治下血,防风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若血瘀色紫者,陈血也,加熟地黄;若血鲜色红者新血也,加生地黄。若寒热者,加柴胡;若肌热者,加地骨皮;若脉洪实痛甚者,加酒浸大黄。

呕血

经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故气上矣。又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此皆怒则伤肝气而呕血,以黄连、香附、青黛、柴胡、甘草,平其肝自愈矣,宜服赤茯苓泻心汤。

鼻衄

鼻衄血者,初出多不能止,用黄丹吹入鼻中,乃肺金受相火所制然也,宜生料鸡苏散治之。

溺血

小便出血,是心伏热在于小肠,宜镜面草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以八正散加麦门冬,葱煎服;如小便濇痛,以海金砂细末调治之。

下血

大便下血者,肺与大肠受热,宜四物同解毒药入艾,煎下三黄丸调治之。

肠风辨

如下清血色鲜者,肠风也。血浊而色黯者,脏毒也。肛门射如血箭者,虫痔也。又有一种下部虚,阳气不升,血随气而降者。

大便下血曰肠风,切勿止濇。究其本末证状,先清其表,后攻其里,其血自止。如脉洪大,宜四物合解毒汤调治。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二

血门

医学入门 【明 李梴】

总论

血乃水谷之精变成,生化于脾,主息于心,藏于肝,布于肺,施于肾。脉络脏腑,耳目手足,资为运用。然--易亏,一有感伤,调理失宜,以致阳盛阴虚,错经妄行,火载则上升,挟湿则下行。是以上溢清道,从鼻而出为衄;留滞浊道,从胃脘而出为咳唾;渗入肠间,从下部而出为血痢;结于肠胃,则成积而为血瘕。分经言之:呕吐,胃也;咳、唾、衄,肺也;痰带血,脾也;咯血丝,肾也;溺血,小肠、膀胱也;下血,大肠也;牙宣,胃与肾虚火上炎也;又血从汗孔出者谓之肌衄,从舌出者谓之舌衄,心与肝也;从委中穴出者,谓之腘血,肾与膀胱也。大概逆行难治,顺行易治。无潮热者轻,有潮热者重。潮热盛,脉大者死。然瘀血亦能作潮热,日轻夜重者,血属阴也。如九窍出血,身热不卧者,即死。

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凡寒热、蜷挛、痹痛、瘾疹、搔痒、好忘、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证,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通用四物汤。凉血:心加黄连,小肠山栀仁、木通,肺加枯芩,大肠实芩,肝加条芩,胆加黄连,肾、膀胱加黄蘗,脾加生地,胃加大黄,三焦地骨皮,心胞络牡丹皮;清气:心与胞络加麦门冬,肺加枳壳,肝加青皮、柴胡,脾加白芍,胃加石膏、干葛,大肠、三焦加连翘,小肠赤茯苓,膀胱滑石、琥珀。瘀血加红花、桃仁、韭汁、童便以行之。血来暴者加薄荷、元参以散之,血不止者加蒲黄、京墨、茅根;久不止者,加升麻引血归经。血止后加炒黑干姜,引血还元。血虚加龟板,血燥加人乳。

血病每以胃药收功,胃气一复,其血自止。他如呕吐后发热,及伤寒汗下后发热,但用调和胃气,自然热退。可见脾胃能统气血。

汗乃心液,热则变红而逆出上窍,阳邪失汗,以致热毒入脏,化为瘀血,从口吐出,多属阳明。凡见目红骨热,神昏谵狂,胸腹急满,皆血证也。热浅者,犀角地黄汤加黄芩、山栀、茅根、藕节,或小柴胡汤、黄连蘗皮汤。热深者,桃仁承气汤、三黄汤、抵当汤丸。阳毒者,升麻汤。作渴者,五苓散,恐水入复吐故也。或竹叶石膏汤皆加川芎调血、炒山栀降火,危哉!又有阴证吐血,脉迟腹痛厥逆,呕吐血紫黑色者,难治。姑以理中汤、甘桔汤、加生姜汁、半夏汤救之。又牙床属胃,牙齿属肾,如阳明传入少阴,二经相并,血出于牙缝如吐者,人多不觉其为牙血,以凉水漱,血则止,少顷又来者是。外用绿袍散,内服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或生地芩连汤下之。轻者,清胃降火而已。

血随气行,气行则行,气止则止,气温则滑,气寒则凝。故凉血必先清气。知血出某经,即用某经清气之药,气凉则血自归隧。若有瘀血凝滞,又当先去瘀而后调气,则其血立止。或元气本虚,又因生冷劳役,损胃失血者,却宜温补,敛而降之。切忌清凉,反致停瘀,胸膈不散,量之。

暑毒攻心呕血者,枇杷散去丁香加黄连。

积热因饮酒炙煿,蓄热三焦者,黄连解毒汤、黄连枳壳二味汤、龙脑鸡苏丸、四生丸、大金花丸、槐角丸。

内伤七倩,暴喜动心,不能主血;暴怒伤肝,不能藏血;积忧伤肺,过思伤脾,失志伤肾,皆能动血。治宜开痰行气,二陈汤加酒红花、升麻、归身、黄连。虚者,加参、朮及附子一片。热者加山栀、牡丹皮、茜草、生地、木香。气急者,加(艹舌)蒌仁、桔梗。劳心无汗者,茯苓补心汤。有汗者,归脾汤。素郁者,清肝解郁汤。气壅者,苏子降气汤。如失血后被七情,四物汤加木香、槟榔。阴虚者,去木、槟,加元参、黄蘗、枳壳。

内伤劳役,气虚火盛者,单人参汤,或四君子汤,加蒲黄、人乳、藕节。伤力吐血者,猪肝蘸白芨末食,或花蕊石散。内伤气散,汗出污衣,甚如衃染者,黄芪建中汤、妙香散,或男胎发烧灰盦之。腘血,十全大补汤。

内伤思虑色欲,血衰火燥者,滋阴降火汤、加味逍遥散,节斋四物汤、肾气丸。

内伤外感,及饮食、房劳、坠闪,五脏有伤,血聚膈间,从胃脘出者则为呕吐,从鼻出者则为衄。阳盛,身热多渴;阴盛,身凉不渴。然血阴也,身凉者易愈。

阳盛多因饮食辛热,伤于肺胃,呕吐出血,大蓟饮子主之。因酒者,古葛连丸、小调中汤。吐脓血者,名肺疽,桔梗汤。

大怒气逆上冲,暴甚者,四物汤加苏子、陈皮、沉香、童便;或茅根煎汤,磨沉香服之。若血聚满膈间则吐者,苏子降气汤加人参、阿胶。或暴吐紫黑成块者,瘀血也,虽多亦不妨,四物汤合解毒汤调之。觉胸中气塞者,桃仁承气汤下之。五志火动热者,解郁汤。虚者,保命散。

阴盛多因劳力伤气,吐血鲜红,心腹绞痛,自汗者,四君子汤加黄芪、柴胡、山药、百合、前胡,姜枣煎服;或用莲心、糯米等分为末,温酒下。

劳伤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者是也。外证必有虚冷之状,法当温中使血自归经络。如胃虚不能化食,其气逆上吐衄者,理中汤加木香。胃寒不能约血者,甘草干姜汤,或七气汤加川芎。自汗者,小建中汤、古桂附汤。下虚极而气壅喘嗽,血不归元者,黑锡丹、金液丹。

劳力伤肺,唾内有血,咽喉不利者,鸡苏散。如心肺脉破,血若涌泉,口鼻俱出者,不治。

劳心过度,不能统血,反上,令人烦闷倦怠者,茯苓补心汤、归脾汤。古方治血,多以茯苓、茯神为佐者,心主血故也。

思色强力入房,劳伤心肾,阴虚火动者,加减四物汤。

凡血越上窍,皆是阳盛阴虚,有升无降,俱宜补阴抑阳,气降则血自归经矣。阴盛阳虚者,间有之耳。

先痰嗽后见血,多痰火积热,化痰降火为急,不可纯用血药,恐泥痰也,山栀地黄汤。

先见血后痰嗽,多阴虚火动,四物汤加贝母、天花粉化痰,山栀、牡丹皮、麦门冬降火。盖吐血火病也,虽挟痰者,亦只治火则止。

凡血不可单行单止,盖血来未多,必有瘀于胸膈,必先消瘀而后凉之止之。然得热则行,宜苦寒凉血为君,辛味行气开郁为臣,升提俾复其位为佐。酸濇止塞其源,甘温收补其后。

凉血,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陶氏生地芩连汤、四生丸。

行气,枳壳汤、二陈汤、枳橘汤、古乌附汤。

滋补血虚,加减四物汤;昏运,古芎归汤;气虚,单人参汤;扶脾,生脉散;清肺,生脉饮;虚甚者,十全大补汤。

止濇,古参蘗糊、狗胆丸、单京墨丸;或单用炒干姜为末,童便调服,善能止血降火。

失血多眩运不止,宜生地芩连汤救之,又全生活血汤亦佳。

久者升提,三黄补血汤、断根天门冬丸、大阿胶丸、女贞丹。

还血归元,参苓白朮散、四君子汤、肾气丸、琼玉膏。

抑论血疾阴火,误用阳燥热药,则血枯瘦怯,劳瘵成矣。劳伤误用寒药,则胸满膈痛,血愈郁矣。坠堕闪挫,妄行补濇则瘀蓄于胃,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古法以二陈汤去茯苓、甘草,加赤芍等分救之。但此血疾难调,最宜斟酌。

呕血

成盆无声者曰吐,成碗有声者曰呕。

怒气逆甚,血溢口鼻,当抑怒全阴,热者解郁汤,虚者保命散。

气虚发热,咽喉痛,甘桔汤加参、芪、归、地、荆芥、黄蘗,水煎,入童便、韭汁、姜汁、郁金少许;或单黄蘗蜜炙为末,麦门冬煎汤下。

血虚热炽,当滋阴降火,加减四物汤主之。

欬血

嗽痰带血,本属脾经,虚者六君子汤加桑白皮、黄芩、枳壳、五味子;有火者,加减逍遥散。

有咳属肺,火升痰盛身热者,龙脑鸡苏丸、鸡苏散、滋阴降火汤、古百花膏、黄连阿胶丸;虚者二陈芎归汤、八物汤,或二陈汤加嫩桂、桑白皮、杏仁、桔梗、知母、贝母、阿胶、生地、山栀。盖嫩桂枝能治上焦故也。愈后调理,元霜膏。咳血咽疮者不治。

血随唾出,自肾来,滋阴降火汤。

唾中红丝,乃是肺痿,难治。

有血在咽下咯不出者,甚咯则有之者,此精血竭也。四物汤加竹沥、姜汁、童便、青黛,或圣饼子、地黄膏。畜血在上,闭塞清道,喜忘者,犀角地黄汤。

鼻衄

外感四时,邪传经络,误汗下,以致邪逼,经血妄行。

风证色青,多鼻衄者,金沸草散去麻黄,加桔梗、枇杷叶、桑白皮,或参苏饮加黄芩。

寒证色黯,鼻衄点滴者,九味羌活汤、麻黄升麻汤。

暑热逼血,色红甚则黑者,茅花煎汤调五苓散。

伤寒发烦,目瞑甚者,必衄。盖此血为热气所搏,妄行于上而为衄,得衄则热随血散而解,与麻黄汤,或麻黄升麻汤、九味羌活汤。盖伤寒衄,为积血在表,用麻黄羌活者,非治衄也,以解太阳经之邪耳。此与太阳病,其人适失血及下利,宜桂枝汤法同。但衄家最忌发汗。邪轻者,犀角地黄汤。

经络中热盛,逼血从鼻出者,为衄,多属太阳,名曰阳血。点滴不成流者,表犹未解,当用辛凉之药解表,九味羌活汤加赤芍,或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或麻黄升麻汤、双解散。渴者五苓散,烦者竹叶石膏汤,以散经中之邪。仲景云: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是也。如无表证,衄血成流,及因汗而得衄,或下又见血者,不治自愈。不止者,犀角地黄汤、陶氏生地芩连汤、黄芩汤、茅花汤,外用冷水浸纸贴太阳穴,纸热又换;或用百草霜、胎发烧灰,吹入鼻中。九窍出血,亦效。凡衄不宜即止,恐余血入胃,着于上焦,为血结胸证。

直中少阴证,热行于里,先热后厥无汗,亦阴证似阳也。医不能识,强发其汗,必动其经,外则筋惕肉瞤,内则伏热逼血,从耳目而出,或从口鼻而出,名曰阴血。是谓下厥上竭,不治。但厥为下厥,血出于上为上竭。轻者黄芩汤加生地之类,或当归四逆汤、黑锡丹救之。动经与鼻衄,微有不同如此。

内伤饮食生冷滞胃,清道气浊血乱者,理中汤加葛根、川芎。治衄能分阴阳,定血脉。冷运倒者,加桂附。伤酒吐血者,四君子汤加干葛、川芎、山栀。

肺窍于鼻,鼻通于脑,血上溢于肺,又行清道,所以从鼻而出,兼以阳明热郁上行,则口鼻俱出,大热衄血者,用萱草去根捣汁一盏,生姜汁半盏,和匀服。

凉血行血,治同吐血。初宜黄芩汤加郁金或茅花、冬青子止之。久宜清肺生脉饮、茜梅丸、古天地胶。有郁者,古沙芎散。因鼻流涕久成衄者,防风散,或犀角地黄汤。凡初衄不可遽止,去多恐运,急用百草霜末三钱水调服,仍取一撮吹鼻中;或用人中白末调服,更加发灰一钱、麝一字,仍用少许(口畜)鼻立止。或将患人头发分开,井水湿纸,顶上搭之亦好。如鼻干燥,以麻油滴入润之。如吐衄太盛不止,防其血运,用茅根烧烟将酢洒之,令鼻嗅气,以遏其势;或蓦然以水喷面,使带惊则止。此法非特衄血,虽上吐下便,九窍出血者,亦效。止后,随证虚实调之。

凉血散火药不效者,属气郁,古沙芎散。燥者,单天门冬膏。

牙宣

牙宣即齿衄,胃与肾虚火上炎也。以牙床属胃,牙齿属肾,如阳明传入少阴,二经相并,血出于牙缝如吐者,人多不觉其为牙血,以凉水漱血则止,少顷又来者是。外用绿袍散,内用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或合生地芩连汤下之。轻者,清胃降火而已。

舌衄

血从舌出者,谓之舌衄,心与肝也,宜文蛤散。

肌衄

血从汗孔出者,谓之肌衄,由内伤气散,汗出污衣,甚则如衃染者,黄芪建中汤、妙香散,或男胎发灰盦之。

九窍出血

九窍出血,身热不卧者,即死。

伤寒少阴证,医者不识,强发其汗,则伏热逼血,从九窍而出,名为下厥上竭,不治。

九窍出血,宜侧柏散,又百草霜、油发灰、龙骨末,或吹入,或掺之。

腘血

血从委中穴出者,谓之腘血,肾与膀胱也。

腘中出血不止,乃血虚也,宜服十全大补汤。

溺血

血从精窍中来,乃心移热于小肠,四物汤加山栀、芩、连,单头发散入麝香半厘,淡苦酒汤下,单苦荬菜饮,单琥珀散。

暴起热者,山栀一味水煎服。实热者,承气汤加当归下之,或小蓟饮子,后以四物汤加山栀调之。心经热者,导赤散。暑热者,益元散,升麻煎汤下,或五苓散。

久虚者,四物汤加山栀、牛膝,或单牛膝膏。房劳伤精,火动溺血者,胶艾四物汤、肾气丸、小菟丝子丸。虚甚病久者,鹿角胶丸、秋石固真丸、金樱膏。痛不可忍者,单豆豉一撮,煎汤温服甚效。此疾日久中干,非清心静养,不可救也。

下血

自外感得者曰肠风,随感随见,所以色鲜,多在粪前,自大肠气分来也。自内伤得者曰脏毒,积久乃来,所以色黯,多在粪后,自小肠血分来也。又有不拘粪前粪后来者,气血俱病也。皆因七情六淫,饮食不节,起居不时,或坐卧湿地,或醉饱行房,或饮冷停寒,或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经曰:结阴便血,一阴结一升,二阴结二升,三阴结三升。盖邪干五脏,则三阴脉络不和而结聚,血因停留,溢则渗入大肠,而非阴寒之谓也。《针经》云:阳络伤则血外溢而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溺血。

风者色青,或纯下清血。实者,人参败毒散加槐花、荆芥;虚者,不换金正气散;久虚者胃风汤、古樗参散、苦参丸、结阴丹。

热者鲜红,用黄芩、秦艽、槐角、升麻、青黛等分,水煎服;酒蒸黄连丸、香连丸、苍地丸、龟蘗丸。挟风者,脏头丸。

暑月感热,香薷散。热甚则黑者,解毒汤合四物汤加大黄。有瘀血者,桃仁承气汤。

寒者色黯,平胃散合理中汤,加葛根、升麻、益智、神曲、当归、地榆,姜枣煎服。

毒者,病邪蕴久色浊,后重疼坠,四物汤加木香、槟榔,或四味香连丸。

湿者,直来不痛,白蘗丸;湿兼热者,古连壳丸。

原因伤风犯胃飧泄,久而湿毒成痞,注于大肠,传于少阴,名曰肠癖,详痢门。

内伤饮食,腹必胀满,糟粕与血同来,平胃散加槐角、枳壳、当归、乌梅、甘草,或通元二八丹。虚者,六君子汤加芎、归、神曲,或六神丸。

内伤劳伤,元气下陷者,补中益气汤。脱肛者,榆砂汤。

内伤中气虚弱者,四君子汤,或单人参汤加炒干姜少许、古卷柏散、古乌荆丸、剪红丸。阳虚甚者,矾附丹。

内伤阴虚血弱者四物汤加干姜,龟蘗丸、活龟丸、肾气丸。

内伤脉络下血者,古连壳丸。虚者,十全大补汤主之。

内伤忧思怔忡,少寝有汗者,归脾汤;或寒热胁痛,小腹闷坠拘急者,逍遥散、六君子汤,俱加柴胡、山栀,或木香少许。

已上,粪前俱加吴萸,粪后俱加黄连,二味须用热汤同浸拌湿,再顿滚汤半日久,令药气相和方妙。各拣出,若生则偏寒偏热。

初起宜和血祛风湿,当归和血散,或凉血地黄汤。实者槐角丸、黄连阿胶丸;虚者加味槐角丸、四物坎离丸。通甩四物汤,祛风加柏叶、防风、荆芥、秦艽、槐花、猬皮、黄芩、地榆、枳壳、甘草;久者加升麻、柴胡提之;解毒加槐花、柏叶、荆芥、枳壳、芩、连;近血加槟榔、枳实、槐花、条芩泻大肠火;远血加木通、吴萸、炒黄连泻小肠火;热者加山栀、槐花、黄连;大下不止加血见愁少许,姜汁和服;虚者加炒干姜;湿热加苍朮、秦艽、黄芩、芍药;挟气加香附、枳壳,或单香附丸,又古芎归汤加枳壳;血热加茯苓、槐花;冷加茯苓、木香。凡大小便血,切不可纯用凉药,宜辛味为佐,兼升举及酒炒药。

气虚,补中益气汤、参芩白朮散,益气生精。盖气皆生于谷气,胃气一复,血自循经。

下血久者,止濇用香梅丸、肠风黑散。单方:粪前,酸石榴皮炙为末,茄子枝煎汤下;粪后,艾叶为末,生姜汁下,或干柿烧灰为末,米饮下亦好。

肠风脏毒

肠风脏毒,血自肠脏中来,少血多气,肛门旁生孔窍,射如血线。夫肛门既脱,腐血浸淫,化为虫蠹,蚀伤肠口,滴血淋沥,当以芜荑、艾叶、苦楝根等化虫,或烧鳗鲡骨熏之,内服黑玉丹。

明医杂着 【明 王纶】

血病论

凡酒色过度,损伤脾肾真阴,咳嗽吐痰,衄血吐血,咳血咯血等证,误服参芪等甘温之药则病日增,服之过多则不可治。盖甘温助气,气属阳,阳旺则阴愈消。前项病证,乃阴血虚而阳火旺,宜服苦甘寒之药以生血降火,世人不识,往往服参芪以为补,予见服此而死者多矣。

人之一身,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况节欲者少,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火旺则阴愈消,而劳瘵咳嗽咯血吐血等证作矣。故宜常补其阴,使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而水升火降,斯无病矣。故丹溪先生发明补阴之说,谓专补左尺肾水也。古方滋补药,皆兼补右尺相火。不知左尺原虚,右尺原旺,若左右平补,依旧火胜于水,只补其左制其右,庶得水火相平也。右尺相火固不可衰,若果相火衰者,方宜补火。但世之人火旺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疾者,百无二三。且少年肾水正旺,似不必补,然欲正炽,妄用太过,至于中年,欲心虽减,以少年斫丧既多,焉得复实,及至老年,天真渐绝,只有孤阳,故补阴之药,自少至老不可缺也。丹溪先生发明先圣之旨,以正千载之讹,其功盛哉!今立补阴丸方,备加减法。

【注 按前证设若肾经阴精不足,阳无所化,虚火妄动,以致前证者,宜用六味地黄丸补之,使阴旺则阳化;若肾经阳气燥热,阴无以生,虚火内动而致前证者,宜用八味地黄丸补之,使阳旺则阴生。若脾肺虚不能生肾,阴阳俱虚而致前证者,宜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培补元气,以滋肾水。若因阳络伤血,随气泛行,而患诸血证者,宜用四君子加当归,纯补脾气以摄血归经。太仆先生云:大寒而盛,热之不热,是无火也。大热而盛,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又云:倏忽往来,时发时止,是无水也。昼见夜伏,夜见昼止,不时而动,是无火也。当求其属而主之。无火者,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宜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不可泥用沉寒之剂。】

男子二十前后,色欲过度,损伤精血,必生阴虚火动之病。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哈哈咳嗽,倦怠无力,饮食少进,甚则痰涎带血,咯吐出血,或咳血吐血衄血,身热,脉沉数,肌肉消瘦,此名劳瘵。最重难治。轻者必用药数十服,重者期以岁年。然必须病人爱命,坚心定志,绝房室,息妄想,戒恼怒,节饮食,以自培其根,否则虽服良药,亦无用也。此病治之于早则易,若到肌肉销铄,沉困着床,脉沉伏细数,则难为矣。又此病大忌服人参,若曾服过多者亦难治。今制一方于后,治色欲证,先见潮热盗汗,咳嗽倦怠,趁早服之。生地黄酒洗、甘草炙、干姜炮各五分,川芎、熟地、知母蜜水浸拌炒、天门冬去心皮各一钱,白芍药炒、当归、白朮各一钱三分,陈皮、黄蘗蜜水浸炙各七分,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温服。

【注 按前方治火盛阴虚之法也。大抵此证属足三阴亏损,虚热无火之证,故昼发夜止,夜发昼止,不时而作,当六味地黄丸为主,以补中益气汤调补脾胃;若脾胃先损者,以补中益气为主,以六味地黄丸温存肝肾,多有得生者。若误用黄蘗、知母之类,则复伤脾胃,饮食日少,诸脏愈虚,元气下陷,腹痞作泻,则不可救矣。夫衄血吐血之类,因虚火妄动,血随火而泛行,或阳气虚不能摄血归经而妄行,其脉弦洪,乃无根之火浮于外也。大抵此证因四五六月为火土大旺,金水衰涸之际,不行独宿淡味,保养二脏,及十一二月火气潜藏,不远帏幕,戕贼真元,故至春末夏初,患头脚软,食少体热,注夏之病。或少有老态,不耐寒暑,不胜劳役,四时迭病,皆因气血方长而劳心亏损,或精血未满而早斫丧,故其见证难以名状。若左尺脉虚弱,或细数,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是命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至于两尺微弱,是阴阳俱虚也,十补丸。此皆滋其化源也,仍参发热及咳嗽诸证治法用之。】

若兼衄血咳血,出于肺也,加桑白皮一钱,黄芩、山栀各五分炒。若兼嗽血痰血,出于脾也,加桑白皮、贝母、黄连、栝蒌仁各七分。若兼呕吐血,出于胃也,加山栀、黄连、干姜、蒲黄各一钱炒、韭汁半盏、姜汁少许。若兼咯唾血,出于肾也,加桔梗、元参、侧柏叶炒各一钱。

【注 按前方,惟上古之人,形病俱实者,宜用之。今之患者,多属形病俱虚,治者当求其属而主之。前证郁热伤肺而衄血者,用黄芪益气汤;肺气虚热,不能摄血而衄者,用四君子加芎、归、五味子;郁结伤脾而嗽吐血者,用归脾汤;胃经有热而嗽吐血者,用犀角地黄汤;胃气弱而嗽吐血者,用四君子加芎、归、升麻;肾经虚热,阴火内动而咯吐血,用六味丸、补中益气汤;怒动肝火而见血者,用加味逍遥散;肾涸肝火动而见血者,用六味丸。虽曰血得热而错经妄行,亦有卫气虚,不能统摄荣血而为妄行者,不可不察。已上诸证,皆属足三阴亏损,虚火内动所作。非外因所致,皆宜六味丸、补中益气汤,滋其化源,是治本也。其因甚多,不能枚举,治者当临证而制宜,庶无误矣。】

若先见血证,或吐衄盛大者,宜先治血。治法:轻小者凉血止血;盛大者先消瘀血,次止血凉血。盖血来多必有瘀于胸膈,不先消化之,则止之凉之不应也。葛可久《十药神书》方可次第检用。方内惟独参汤止可用于大吐血后,昏倦脉微细气虚者。气虽虚而复有火,可加天门冬五钱。若如前所云阴虚火动,潮热盗汗,咳嗽脉数,不可用。

【注 按刘宗厚先生云:荣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故经云:气主嘘之,血主濡之。又云:肺朝百脉之气,肝统诸经之血,气血为人身之橐钥也。观此多因饮食起居,六淫七情失宜,亏损元气,以致诸经失职,不能司摄,法当调补脾肺之气,使血各归其源,诸病自愈矣。若潮热咳嗽而脉数者,元气虚弱,假热之脉也,尤当用甘温调补脾胃为善。】

若病属火,大便多燥,然须节调饮食,勿令泄泻。若胃气复坏,泄泻稀溏,则前项寒凉之药难用矣。急宜调理脾胃,用白朮、茯苓、陈皮、半夏,神曲、麦芽、甘草等药,俟胃气复,然后用前本病药。收功保后,可合补阴丸常服之,及用葛可久方。

【注 按《内经》云:肾开窍于二阴。若肾经津涸者,用六味丸;脾肺气虚者,补中益气汤;脾经郁结者,加味归脾汤;气血虚者,八珍汤。若发热作渴饮冷,用竹叶黄芪汤。若膏粱厚味积热者,加味清胃散。】

杏仁、白茯苓、橘红、五味、桔梗、甘草为劳嗽主方。若见血者,加阿胶、当归、芍药、天门冬、知母、贝母、桑白皮,亦于前肺虚阴虚二条择用。大抵咳嗽见血,多是肺受热邪,气得热而变为火,火盛而阴血不宁,从火上升,故治宜泻火滋阴,忌用人参等甘温之药。然亦有气虚而咳血者,则宜用人参、黄芪、(艹款)冬花等药,但此等证不多耳。

【注 按前证亦有劳伤元气,内火妄动而伤肺者;亦有劳伤肾水,阴火上炎而伤肺者;有因过服天门冬、生地寒药,损伤脾胃,不能生肺金而不愈者;有因误用黄蘗、知母之类,损伤阳气,不能生阴精而不愈者。凡此皆脾肺亏损而肾水不足,以致虚火上炎,真脏为患也。须用补中益气汤补脾土而生肺金,用六味地黄丸滋肾水而生阴精,否则不救。】

医宗必读 【明 李中梓】

吐血

上盛下虚,血随气上,法当顺气,气降则血归经矣,苏子降气汤。脉来微软,精神困倦,是气虚不能摄血,人参饮子,或独参汤。脉洪有力,精神不倦,胸中满痛,或吐血块,用生地黄、赤芍药、当归、丹皮、丹参、桃仁、大黄之属,从大便导之。血以上出为逆,下出为顺,苟非大虚泄泻者,皆当行之以转逆为顺,此釜底抽薪之妙法。若吐血已多,困倦虚乏者,不可行也。吐多而急欲止之,生地黄、当归,丹皮、赤芍药煎汤,入藕汁、童便各一锺、血余灰二钱、墨灰五分,调匀热服。怒气伤肝者,丹皮、芍药、木香之属;劳心者,莲子、糯米、柏仁、远志、枣仁、茯神之属;酒伤者,干葛、茅花、侧柏、荆芥穗之属;饮食伤胃者,白朮、陈皮、甘草、谷糵、砂仁之属;吐血色黯,脉迟而寒者,理中汤;劳力者,苏子降气汤加阿胶,或以猪肺煮熟蘸白芨末食之。

欬嗽咯血

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者,此肾虚火炎之血也,六味地黄汤加童便、阿胶。血如红缕,在痰中嗽出者,此肺血也,二冬、二母、白芨、阿胶、甘草、苡仁、紫菀、百合、桔梗。肺伤者,其人劳倦,人参救肺散。肺痿吐脓血,薏苡仁煮粥,日服半升。凡血证既久,古人多以胃药收功,四君子汤。不嗽而血从咯出,此肾血也,地黄、牛膝、牡丹皮、茯苓、当归、青黛、元参、童便。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总论

血溢、血泄、诸蓄妄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而后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四明遇故人苏伊举,闲论诸家之术,伊举曰: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予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释然矣。

大抵溲血、淋血、便血三者,虽以前后阴所出之窍血有不同,然于受病则一也,故治分标本亦一也。其散血止血之药,无越于数十品之间,惟引导佐使,各走其乡者少异耳。

医贯 【明 赵献可】

论血证

客有问于余曰:失血一证,危急骇人,医疗鲜效。或暴来而顷刻即逝,或暂止而终亦必亡,敢问有一定之方可获万全之效否?余曰:是未可以执一论也。请备言之。凡血证先分阴阳,有阴虚,有阳虚。阳虚补阳,阴虚补阴,此直治之法,人所共知。又有真阴真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真阳虚者,从阴引阳;真阴虚者,从阳引阴。复有假阴假阳,似是而非,多以误人。此真假二字,旷世之所不讲,举世之所未闻,在杂病不可不知,在血证为尤甚也。汝知之乎?既分阴阳,又须分三因。风寒暑湿燥火,外因也;过食生冷,好啖炙煿,醉饱无度,外之因也。喜、怒、忧、思、恐,内因也;劳心好色,内之因也。跌扑闪肭,伤重瘀蓄者,不内外因也。既分三因,而必以吾身之阴阳为主,或阴虚而挟内外因也,或阳虚而挟内外因也。盖阴阳虚者,在我之正气虚也;三因者,在外之邪气有余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治其虚,安问其余!

客问曰:吐衄血者,从下炎上之火。暑热燥火,固宜有之,何得有风寒之证?曰:此六淫之气,俱能伤人。暑热者,十之一二,火燥者半,风寒者半,而火燥之后,卒又归于虚寒矣。《内经》曰: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刑,民病血溢血泄。又曰:少阳之复,火气内发,血溢血泄。是火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民病呕血血泄,鼽衄善悲。又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血见。是寒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血见。是湿气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阴司天之政,水火寒热,持于气交,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血溢血泄。是寒热凌犯,能使人失血者也。太阴司天之政,初之气风湿相薄,民病血溢。是风湿相搏血溢也。又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民病反侧,咳逆甚而血溢。是燥气亦能使人血溢也。六气俱能使人血溢,何独火乎?况火有阴火阳火之不同,日月之火与灯烛之火不同,炉中之火与龙雷之火不同。又有五志过极之火,惊而动血者,火起于心;怒而动血者,火起于肝;忧而动血者,火起于肺;思而动血者,火起于脾;劳而动血者,火起于肾。能明乎火之一字,而于血之理思过半矣。

刘河间以五运六气暑火立论,故端用寒凉以治火,而后人宗之。不知河间之论,但欲与仲景《伤寒论》对讲,各发其所未发之旨耳,非通论种种不同之火也。东垣论脾胃之火必须温养,始禁用寒凉。丹溪立阴虚火动之论,亦发前人所未发,可惜大补阴丸、补阴丸二丸中,俱以黄蘗、知母为君,而寒凉之弊又甚行矣。嗟乎!丹溪之书不息,岐黄之道不着。余特撰阴阳五行之论,以申明火不可以水灭,药不可以寒攻也。六淫中虽俱能病血,其中独寒气致病者居多,何也?盖寒伤荣,风伤卫,自然之理。又太阳寒水,少阴肾水,俱易以感寒,一有所感,皮毛先入,肺主皮毛,水冷金寒,肺经先受。血亦水也,故经中之水与血,一得寒气,皆凝滞而不行,咳嗽带痰而出。问其人必恶寒,切其脉必紧,视其血中间必有或紫或黑数点,此皆寒淫之验也。医者不详审其证,便以为阴虚火动,而概用滋阴降火之剂,病日深而死日迫矣。余尝用麻黄,桂枝汤而愈者数人,皆一服得微汗而愈。盖汗与血一物也。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余读《兰室秘藏》而得此意,因备记以广其传。

前人云:独有伤暑吐衄者,可用河间法。必审其人面垢口渴,喜饮干呕,腹痛或不痛,发热或不发热,其脉必虚大汗出者,黄连解毒汤主之,甚者白虎汤。愚按暑伤心,心气既虚,暑气故乘而入之;心主血,故吐衄。心既虚而不能主血,恐不宜过用寒凉以泻心,须以清暑益气汤中加丹皮,生地,兼犀角、地黄治之。盖暑伤心,亦伤气,其人必无气以动,脉必虚,以参、芪助气,使气能摄血,斯无弊也。

《金匮》方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此正谓手少阴心经之阴气不足,本经之阳火亢甚无所辅,肺肝俱受其火而病作,以致阴血妄行而飞越,故用大黄泄去亢甚之火,黄芩救肺,黄连救肝,使之和平,则阴血自复而归经矣。

客问曰:既云须分阴阳,则吐衄者,阴血受病,以四物汤补血足矣。参、芪补气,奚为用之?而复有谓阳虚补阳之说,何耶?曰:子正溺于世俗之浅见也。自王节斋制《本草集要》有云:阴虚吐血者忌人参,服之则阳愈旺而阴愈消,过服人参者死。自节斋一言而世之受病治病者,无问阳虚阴虚而并弃之若砒毒矣,冤哉!冤哉!盖天地间之理,阳统乎阴,血随乎气。故治血必先理气,血脱必先益气,古人之妙用也。

凡内伤暴吐血不止,或劳力过度,其血妄行,出如涌泉,口鼻皆流,须臾不救即死。急用人参一两或二两为细末,入飞罗面一钱,新汲水调如稀糊,不拘时啜服,或用独参汤亦可。古方纯用补气,不入血药,何也?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无形自能生有形也。若有真阴失守,虚阳泛上,亦大吐血,又须八味地黄汤固其真阴,以引火归原,正不宜用人参。及火既引之而归矣,人参又所不禁。阴阳不可不辨,而先后之分,神而明之,存乎人耳!

凡失血之后,必大发热,名曰血虚发热。古方立当归补血汤,用黄芪一两,当归六钱,名曰补血。而以黄芪为君,阳旺能生阴血也。如丹溪于产后发热,用参、芪、归、芎、黑姜以佐之。或问曰:干姜辛热,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药入气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不明此理,见其大热,六脉洪大,而误用发散之剂,或以其象白虎汤证而误用白虎,立见危殆,慎之哉!

客又问曰:阳能统阴,闻命矣。伤寒吐血,亦闻命矣。然除伤寒外,或者寒凉之药不能不少加一二以杀其火势,至于辛热之品,以火济火,恐一入口而直冲不止,奈何?宁和平守中以免谤怨,何如?若丹溪产后用干姜者,为有恶露凝留,故用之以化其瘀,未必可为典要也。余见先生治血证,不惟不用寒凉,而反尝用大辛热之药,屡以奏功,不亦霸乎!曰:子之言,不读古书、不穷至理、不图活人之命者也。试检古人已验之名言以示之。《金匮》方云:吐血不止,柏叶汤主之。柏叶、干姜各二两,艾三把,以水五升,取马通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凡吐血不已,则气血皆虚,虚则生寒,是故用柏叶。柏叶生而西向,乃禀兑金之气而生,可制肝木。木主升,金主降,取其升降相配,夫妇之道和,则血得以归藏于肝矣,故用是为君。干姜性热,炒黑则止而不走,用补虚寒之血;艾叶之温,能入内而不炎于上,可使阴阳之气反归于里,以补其寒,用二味为佐。取马通者,为血生于心,心属午,于是用午兽之通主降火,消停血,引领而行为使。仲景治吐血准绳,可以触 类而长之。

《三因方》云: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以其方最理中脘,分别阴阳,安定气血。按患人果身受寒气,口受冷物,邪入血分,血得冷而凝,不归经络而妄行者,其血必黑黯,其色必白而夭,其脉必微迟,其身必清凉,不用姜、桂而用凉血之剂,殆矣。临病之工,宜详审焉!

客又问曰:吐血可用辛热,为扶阳抑阴,始闻命矣。然复有真阴真阳之说,可得闻乎?答曰:世之言阴阳者,气血尽之矣,岂知火为阳气之根,水为阴血之根乎?吾所谓水与火者,又非心与肾之谓。人身五行之外,另有一无形之火、无形之水,流行于五脏六腑之间。惟其无形,故人莫得而知之。试观之天,日为火之精,故气随之;月为水之精,故潮随之。如星家看五行者,必以太阳、太阴为主。然此无形之水火,又有一太极为之主宰,则又微乎微矣。此天地之正气,而人得以生者。是立命之门,谓之元神;无形之火,谓之元气;无形之水,谓之元精。俱寄于两肾中间,故曰五脏之中,惟肾为真。此真水真火,真阴真阳之说也。曰:真阴真阳,与血何干乎?曰:子但知血之为血,而不知血之为水也。人身涕唾津液,痰汗便溺,皆水也。独血之水随火而行,故其色独红。肾中之真水干,则真火炎,血亦随火而沸腾矣。肾中之真火衰,则真水盛,血亦无附而泛上矣。惟水火奠其位,而气血各顺布焉,故其真阴真阳为要也。曰:既是火之为害,正宜以水治之,而先生独曰火不可水灭,反欲用辛热,何耶?曰:子但知火之为火,而不知火有不同也。有天上之火,如暑月伤暑之病是也,方可以井水沃之,可以寒凉折之。若炉中之火,得水则灭。在人身即脾胃之火,脾胃之中无火,将以何者蒸腐水谷而分温四体耶?至于相火者,龙雷之火,水中之火也。龙雷之火得雨而益炽,惟太阳一照而龙雷自息,及秋冬阳气伏藏,而雷始收声,龙归大海矣。此火不可水灭,而用辛热之义也。当今方书,亦知龙雷之火不可水灭,不可直折,但其注皆曰:黄蘗、知母之类是也。若是,依旧是水灭直折矣。误天下苍生者,此言也。哀哉!曰:黄蘗、知母,既所禁用,治之将何如?若与前所论,理中温中无异法,何必分真阴真阳乎?曰:温中者,理中焦也,非下焦也。此系下焦两肾中先天之真气,与心肺脾胃后天有形之体毫不相干,且干姜、当归、甘草等药俱入不到肾经,惟仲景八味肾气丸斯为对证。肾中一水一火,地黄壮水之主,桂、附益火之原,水火既济之道。盖阴虚火动者,若肾中寒冷,龙宫无可安之穴宅,不得已而游行于上,故血亦随火而妄行。今用桂附二味纯阳之火,加于六味纯阴水中,使肾中温暖,如冬月一阳来复于水土之中,龙雷之火自然归就于原宅。不用寒凉而火自降,不必止血而血自安矣。若阴中水干而火炎者,去桂、附而纯用六味,以补水配火,血亦自安,亦不必去火。总之保火为主,此仲景二千余年之元秘,岂后人可能笔削一字哉?

客又问曰:假寒假热之说何如?曰:此真病之状,惑者误以为假也。经曰:少阴司天之政,水火寒热,持于气交,热病生于上,清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血溢血泄。《内经》盖指人之脏腑而言。言少阴司天者,肾经也。凡肾经吐血者,俱是下塞上热,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证,世人不识而为其所误者多矣!吾独窥其微,而以假寒治之,所谓假对假也。但此证有二:有一等少阴伤寒之证,寒气自下肾经而感,小腹痛或不痛,或呕或不呕,面赤口渴,不能饮水,胸中烦躁,此作少阴经外感伤寒看,须用仲景白通汤之法治之,一服即愈,不再作。又有一等真阴失守,命门火衰,火不归元,水盛而逼其浮游之火于上,上焦咳嗽气喘,恶热面红,呕吐,痰涎出血,此系假阳之证,须用八味地黄,引火归元。兹二方俱用大热之药,倘有方无法,则上焦烦热正甚,复以热药投之,入口即吐矣。须以水探冷,假寒骗之,下嗌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因而呕哕皆除。此加人尿、猪胆汁于白通汤下,以通拒格之寒也。用八味汤者,亦复如是。倘一服寒凉,顷刻立死,慎之哉!曰:真假之说,至矣精矣。吾何以辨其为假而识之耶?又何以识其为伤寒与肾虚而辨之耶?曰:此未可以易言也。将欲望而知之,是但可以神遇,而不可以目遇也;将欲闻而知之,是可以气听,而不可以心符也;将欲问而知之,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也;将欲切而知之,得之心而应之手,巧则在其人,父不能传之子也。若必欲言之,姑妄言乎?余辨之舌耳。凡有实热者,舌胎必燥而焦,甚则黑;假热者,舌虽有白胎而必滑,口虽渴而不能饮水,饮水不过一二口,甚者少顷亦吐出,面虽赤而色必娇嫩,身作躁而欲坐卧于泥水中,此为辨也。伤寒者,寒从下受之,女人多有此证,大小便闭,一剂即愈,此暴病也。阴虚者,大小便俱利,吐痰必多,此阴虚火衰之极,不能以一二药愈,男女俱有之。纵使引得火归,又须以参、芪补阳,兼补阴,岁月调理,倘不节欲,终亦必亡而已。余所传如此,此不过糟粕耳。所望于吾子者,得意而忘言,斯得之矣。凡治血证,前后调理,须按三经用药。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一方,三经之方也。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芪、甘草补脾以固肺气,木香者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于脾,故曰归脾。其有郁怒伤脾,思虑伤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栀、丹皮;火衰者加丹皮、肉桂。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无余法矣。

客问曰:吐血衄血,同是上炎之火,一出于口,一出于鼻,何也?曰:东垣云,衄血出于肺,从鼻中出也。呕血出于胃,吐出,成碗成盆也。咯唾血者,出于肾,血如红缕,在痰中唾中咳咯而出也。痰涎血者,出于脾,涎唾中有少血,散漫而出也。东垣论虽如此,然肺不特衄血,亦能咳血唾血,胃不特呕血,肝亦呕血。盖肺主气,肝藏血。肝血不藏,乱气自两胁中逆而出之。然总之,是肾水随相火炎上之血也。肾主水,水化液为痰、为唾、为血,肾脉上入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病则俱病也。但衄血出于经,衄行清道;吐血出于胃,吐行浊道。喉与咽二管不同也。盖经者走经之血,走而不守,随气而行。火气急,故随经直犯清道,而出于鼻。其不出于鼻者,则为咳咯,从肺窍而出于咽也。胃者守营之血,守而不走,存于胃中,胃气虚不能摄血,故令人呕吐,从喉而出于口也。曰:今人一见吐衄,便以犀角地黄为必用之药,然耶否耶?曰:犀角地黄,乃是衄血之的方。若阴虚火动,吐血与咳咯者,可以借用成功。若阳虚劳力,及脾胃虚者,俱不宜。盖犀,水兽也。焚犀可以分水,可以通天。鼻衄之血,从任督而至巅顶入鼻中,惟犀角能下入肾水,由肾脉而上引地黄滋阴之品,故为对证。今方书中所载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曰:犀角、升麻,气味形性迥不相同,何以代之?曰:此又有说焉。盖缘任冲二脉,附阳明胃经之脉,亦入鼻中,火郁于阳明而不得泄,因成衄者,故升麻可代。升麻,阳明药也。非阳明经衄者,不可代。衄亦有阴虚火衰者,其血必点滴不成流,须用益火之剂,不可概用犀角。有伤寒病五六日,但头汗出,身无汗,际颈而还,小便自利,渴饮水浆,此瘀血证也。宜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丸。看上下虚实,用犀角地黄汤治上,桃仁承气汤治中,抵当汤丸治下也。

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易》义,治血必先理气,血脱益气,故有补血不用四物汤之论。如血虚发热,立补血汤一方,以黄芪一两为君,当归四钱为臣,气药多而血药少,使阳生阴长。又如失血暴甚欲绝者,以独参汤一两顿煎服,纯用气药。斯时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几微之气所当急固。使无形生出有形,盖阴阳之妙,原根于无也。

有怒气伤肝而成吐衄者,其人必唇青面青脉弦,须用柴胡栀子清肝散。有郁气伤脾者,须用归脾汤加丹皮、山栀。推而广之,世人因郁而致血病者多。凡郁皆肝病也。木中有火,郁甚则火不得舒,血不能藏而妄行。但郁之一字,不但怒为郁,忧为郁,怒与忧固其一也。若其人素有阴虚火证,外为风寒暑湿所感,皮毛闭塞,即为郁,郁则火不得泄,血随火而妄行,郁于经络则从鼻而出,郁于胃脘则从吐而出。凡系郁者其脉必濇,其人必恶风恶寒,不知者便以为虚而温补之,误矣!须视其面色必滞,必喜呕,或口苦、或口酸,审有如是证,必当舒散其郁为主。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是也。其方惟逍遥散为的药,外加丹皮、茱、连,随手而应。血止后,若不用六味地黄以滋其阴,翌日必发。余于五郁论中言之详矣。

有饮酒过多,伤胃而吐血。从吐后出者,以葛花解酲汤,加丹皮倍黄连,使之上下分消,酒病愈,血亦愈矣。

有过啖炙煿辛热等物而得者,上焦壅热,胸腹满痛,血出紫黑成块者,可用桃仁承气汤从大便导之,此釜底抽薪之法。

已上二证,虽属内伤,犹作有余之证,可用前法。

人之吐血,非阴虚则阳虚,余备言矣。今人一见血证,以为阴虚者血虚也,舍四物何法乎?火动者热也,非芩、连、栀、蘗何药乎?咳嗽者火也,非紫菀、百部、知母、贝母何物乎?丹溪、节斋俱有明训,岂能外之?谁知阴虚之证,大抵上热下寒者多,始而以寒凉进之,上焦非不爽快,医者病者,无不以为道在是矣。稍久则食减,又以为食不化,加神曲、山楂。再久而热愈盛,痰嗽愈多,烦躁愈甚,又以药力欠到,寒凉增进,而滑泄腹胀之证作矣,乃以枳壳、大腹皮宽中快气之品进矣。至此不毙,将待何时!是故咳嗽吐血,时时发热,未必成瘵也,服四物、黄蘗、知母之类不已,则瘵成矣。胸满膨胀,悒悒不快,未必成胀也,服山楂、神曲之药不已,则胀成矣。面浮胕肿,小便秘濇,未必成水也,服渗利之药不已,则水成矣。气滞膈塞,未必成噎也,服青皮、枳壳宽快之药不已,则噎成矣。成则不可服药。及阽于危,乃曰病犯条款,虽对证之药,无可奈何也。

问吐血多起于咳嗽,咳嗽血者,肺病也。方家多以止嗽药治肺,兼治血而不效,何也?曰:诸书虽分咳血、嗽血出于肺,咯血、唾血出于肾。余谓咳、嗽、咯、唾皆出肾。盖肾脉入肺,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二脏相连,病则俱病,而其根在肾。肾中有火有水,水干火燃,-阴火刑金,故咳;水挟相火而上,化为痰入于肺,肺为清虚之府,一物不容,故嗽;中有痰唾带血而出者,肾水从相火炎上之血也。岂可以咳嗽独归之肺耶?《褚氏遗书》津润论云:天地定位,水位乎中。人肖天地,亦有水焉。在上为痰,在下为水,伏皮为血,从毛窍中出为汗。可见痰也、水也、血也,一物也。血之带痰而出者,乃肾水挟相火炎上也。又云:服寒凉百不一生,饮溲溺百不一死。童便一味,可谓治血之要。然但暴发之际,用之以为降火消瘀之急剂则可,若多服亦能损胃。褚氏特甚言寒凉之不可用耳。曰:若是则黄蘗、知母既所禁用,童便又不宜多服,治之当如何?曰:惟六味地黄独补肾水,性不寒凉,不损脾胃,久服则水升火降而愈。又须用人参救肺补胃药收功,使金能生水,盖滋其上源也。

又有一等肾水泛上,上侵于肺,水冷金寒,故咳嗽。肺气受伤,血无所附,故亦吐血。医见嗽血者,火也。以寒折之,病者危而危者,毙矣。须用八味丸补命门火以引水归原,次用理中汤补脾胃以补肺之母,使土能克水,则肾水归源而血复其位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三

血门

医门法律 【清 喻昌】

虚劳血证

虚劳之证,《金匮》叙于血痹之下,可见劳则必劳其精血也。营血伤则内热起,五心常热,目中生花见火,耳内蛙聒蝉鸣,口舌糜烂,不知正味,鼻孔干燥,呼吸不利。乃至饮食不为肌肤,怠惰嗜卧,骨软足酸,营行日迟,卫行日疾,营血为卫气所迫,不能内守而脱出于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阴之窍。血出既多,火热迸入,逼迫煎熬,漫无休止,营血有立尽而已。虚劳之疾,百脉空虚,非粘腻之物填之不能实也;精血枯涸,非滋湿之物濡之不能润也。宜用人参、黄芪、地黄、二冬、枸杞、五味之属,各煎膏。另用青蒿以童便煎膏,及生地汁、白莲藕汁、乳汁、薄荷汁,隔汤炼过,酌定多少,并鹿角胶、霞天膏合和成剂,每用一匙,汤化服之。如欲行瘀血,加入酢制大黄末、元明粉、桃仁泥、韭汁之属;欲止血,加入京墨之属;欲行痰,加入竹沥之属;欲降火,加入童便之属。

凡虚劳之证,大抵心下引胁俱疼,盖滞血不消,新血无以养之,更宜用膏子加韭汁、桃仁泥。

景岳全书 【明 张介宾】

总论

万物生成之道,惟阴与阳。非阳无以生,生者神其化也;非阴无以成,成者立其形也。人有阴阳,即为气血。阳主气,故气全则神王;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然人之初生,必从精始。精之与血,若乎非类,而丹家曰,涕、唾、精、津、汗、血、液,七般灵物总属阴。由此观之,则凡属水类,无非一六所化,而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无所不及。故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柔,为肌肉之丰盛,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三焦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而百骸表里之属,凡血亏之处,则必随所在,而各见其偏废之病。倘至血脱,则形何以立?气何所归?亡阴亡阳,其危一也。然血化于气而成于阴,阳虚固不能生血,所以血宜温而不宜寒;阳亢则最能伤阴,所以血宜静而不宜动。此盈虚性用之机,苟能察其精义,而得养营之道,又何血病之足虑哉!

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故有以七情而动火者,有以七情而伤气者;有以劳倦色欲而动火者,有以劳倦色欲而伤气者。或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或纵饮不节而火动于胃,或中气虚寒则不能收摄而注陷于下,或阴盛格阳则火不归原而泛溢于上,是皆动血之因也。故妄行于上则见于七窍,流注于下则出乎二阴,或壅瘀于经络则发为痈疽脓血,或郁结于肠脏则留为血块血症,或乘风热则为斑为疹,或滞阴寒则为痛为痹,此皆血病之证也。若七情劳倦不知节,潜消暗烁不知养,生意本亏而耗伤不觉,则为营气之羸,为形体之敝,此以真阴不足,亦无非血病也。故凡治血者,当察虚实,是固然矣。然实中有虚,则于疼痛处不宜攻击者,此似实非实也;热中有寒,则于火证中有速宜温补者,此似热非热也。夫正者正治,谁不得而知之?反者反治,则吾未见有知之者。矧反证甚多,不可置之忽略也。

失血于口者,有咽、喉之异。盖上焦出纳之门户,惟咽、喉二窍而已。咽为胃上窍,故由于咽者,必出于胃;喉为肺上窍,故由于喉者,必出于肺。然喉连于肺,而实总五脏之清道;咽连于胃,而实总六腑之浊道。此其出于肺者,人知病在五脏,而不知出于胃者,亦多有由乎脏者也。何也?观《内经》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然则五脏之气,皆禀于胃,而五脏之病,独不及于胃乎?今见吐血之证,古人云:呕血者出于胃,而岂知其亦由乎脏也?盖凡胃火盛而大吐者,此本家之病,无待言也。至若怒则气逆,甚则呕血者,亦必出于胃脘,此气逆在肝,木邪乘胃而然也。又如欲火上炎,甚则呕血者,亦必出于胃脘,此火发源泉,阴邪乘胃而然也。由此观之,则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而血出于咽者,岂止胃家之病?但咳而出者,必出于喉,出于喉者,当察五脏;呕咯而出者,必出于咽,出于咽者,则五脏六腑皆能及之。且胃以水谷之海,故为多气多血之腑,而实为冲任血海之源。故凡血枯经闭者,当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而呕血吐血者,当求动血之源,源在脏也。于此不明,济者鲜矣。

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吐血证治

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但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

凡口鼻见血,多由阳盛阴虚,二火逼血而妄行诸窍也。悉宜以一阴煎加清降等剂为主治。盖血随气上,则有升无降,故惟补阴抑阳,则火清气降而血自静矣。此治阳盛动血之大法也。火盛逼血妄行者,或上或下,必有火脉火证可据,乃可以清火为先,火清而血自安矣。宜芩、连、知、蘗、元参、栀子、童便、犀角、天花粉、生地、芍药、龙胆草之属,择而用之。如阳明火盛者,须加石膏。三焦热极,或闭结不通者,须加大黄。如热壅于上,火不能降者,于清火药中须加泽泻、木通、栀子之属导之泄之,则火可降血可清也。然火有虚实,或宜兼补,或宜兼清,所当酌也。若以假火当真火,则害不旋踵矣。

气逆于脏,则血随气乱而错经妄行,然必有气逆喘满,或胸胁痛胀,或尺寸弦强等证。此当以顺气为先,宜陈皮、青皮、杏仁、白芥子、泽泻之属主之。有火者,宜栀子、芍药之类,兼以平肝;无火者宜香附、乌药、干姜、郁金之属,用行阴滞。然此必气实多逆者乃堪用,此盖顺气则血自宁也。其或实中有虚不堪消耗者,则或宜暂用,或酌其佐使,不可拘也。

凡火不盛,气不逆,而血动不止者,乃其元阴受损,营气失守,病在根本而然。经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此二言者,最得损伤失血之源。故凡治损伤,无火无气而血不止者,最不宜妄用寒凉以伐生气,又不宜妄用辛燥以动阳气。盖此二者,大非真阴亏损者所宜,而治此之法,但宜纯甘至静之品,培之养之,以完固损伤,则营气自将宁谧,不待治血而自安矣。且今人以劳伤而病者,多属此证,若不救根本,终必败亡。

吐血失血等证,凡见喘满咳嗽,及左右腔膈间有隐隐胀痛者,此病在肺也。若胸膈、膻中之间,觉有牵痛,如缕如丝,或懊憹嘈杂,有不可名状者,此病在心主包络也。若胸腹膨膨,不知饥饱,食饮无味,多涎沫者,此病在脾也。若胁肋牵痛,或躁扰喘急不宁,往来寒热者,此病在肝也。若气短似喘,声哑不出,骨蒸盗汗,咽干喉痛,动气忡忡者,此病在肾也。若大呕大吐,烦渴头痛,大热不得卧者,此病在胃也。于此而察其兼证,则病有不止一脏者,皆可参合以辨之也。其于治法,凡肺病者,宜清降,不宜升浮;心主病者,宜养营,不宜耗散;脾病者,宜温中,不宜酸寒;肝病者,或宜疏利,或宜甘缓,不宜秘滞;肾病者,宜壮水,宜滋阴,不宜香燥克伐;胃病者,或宜大泻,或宜大补,当察兼证虚实,勿谓阳明证尽可攻也。

治血之药,凡为君为臣,或宜专用,或宜相兼。病有浅深,方有轻重,其间参合之妙,固由乎人,而性用之殊,当知其类也。血虚之治,有主者,宜熟地、当归、枸杞、鹿胶、炙甘草之属。血虚之治有佐者,宜山药、山茱萸、杜仲、枣仁、菟丝子、五味子之属。血有虚而微热者,宜凉补之,以生地、麦冬、芍药、沙参、牛膝、鸡子清、阿胶之属。血有因于气虚者,宜补其气,以人参、黄芪、白朮之属。血有因于气实者,宜行之降之,以青皮、陈皮、枳壳、乌药、沉香、木香、香附、(艹舌)蒌、杏仁、前胡、白芥子、海石之属。血有虚而滞者,宜补之活之,以当归、牛膝、川芎、熟地、醇酒之属。血有寒滞不化,及火不归原者,宜温之以肉桂、附子、干姜、姜汁之属。血有乱动不宁者,宜清之和之,以茜根、山楂、丹皮、丹参、童便、贝母、竹沥、竹茹、百合、茅根、侧柏、藕汁、荷叶蒂、柿霜、桑寄生、韭汁、萝卜汁、飞罗面、黑墨之属。血有大热者,宜寒之泻之,以黄连、黄芩、黄蘗、知母、元参、天花粉、栀子、石膏、龙胆草、苦参、桑白皮、香薷、犀角、青黛、童便、槐花之属。血有畜而结者,宜破之逐之,以桃仁、红花、苏木、延胡、三棱、蓬朮、五灵脂、大黄、芒硝之属。血有陷者,宜举之,以升麻、柴胡、川芎、白芷之属。血有燥者,宜润之,以乳酪、酥油、蜂蜜、天门冬、柏子仁、苁蓉、当归、百合、胡桃肉之属。血有滑者,宜濇之止之,以棕灰、发灰、白芨、人中白、蒲黄、松花、百草霜、百药煎、诃子、五味子、乌梅、地榆、文蛤、川续断、椿白皮之属。血有濇者,宜利之,以牛膝、车前、茯苓、泽泻、木通、瞿麦、益母草、滑石之属。血有病于风湿者,宜散之燥之,以防风、荆芥、葛根、秦艽、苍朮、白朮、半夏之属。

治血之剂,古人多以四物汤为主,然亦有宜与不宜者。盖补血行血,无如当归。但当归之性动而滑,凡因火动血者忌之,因火而嗽,因湿而滑者,皆忌之。行血散血,无如川芎。然川芎之性升而散,凡火载血上者忌之,气虚多汗,火不归原者皆忌之。生血凉血,无如生地;敛血清血,无如芍药。然二物皆凉阳,凡虚者,非宜也;脾弱者,非宜也;脉弱身凉多呕便溏者,皆非宜也。故凡用四物以治血者,不可不察其宜否之性。

吐血病当知轻重,凡偶有所伤而根本未摇者,轻。但随其所伤而宜清则清,宜养则养,随药可愈也。惟积劳积损,致元气大虚,真阴不守,乃为危证。此惟不慎所以致病,倘病已及身而犹不知慎,则未有能善其终者。非加意慎重,而徒恃药力,以求免者,难矣。

吐血咯血,因劳损而气虚脉静,或微弦无力,既非火证,又非气逆而血妄行,此真阴内损络脉受伤也。惟用甘醇补阴,培养脉络,使营气渐固,而血自安。宜一阴煎、左归饮、六味地黄汤、小营煎之类,酌宜用之。若虚在气分者,宜五福饮、或大补元煎为最佳。此等证候,最忌寒凉,亦忌行散,以其非虚损所宜也。

吐血咯血,凡兼口渴咽痛,躁烦喜冷,脉滑便实,小水赤热等证,此水不济火,阴虚阳盛而然。治当滋阴壮水,微佐清凉,宜二阴煎、四阴煎,或加减一阴煎、生地黄饮子、天门冬丸之类,察其脏气,随宜用之。若热不甚者,惟一阴煎、左归饮,或六味地黄汤之类为宜。此证大忌辛温,如芎、归、芪、朮、杜仲、破故纸、香附、砂仁、姜、桂之属,皆所当避。

吐血全由火盛而逼血上行者,宜察火之微甚。火微者,宜《局方》犀角地黄汤,或清化饮主之;火暴甚而根本无伤者,宜抽薪饮、徙薪饮、或黄连解毒汤、三黄丸之类主之。若胃火热甚,而烦热作渴,头痛脉滑,气壅而吐血不止者,宜白虎汤、或抽薪饮。若胃火炽盛而兼阴虚水亏者,宜玉女煎。若阳明实热甚而兼便结腹胀气壅不降者,宜《拔萃》犀角地黄汤,或凉膈散,或桃仁承气汤之类主之。然此证不多见,必审的确乃可用之,勿孟浪也!又凡属火证,皆宜童便。

饮酒过多而吐血者,宜徙薪饮、清化饮,或葛花解酲汤、加黄连、丹皮主之。

怒气伤肝,动肝火则火载血,上动肝气则气逆血奔,所以皆能呕血。凡肝火盛者,必有烦热脉证,宜芍药、生地黄、丹皮、栀子、泽泻、芩、连之属,降其火而血自清。若肝气逆者,必有胸胁痛满等证,宜芍药、生地黄、青皮、陈皮、枳壳、贝母、泽泻之属,行其气而血自清。若火因气逆者,惟化肝煎为宜。其有病虽因怒而或逆,气已散者,不得再加行散以伤真气;或肝火已平,勿得过用苦寒,再损元阳。且凡肝气为邪,每多侮土,故当致脾胃受伤及营血失守等证。若察其无胀无火,脉虚神困而血有妄行者,此其病伤在脾,治当专理中气,宜五阴煎、五福饮之类主之。或兼火不生土,则理中汤、理阴煎之属皆不可少。勿谓始因怒气而专意伐肝也。

忧思过度,损伤心脾,以致吐血咯血者,其病多非火证。或常见气短气怯,形色憔悴,或胸怀郁结,食饮无味,或腹虽觉饥而不欲食,或神魂惊困而卧不安,是皆中气亏损,不能收摄所致,速宜救本,不得治标,惟五福饮、五阴煎之类为宜。其或气陷而稍滞者,宜归脾汤;若阳分不足者,宜理中汤,或理阴煎之类主之;若素多劳倦思虑,或善呕吐,或善泻泄而忽致吐血下血者,此脾虚不能摄血,非火证也,宜六味回阳饮大加白朮主之,切不可用清寒等药。

暑毒伤人,多令人吐衄失血。盖暑气通心,火毒刑肺也。然暑既伤心,热又伤气,其人必脉虚气怯,体倦息微。若但知为热而过用寒凉,则气必愈伤,害斯甚矣。此惟生脉散、人参汤之属为宜。若气虚之甚者,当以人参、黄芪并加用之。若火甚而热渴烦闷者,宜人参白虎汤、或竹叶石膏汤。若气不甚虚者,宜《局方》犀角地黄汤,或枇杷叶散。

格阳失血之证,多因色欲劳伤过度,以致真阳失守于阴分,则无根虚火浮泛于上,多见上热下寒,或头红面赤,或喘促躁烦,而大吐大衄,失血不止。但其六脉细微,四肢厥逆,或小便清利,大便不实者,此格阳虚火证也。速宜引火归原,用镇阴煎或八味地黄汤之类,则火自降而血自安矣。若用寒凉,阳绝则死。

所吐之血色黑而黯,必停积失位之血,非由火逼而动也。或面白息微,脉见缓弱,身体清凉,此必脾胃气虚,不能摄血而然,皆非火证,若用凉血之剂,必致殆矣。《三因方》云: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以其温中大能分理阴阳,安和胃气,故当用也。若察其虚在阴分,则又惟理阴煎为最宜。

暴吐暴衄,失血如涌,多致血脱气亦脱,危在顷刻者。此其内伤败剧而然,当此之际,速宜补气为主。盖有形之血不能即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但使气不尽脱,则命犹可保,血渐可生,宜急用人参一二两为细末,加飞罗面一钱许,或温水或井华冷水,随其所好,调成稀糊,徐徐服之;或浓煎独参汤徐服亦可。此正血脱益气,阳生阴长之大法也。

凡血逆上焦,紫黑成块,或痛或闷,结聚不散者,惟宜行散,或吐出方好。大都治血之法,多忌辛散,恐其能动血也。惟此留滞之血,则不妨用之。如四物汤加香附、肉桂、苏木、红花之属,无不可也。或服韭汁,亦善行瘀血。

若火郁不散,致血有留滞者,惟于四物汤加炒山栀,大能清胃脘之血。

吐血不能止者,惟饮童便最效;或捣侧柏叶,以童便二分,酒一分和而温饮之,大能止血。

《褚氏遗书》曰:喉有窍,咳血杀人;肠有窍,便血杀人。便血犹可治,咳血不可医。饮溲溺者,百不一死;服寒凉者,百不一生。血虽阴类,运之者其阳和乎?愚谓褚氏阳和之说,真元理之法言,不可不知也。若溲溺之用,则但于邪热上炎者,借以降火,是诚善矣。其如伤在脾胃,或阳虚阴胜等证,则大非所宜,勿谓百不一死可概用也。

咳咯唾血证治

凡咳血嗽血者,诸家皆言其出于肺;咯血唾血者,皆言其出于肾。是岂足以尽之?而不知欬、嗽、咯、唾等血,无不有关于肾也。何也?盖肾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心络,注胸中,此肺肾相联,而病则俱病矣。且血本精类,而肾主五液,故凡病血者,虽有五脏之辨,然无不由于水亏,水亏则火盛,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而嗽血,液涸而成痰,此其病标固在肺,而病本则在肾也。苟欲舍肾而治血,终非治之善者。但肾中自有水火,水虚本不能滋养,火虚尤不能化生,有善窥水火之微者,则洞垣之目无过是矣。

咳血嗽血,皆从肺窍中出,虽若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咳血者少痰,其出较难;嗽血者多痰,其出较易。欬而少痰者,水竭于下,液涸于上也,亦名干嗽;嗽而多痰者,水泛于上,血化为痰也,亦谓之白血。此二者之治,虽皆宜壮水补阴,凡一阴煎、四阴煎、六味地黄汤、麦门冬汤、天门冬丸,贝母丸之类,皆必用之药也。然干咳者宜加滋润为佐,如天冬、麦冬、百合、柏子仁、茜根之属,或当归亦可酌用;多痰者宜加清降为佐,如贝母、海石、竹沥、阿胶之属,而当归则非所宜也。

王节斋曰:大抵咳嗽见血,多是肺受热,邪气得热而变为火,火盛而阴血不宁,从火上升,故治宜泻火滋阴,忌用人参等甘温之药。然亦有气虚而咳血者,则宜人参、黄芪、(艹款)冬花等药,但此等证不多耳。愚按王氏之说,乃多以火证为言。故凡治血因火动而为咳嗽者,则不得不于滋阴药中加清火等剂,如黄芩、桑皮、清肺火,黄连、清心火,石膏清胃火,栀子、龙胆草清肝火,黄蘗、知母清肾火,贝母、(艹舌)蒌、竹叶、枇杷叶润肺化痰。此等治法,非不可用,然惟火之偶盛而根本未亏者,则但去其火,自无不愈。若用此法,概治劳损,总不过暂解燃眉,终非救本之道。盖凡阴虚生火等证,多以真阴受伤,水亏而然,此其所重在阴,不当在火。若治火太过,则未免脾肾俱败,必致不救,此所以虚火宜补也。且常有过服天冬、生地之类,致伤胃气不能生金而不愈者,又有妄用黄蘗、知母之属,愈损真阴,遏绝生气而不复者,此又伤而复伤,则尤为脾胃肾三阴亏损之害。故凡欲壮水补阴者,无如一阴煎、左归饮,或五阴煎、五福饮、大补元煎、六味地黄丸等方为最妥。其有火本无根,化元失守,或误用寒凉而病及脾肺,故有寒在上焦而为呕恶短气眩运者,有寒在中焦而为膨满痰涎饮食不运者,有寒在下焦而为溏泄腹痛,小水不化,足寒膝冷等证,则理中汤、理阴煎,或右归饮、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皆当随证随脏,择而用之。勿谓见血者多是肺受热邪而但知滋阴降火,则害人多矣。

咯血唾血,古皆云出于肾;痰涎之血,云出于脾。此亦未必然也。凡咯血者,于喉中微咯即出,非若咳血嗽血之费力而甚也。大都咳嗽而出者出于脏,出于脏者其来远;一咯而出者出于喉,出于喉者其来近。其来远者内伤已甚,其来近者不过在经络之间。所以凡见咯血、唾血及痰涎中带血者,多无咳嗽发热气喘骨蒸等证,此其轻重为可知矣。治此之法,凡因火者,亦不过微清脾肺之火;或因劳倦而致者,但为养营补阴,则自无不愈。

劳损之渐者,必初因酒色过度,以致痰中或见血丝,此则本于肝脾肾经,当于未咳未嗽之先,速为调理,宜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枣仁、茯神、茜根、贝母、甘草之属主之。或有火者,宜加黄蘗、知母。仍须加意谨慎,庶无后患,否则必渐甚也。

清晨初起时,每于痰中有淡紫凝血,或块或片,常见数口者,此多以操心动火,或多思郁,或由过饮,但无咳嗽发热等证,即不足虑,此不过致动络血而然,惟天王补心丹、或二阴煎之类最宜。

衄血证治

衄血证诸家但谓其出于肺,盖以鼻为肺之窍也。不知鼻为手足阳明之正经,而手足太阳亦皆至鼻。故仲景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此太阳之衄也。《原病式》曰:阳热怫郁于足阳明而上热,则血妄行为鼻衄,此阳明之衄也。若以愚见言之,则凡鼻衄之血,必自山根以上,睛明之穴而来,而睛明一穴,乃手足太阳,足阳明、阴阳蹺五脉之会,此诸经皆能为衄也。然行于脊背者,无如足太阳为最;行于胸腹者,无如足阳明为最。而尤有其最者,则又惟冲脉为十二经之血海,冲之上俞出足太阳之大杼,冲之下俞会足阳明之气街,故太阳、阳明之至而冲脉无不至矣,冲脉之至则十二经无不至矣。所以衄之微者,不过一经之近;而衄之甚者,则甚至数升或至斗许,并通身形色尽脱,又岂特手太阴一经而病至如是耶?临证者不可不察!

衄血之由内热者,多在阳明经,治当以清降为主。微热者宜生地、芍药、天冬、麦冬、元参、丹参,或《局方》犀角地黄汤、生地黄饮子、麦门冬散之类主之。热甚者宜芩、连,栀、蘗,或茜根散、抽薪饮、加减一阴煎;若兼头痛口渴者,宜玉女煎、白虎汤之类主之。或阳明热极下不通而火壅于上者,宜《拔萃》犀角地黄汤之类,通其下而上自愈。

衄血之由外感者,多在足太阳经。观仲景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曰:伤寒不大便,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成无己曰:伤寒衄者,为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因致衄也。麻黄汤、桂枝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经中邪气耳。按此论是以凡伤寒因衄而邪得解者,即所以代汗也,不必治之。若虽见衄而脉仍浮紧,热仍不退,是必衄有未透,而表邪之犹未解耳,故仍宜麻黄、桂枝等汤。然此二汤,乃仲景正伤寒之治法,倘病由温热而有未宜于此者,则但于伤寒门择散剂之宜者用之,或于余新方中诸柴胡饮随宜酌用,亦无不可。

衄血虽多由火,而惟于阴虚者为尤多。正以劳损伤阴,则水不制火,最能动冲任阴分之血。但察其脉之滑实有力,及素无伤损者,当作火治如前。若脉来洪大无力,或弦或芤,或细数无神,而素多酒色内伤者,此皆阴虚之证,当专以补阴为主。若有微火者,自当兼而清之,以治其标。若虽见虚热而无真确阳证,则但当以甘平之剂温养真阴,务令阴气完固,乃可拔本塞源,永无后患。如一阴煎、二阴煎、三阴煎、左归饮、六味地黄汤之类,皆必用之剂。如兼气虚者,则五福饮、五阴煎之属,皆当随宜用之。

凡衄血甚多不能止者,用蒜一头,捣如泥,作饼如钱大,厚一分许,贴脚心,左衄贴右,右衄贴左,两俱出者,左右俱贴,即止。又止衄歌及龙骨吹鼻止衄方、湿纸熨蒸法、黑神散,俱可择用。

齿衄证治

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盖手阳明入下齿中,足阳明入上齿中;又肾主骨,齿者骨之所终也。此虽皆能为齿病,然血出于经,则惟阳明为最。故凡阳明火盛,则为口臭而牙根腐烂肿痛,或血出如涌而齿不动摇,必其人素好肥甘辛热之物,或善饮胃强者,多有阳明实热之证。宜内服抽薪饮、清胃饮、清胃散等剂,外以冰玉散敷之。阳明实热之甚,大便闭结不通,而齿衄不止者,宜调胃承气汤下之。肾水不足,口不臭,牙不痛,但齿摇不坚,或微痛不甚,而牙缝时多出血者,此肾阴不固,虚火偶动而然,但宜壮肾,以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之类主之。其或阳虚于下而虚火上浮者,宜八味丸、小安肾丸之类主之。阴虚有火而病为齿衄者,其证或多躁渴,或见消瘦,或神气困倦,或小水短濇而热,或六脉浮大而豁,此虽阳明有余而亦少阴不足,宜玉女煎主之。凡属阴虚有火者,则惟此煎为最妙。然必大便多实者,乃可用之。若大便滑泄,或脉细恶寒,下元无火等证,则亦有格阳而然者,当以前吐血条中格阳法治之。

舌衄证治

舌上无故出血如缕者,以心、脾、肾之脉皆及于舌,若此诸经有火,则皆能令舌出血。用蒲黄炒焦为末敷之,或炒槐花为末掺之,或冰玉散敷之,亦可。若火之甚者,仍须用汤饮等剂,以清三阴之火。

溺血证洽

凡溺血证,其所出之由有三:盖从溺孔出者二,从精孔出者一也。溺孔之血,其来近者,出自膀胱,其证溺时必孔道濇痛,小水红赤不利,此多以酒色欲念,致动下焦之火而然。常见相火妄动,逆而不通者,微则淋浊,甚则见血。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癃而溺血,即此证也。治宜清利膀胱之火,以生地、芍药、牛膝、山栀,黄蘗、知母、龙胆草、瞿麦、木通、泽泻等剂,或七正散、大分清饮、五淋散之属,皆所宜也。溺孔之血,其来远者,出自小肠,其证则溺孔不痛,而血随溺出,或痛隐于脐腹,或热见于脏腑,盖小肠与心为表里,此丙火气化之源,清浊所由以分也。故无论焦心劳力,或厚味酒浆,而上中二焦,五志口腹之火,凡从清道以降者,必皆由小肠以达膀胱也。治须随证察因,以清脏腑致火之源,宜于寒阵中择方用之。若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于命门。盖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凡劳伤五脏,或五志之火,致令冲任动血者,多从精道而出。然何以辨之?但病在小肠者,必从溺出;病在命门者,必从精出。凡于小腹下精泄处,觉有酸痛而出者,即是命门之病。而治之之法,亦与水道者不同。盖水道之血宜利,精道之血不宜利;濇痛不通者亦宜利,血滑不痛者不宜利也。若果三焦火盛者,惟宜清火凉血为主,以生地、芍药、丹皮、地骨、茜根、栀子、槐花、及芩、连、知、蘗之类主之,或约阴丸、约营煎俱可用。若肾阴不足而精血不固者,宜养阴养血为主,以左归饮或人参固本丸之类主之。若肾虚不禁,或病久精血滑泄者,宜固濇为主,以秘元煎、苓朮菟丝丸、金樱膏、玉锁丹、金锁思仙丹之类主之;或续断、乌梅之属,亦所宜用。

若心气不定,精神外驰,以致水火相残,精血失守者,宜养心安神为主,以人参丸、天王补心丹、王荆公妙香散之类主之。

若脾肺气虚下陷,不能摄血而下者,宜归脾汤、人参养营汤、补中益气汤、举元煎之类主之。

血出精道痛者,是即血淋之属,多因房劳以致阴虚火动,营血妄行而然。凡血出命门而濇痛者为血淋,不痛者多为溺血。好色者必属虚也。

便血证治

便血之与肠澼,本非同类。盖便血者,大便多实,而血自下也。肠澼者,因泻痢而见脓血,即痢疾也。观《内经》曰: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此可见肠澼之因飧泄,自与便血不同,而治亦有异。且便血有夙疾,而肠澼惟新邪,尤为易辨。今诸书以此类言者,皆误也。兹列便血证治于此,而肠澼之义则在痢疾门。故凡临此证者,必须详察大便之燥泄何如,庶不致疑似误认之谬。然多酒之人必多溏泄,亦多便血,是又不可因泄而作肠澼也。

大便下血,多由肠胃之火,盖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也。但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虽血之妄行,由火者多,然未必尽由于火也。故于火证之外,则其脾胃阳虚而不能统血者,有气陷而血亦陷者,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动者,有风邪结于阴分而为便血者。大都有火者多因血热,无火者多因虚滑。故治血者,但当知虚实之要。

下血因火者,宜清热为主,惟约营煎最佳,次以地榆散、槐花散、黄连丸、槐角丸之类主之。若热在脾胃小肠之间,而火之甚者,宜抽薪饮、黄连解毒汤之类主之。若素以肠脏多火,而远年近日,脏毒下血,久不能愈者,宜脏连丸、猪脏丸主之。若大肠风热而血不止者,宜防风黄苓丸主之。

酒毒湿热,结畜大肠下血者,宜约营煎、聚金丸、或槐角丸之类主之。若但以寒湿而无火下血者,宜二朮煎、或四君子汤主之;或葛花解酲汤亦佳。

脾胃气虚而大便下血者,其血不甚鲜红,或紫色,或黑色。此阳败而然,故多无热证,而或见恶心呕吐。盖脾统血,脾气虚则不能收摄;脾化血,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速宜温补脾胃,以寿脾煎、理中汤、养中煎、归脾汤或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气陷不举而血不止者,宜补中益气汤,或寿脾煎、归脾汤主之。若微陷而兼火者,宜东垣加减四物汤主之。若气大虚而大陷者,宜举元煎则主之。

血滑不止者,或因病久而滑,或因年衰而滑,或因气虚而滑,或因误用攻击以致气陷而滑。凡动血之初多由于火,及火邪既衰而仍有不能止者,非虚即滑也。凡此之类,皆当以固濇为主,宜胜金丸、香梅丸之类主之。然血滑不止者,多由气虚,宜以人参汤送之尤妙,或以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举元煎、理中汤,加乌梅、文蛤、五味子之类主之。若滑甚不能止者,惟玉关丸最佳。

结阴便血者,以风寒之邪,结于阴分而然,此非伤寒之比。盖邪在五脏留而不去,是谓之结阴。邪内结不得外行。则病归血分,故为便血。经曰: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正此之谓。此宜外灸中脘、气海、三里以散风邪,内以平胃地榆汤温散之剂主之。怒气伤肝,血因气逆而下者,宜化肝煎、枳壳汤之类主之。若逆气散而微有火者,宜黄芩芍药汤主之。若肝邪乘胃以致脾虚失血者,自无烦热气逆等证,宜从前脾胃气虚证治,不得平肝以再伤脾气也。

凡因劳倦七情,内伤不足,而致大便动血者,非伤心脾,即伤肝肾。此其中气受伤,故有为呕恶痞满者,有为疼痛泄泻者,有为寒热往来,饮食不进者。时医不能察本,但见此证,非云气滞,即云痰火,而肆用寒凉,妄加攻击,伤而又伤,必致延绵日困,及其既甚,则多有大便下紫黑败血者。此胃气大损,脾元脱竭,血无所统,故注泄下行;阳败于阴,故色为灰黑,此危剧证也。即速用回阳等剂,犹恐不及。而若辈犹云,今既见血,安可再用温药,必致其毙。吁!受害者殊为可悯,害人者殊为可憾!

石室秘箓 【清 陈士铎】

治血必须理气

气,无形也;血,有形也。人知治血,必须理气,使无形生有形;不知治气,必须理血,使有形生无形也。但无形生有形,每在于仓皇危急之日;而有形生无形,要在于平常安适之时。人见用气分之药速于见功,用血分之药难以奏效,遂信无形能生有形而疑有形不能生无形。不知气血原迭相生长,但止有缓急之殊耳。故吐血之时,不能速生血也,当亟补其气;吐血之后,不可纯补气也,当缓补其血。气生血而血无奔轶之忧,血生气而气无轻躁之害,此气血之两相须而相得也。

妄溢

失血之证,有从口鼻出者,有从九窍出者,有从手足皮毛之孔而出者,证似各异,吾有一方可统治之,名收血汤。熟地二两,生地、黄芪、当归各一两,荆芥一钱,三七根末三钱,水煎服。此方补血而不端补血,妙在兼补气也;止血而不端止血,妙在能引经也。血既归经,气又生血,自然火不沸腾,相安无事,何至有上中下之乱行哉?故无论各证用之而皆效也。

血治法者,乃血病不肯归经,或上或下,或四肢皮毛各处出血者是也。血循经络,外行于皮毛,中行于脏腑,内行于筋骨,上行于头目、两手,下行于二便、两足、一脐,是周身无非血路,一不归经,自然各处妄行,有孔则钻,有洞则泄,甚则呕吐,标出于毛孔,流出于齿缝,渗出于脐腹,而不止大小便之出也。然则血宜顺其性而不宜拂,方用当归、麦冬、白芍各三钱,生地、熟地各五钱,川芎、荆芥末、茜草根、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此方即四物汤加减,妙在用茜草根、荆芥引血归经,不拂乱其性则血自归经,各不相犯矣。倘用止血之剂,未尝无效,然而如石压草,一时虽止,而性思冲突,必得空隙仍复飞越沸腾,何如此方,顺其性而引之?譬如与强横之人同行,少拂其意,便怀愠怒,愠怒未已,必致鬬殴,皮碎血流,是其常也。若赞扬称颂,顺其性而与之饮食,则同群相得,转得其气力以助我匮乏,同舟无敌国之形,一室无操戈之事,久且为我绸缪,彻我桑土,不特血不妄行,亦将润筋生色,永断复辙之患,又何必绝之太甚,以自取争斗哉?此治血之法,尤当留意。

寒治者,乃火盛而正折之也,如人病目痛,口舌生疮、鼻中出血、口中吐血是也。此等之证,乃火气郁勃于上焦,不能分散,故重则上冲而为吐血、衄血,轻则目痛而口舌生疮。法当用寒凉之品,以清其火热燎原之势,并泻其炎上巅顶之威。方用生地、当归各一两,川芎、元参各五钱,黄芩、三七根末各三钱,甘草、荆芥炒各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不纯用寒凉以逐火,而反用微寒之药以滋阴,盖阴气生则阳气自然下降。尤妙在荆芥引血归经,用三七末以上截其新来之路,又加黄芩以少清其奔腾之势,诚恐过于寒凉,恐冷热相战,又加甘草以和之。此治热之最巧最妙法也。若竟用寒凉折之,非不取快一时,然火降而水不足,则火无可归,仍然焰生风起,必较前更胜,而始以清补之药救之,则胃气已虚,何能胜任?予所以乘其初起即用之为妙也。

人有足上忽毛孔标血如一线者,流而不止,即死。急以米酢三升,煮滚热,以两足浸之即止血;后用人参一两,当归三两,煎参归汤,以穿山甲炙一钱为末,调之而饮,即不再发。此证乃酒色不禁,恣意纵欲所致,世上人多有之,方书不载。今立此奇方,凡有皮毛中出血者,俱以此方救之,无不神效。

人有七孔流血者,亦肾虚热也。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三两、五味子一钱、骨碎补一钱治之。

吐血治法

凡人感伤暑气,忽然吐血倾盆,人皆谓是阴虚,不知阴虚吐血与阳虚吐血不同。阴虚吐血者,人必安静,不似阳虚之躁动不宁也;阳虚必大热作渴,欲饮凉水,舌必有刺,不若阴证之口不渴而舌胎滑也。法当清胃火,不必止其血。方用青蒿五钱,荆芥一钱,石膏、香薷、当归、人参各三钱,水煎服。此方乃正阳证吐血之神剂也。方中虽有解暑之味,然而补正多于解暑,去香薷一味实可通治诸阳证之血也。但此方上用一二剂,却宜改用六味地黄汤以滋其阴水,水足则阳火自消耳。

吐血之证,或倾盆,或盈碗,若不急以收敛,则吐将安底?然而一味酸收寒遏,则血热更狂,愈足以恣其崩腾之势,不若从其性而少加以收敛之品,则火寝息而血归经。方用人参、当归各一两,酸枣仁、三七根末各三钱,水煎调服。此方之妙,不去止血而惟固其气,盖血脱益气实有奇功。血乃有形之物,既已倾盆盈碗,尽情吐出,则一身之中无血以养可知,自当急用生血补血之品,犹以为迟,奈何反用补气之味,得无迂而寡效乎?谁知血乃有形之物,气为无形之化,有形不能速生而无形实能先得。况有形之物必从无形中生之,气无形始能生血,有形之物。补气正所以补血,生气正所以生血也。况血既尽情吐出,止存几希一线之气,若不急为补之,一旦气绝又何以生气而补血哉?经云: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真治血之妙法也。

人有大怒而吐血者,或倾盆而出,或冲口而来,一时昏运,亦生死顷刻也。倘以止血药治之,则气闷而不能安,倘以补血药治之,则胸痛而不可受,往往有变证蜂起而毙者,不可不治之得法也。方用解血平气汤,白芍、当归各二两,荆芥炒黑、栀子炒各三钱,柴胡八分,红花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服。一剂而气舒,二剂而血止,三剂而病全愈。盖怒气伤肝,不能平其气,故致一时吐血。不先去舒气而遽去止血,愈激动肝木之气,气愈旺而血愈吐矣。方中芍药多用之妙,竟去平肝,又能舒气,荆芥、柴胡,皆引血归经之味,又适是开郁宽胁之剂,所以奏功甚速,而止血实神,全非用当归补血之故,当归不过佐芍药以成功耳。

燥极口吐白血者,不治之证也。夫血未有不红者也,如何吐白?不知久病之人,吐痰皆白沫者,皆白血也。吐白沫何以云白血?以其状如蟹涎,绝无有败痰存乎其中,实血而非痰也。世人不信,取所吐白沫露于星光之下一夜,必变红矣。此沫出于肾,而肾火挟之,沸腾于咽喉,不得不吐者也。虽是白沫,而实肾中之精,岂特血而已哉?苟不速治,则白沫变成绿痰,无可如何矣。方用六味地黄汤,熟地、麦冬各一两,山茱萸、山药、茯苓各五钱,丹皮、泽泻各二钱,北五味一钱,水煎服。日日服之,自然白沫止而化为精矣,沫化为精则生矣。

脐齿出血治法

脐中出血,亦是奇证。然法不同,用六味汤加骨碎补一钱饮之即愈。如齿中出血,亦以此方投治。盖脐齿亦俱是肾经之位,而出血皆是肾火之外越也。六味汤滋其水,则火自息焰矣。骨碎补端能止窍,补骨中之漏者也,故加相宜耳。

舌衄治法

如人舌出血如泉者,乃心火旺极不藏经也。当用六味地黄汤加槐花三钱,饮之立愈。

溺血便血治法

分治者,证犯艰难,不可作一证治之,乃用分治之法。如人溺血,又便血腰痛,病既纷出,药难一般,不得不分之以相治也,正未可以混同一例。然而得其道则分中可合,不得其道则合处仍分。如便血与溺血,不可同论也。然总之血出于下,用生地一两,地榆三钱治之,则二证自愈。盖大小便虽各有经络,而其源同因膀胱之热而来也。生地清膀胱之火,地榆亦能清膀胱,一方而两用之,分之中又有合也。

下血之证,多因好酒成病,用解酒之品,可以成功,而殊不尽然也。世医所用解酒之品,无过干葛、桑白皮而已。然而干葛不可多服,而桑白皮又气味轻清,不可专任,此二味所以解酒而酒病终难去也。况中酒之病,其来已素非一朝一夕之故,岂是轻清不可久服之药可能治者乎?余故皆弃而不取。方用人参二钱,当归一两,生地五钱,三七根末、地榆各三钱,水煎服。此方之妙,全在不去治酒病,亦不去治血病,全以生地、当归活其血,血活则新血生而旧血止,况又佐以地榆之寒以去大肠之火,又佐以三七之末以杜塞大肠之窍,自然血止而病愈。此敛治之法也。

下血之证,其人之血虚,不言可知,似乎宜补其血矣。然而血之下也,乃非无故,非湿热之相侵,即酒毒之深结。若不逐去其湿热酒毒,而徒尚止濇之味,吾未见其下血之能止也。方用熟地一两,地榆、白芍、当归、黄连各三钱,甘草、葛根各一钱,柞树枝五钱,水煎服,一剂必下血更多,二剂略少,三剂全愈。此通因通用之法也。妙在用熟地、当归、芍药以生新血,新血生则旧血必去。又妙在用地榆以凉大肠,用柞木以去酒毒,所以相济而成功也。

燥证,舌干肿大,溺血,大便又便血不止,亦是死证。盖夏感暑热之毒,至秋而燥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大小便热极而齐便血也。论理见血宜治血矣,然而治血,血偏不止,反至燥添而不可救。吾不治血,专治燥。方用兼润丸,元参、麦冬、沙参各二两,地榆三钱,生地、车前子各五钱,当归、白芍、熟地各一两,水煎服。一剂轻,二剂血止,便有生机也。此方纯是补血妙品,惟用地榆以清火,车前子以利水,火清水利,不必治血,血自止矣。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四

血门

坚中汤 【《千金方》,下同】 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

糖三斤 芍药 半夏 生姜 甘草各三两 桂心二两 大枣五十枚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取七升,分七服,日五夜二。《千金翼》有生地黄,无甘草、桂心。

又方 治呕,止唾血。

石膏四两 厚朴三两 麻黄 生姜 五味子 半夏 杏仁各二两 小麦一升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麻黄去沫,澄取七升,内药煮取二升半,分再服。

又方 治吐血,胷中塞痛。

芍药 干姜 茯苓 当归 大黄 芒硝 桂心各三两 阿胶 甘草 人参 麻黄各一两 干地黄四两 大枣二十枚 桃仁一百枚 蝱虫 水蛭各八十枚

右十六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七升,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又方 治吐血内崩,上气,面色如土。

干姜 阿胶 柏叶各二两 艾一把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内马通汁一升,煮取一升,顿服。仲景名柏叶汤,不用阿胶。《小品》不用柏叶,《肘后》同。

又方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毒,干呕心烦。

蒲黄 犀角 (艹舌)蒌根 甘草各二两 葛根 桑寄生各三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忽吐血一两口,或是心衄,或是内崩。

蛴螬五枚 牡丹皮 王不留行 麦门冬 牛膝各二两 萆薢 芍药 干地黄各四两 续断 阿胶各三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生地黄汁五升,赤马通汁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更合数剂,取瘥止。

又方 治五脏热结,吐血衄血。

伏龙肝如鸡子,一枚 竹茹一升 芍药 当归 黄芩 芎穷 甘草各二两 生地黄一斤

右八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竹茹,减三升下药,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有桂心。

当归汤 治吐血衄血。

当归 干姜 芍药 阿胶各二两 黄芩三两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欲死,并主之。

艾叶 竹茹各一升 阿胶如手掌大 干姜二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马通汁半升,煮取一升,顿服。又方取新马屎与少水和,绞取汁。一方不用竹茹,加干姜作七两。

又方 治虚劳崩中,吐血下血,上气、短气欲绝,面黑如漆。

黄芪 芍药 芎穷 甘草各四两 生姜一斤

右五味(口父)咀,以酒五升浸一宿,明旦更以水五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下阴中毒,如汤沃雪。凡夏月不得宿浸药。酒客劳热,发痔下血,其谷道热者,去生姜,用生地黄代之,凡进三两剂。

竹茹汤 治吐血,汗血,大小便下血。

竹茹二升 甘草 芎藭 黄芩 当归各六分 芍药 白朮 人参 桂心各一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麦门冬饮子东垣, 治吐血久不愈,以三棱针于气街出血立愈,再服此。

黄芪炙一钱 麦门冬 当归身 生地黄 人参各五分 五味子十个

右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热服,不拘时。

劳嗽吐血方 【丹溪,下同】

人参 白朮 茯苓 百合 红花 细辛 五味 官桂 阿胶 黄芪 半夏 杏仁 甘草 白芍 天门冬

右剉,水煎。若热去桂、芪,用桑白皮、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同煎。

嗽血方

红花 杏仁去皮尖 枇杷叶去毛 紫菀茸 鹿茸炙 木通 桑白皮

右为末,炼蜜丸,噙化。

又方 治见血后,脾胃弱,精神少,血不止者。

人参一钱 黄芪三钱 五味十三粒 芍药 甘草 当归 麦门冬各五分

右(口父)咀,水煎服。加郁金研入亦可。

咯血方

桑皮一钱五分 半夏炒 知母 贝母 茯苓 陈皮 生地各一钱 桔梗 山栀炒,各七分 阿胶炒 甘草 杏仁炒,各五分 柳桂二分

右以水煎,生姜三片。

天门冬丸 治咯血,并吐血,又能润肺止嗽。

天门冬一两 阿胶炮 甘草 杏仁炒 贝母 白茯苓各五钱

右为末,蜜丸如弹子,服一丸,噙化。

黄连蘗皮汤 治热毒吐血。

黄连 黄蘗 黄芩各二钱

右水煎,临熟入阿胶一钱五分,煮烊温服。

恩袍散 【《入门》,下同】 治咯血唾血,及治烦躁。

生蒲黄 干荷叶等分

右为末,每服三钱,浓煎,桑白皮汤,放温调下,食后。

治血散 治一切吐血衄血,能解一切毒,及诸热烦躁。

茜根四两 大豆 黄药子 甘草各二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加人参二两,治痰嗽有血。

必胜散 治血妄流溢,或吐或衄。

小蓟并根用 人参 蒲黄炒 熟地 川芎 当归 乌梅去核,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大补血丸 治阴虚吐血。

当归一钱 生地一钱五分

右以杜牛膝汁浸三日取起,酒洗净,入臼内杵千杵,为丸桐子大,白汤下。

云岐子芩散 凉心肺,解劳热,止吐衄。

黄芪一两 白芍药 黄芩 人参 白茯苓 麦门冬 桔梗 生地各五钱

右为粗末,先用竹叶一握,小麦七十粒,水三盏,姜三片,煎一盏半,入药末三钱,煎七分,去滓温服。

鸡子汤 疗咳逆,唾脓血。

鸡子一个 甘草炙 大黄 黄芩各二分 甘遂一分

右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鸡子,搅令调,尽饮之,良。忌海藻、菘菜。

清热滋阴汤 治吐血衄血,便血溺血。

当归酒洗 川芎酒洗,各七分 黄蘗酒炒 陈皮酒洗,各三分 赤芍药七分 知母酒炒 甘草 白朮炒,各五分 牡丹皮 元参各一钱 麦冬 山栀炒黑,各一钱五分 生地酒洗,二钱

右銼,一剂,水煎温服。身热,加地骨皮一钱,柴胡五分,子芩一钱;吐衄血,加炒干姜七分,柏叶、茜根、大小蓟各一钱;大便血,加炒槐花、地榆、百草霜各一钱;溺血,加炒黑山栀子、车前子、小蓟、黄连各八分。四病血,俱用阿胶珠五分,姜汁、韭汁、童便同服。

止血立应散 治吐衄不止如神。

大黄酒浸 血余烧存性,各五钱 青黛研 槐花炒,各一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用栀子、丹皮各二钱,煎汤调,食后服。有热,汤内加地骨皮三钱。

清热解毒汤 治吐血衄血。

升麻二两 生地黄一两 黄蘗八钱 干葛 赤芍药 牡丹皮 黄连 黄芩 桔梗 栀子 甘草 连翘各五钱

右銼,每剂一两,水二锺,煎一锺,温服。

圣饼子 【《中藏经》】 治咯血。

杏仁四十粒,去皮尖,以黄蜡煎黄,取出研细 青黛一钱

右二件,再同研匀,却以所煎蜡少许镕开和之,捏作钱大饼子。每服用干柿一个,中破开,入药一饼,合定以湿纸裹,慢火煨熟,取出,以糯米粥嚼下。

人参饮子 【《良方》,下同】 治脾胃虚弱,气促气虚,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人参二钱 五味子二十粒 麦门冬 黄芪 白芍药 当归身各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二锺,食远服。

团参丸 治吐血咳嗽,服凉药不得者。

人参 黄芪 飞罗面各一两 百合五钱

右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茅根汤下,食远服。

鸡苏丸 治虚热,昏冒倦怠,下气上壅,嗽血衄血。

鸡苏叶八两 黄芪 防风去芦 荆芥各一两 菊花三钱 片脑五分 川芎 生地黄 桔梗 甘草各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麦门冬去心煎汤下,不拘时服。又治肺损吐血,日渐乏力,行步不得,喘嗽痰涎,饮食不美,或发寒热,小便赤濇,加车前子三钱,用桑枝銼炒香,煎汤嚼下。

龙脑鸡苏丸 【《和剂》】 治胸中郁热,肺热咳嗽,吐血鼻衄,血崩下血,血淋,凉上膈虚劳烦热。

柴胡銼,同木通,以沸汤一升,浸一二宿,绞汁入膏 阿胶 蒲黄 人参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四两 黄芪一两 甘草一两五钱 鸡苏净叶一斤 生干地黄末六两,后入膏

右为细末,以蜜二斤,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入绞下柴胡、木通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后将其余药末同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熟水下。

天门冬汤 【《良方》,下同】 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天冬 远志甘草煮 黄芪 白芍药 麦冬 藕节 阿胶蛤粉炒 生地黄 当归 人参 没药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锺,生姜五片,煎至一锺,不拘时服。

松花散 治吐血久不止。

松花一两五钱 生地黄 鹿角胶炒黄燥 薯蓣各一两 艾叶二钱半 茜草根 白茯苓 紫菀 人参 百合 刺蓟 甘草炙赤,各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米饮调下。

百花煎 治吐血不止,咳嗽补肺。

生地黄汁 藕汁各一升 黄牛乳一升半 胡桃仁十枚,研如糊 干柿五枚,细銼研如糊 生姜汁半升 大枣二十一枚,煮去皮核,研如糊 清酒一升,将上七味同酒入银锅煎沸,方下后药 黄明胶炙燥为细末 秦艽各五钱,为细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糊,三两。同入煎中

右相次下煎减一半,却入好蜜四两,徐徐着火养成,煎后入磁盒中盛,每日三度,每服一匙,糯米饮调下,酒亦可。

大阿胶丸 【《和剂》】 治肺虚客热,咳嗽咽干,多唾涎沫,或有鲜血,并劳伤肺胃,吐血、呕血。

麦门冬去心 丹参 贝母炒 防风各五钱 山药 五味子 熟地 阿胶炒 茯苓各一两 茯神 柏子仁 百部根 杜仲姜汁制,各五钱 远志肉 人参各二钱五分

右为细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用水一盏,煎至六分,和滓服。

大阿胶丸 【《宝鉴》】 治嗽血唾血。

阿胶微炒 卷柏 生地黄 熟地黄 鸡苏叶 大蓟独根者晒干 五味子各一两 麦门冬 茯苓 百部 远志 人参 柏子仁另研 防风各五钱 干山药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煎小麦、麦门冬汤嚼下一丸,食后。

四生丸 【《得效方》】 治吐衄血热妄行。

生荷叶 生艾叶 侧柏叶 生地黄各等分

右捣烂为丸如鸡子大。每服一丸,用水二锺,煎一锺,去滓服。

千金方 治吐血后烦躁,心中闷乱,纷纷呕吐,颠倒不安,如此闷者,当急吐之。

瓜蒂二分 杜蘅 人参各一分

右三味,治下筛,服一钱匕,或无水浆,但得下即可。羸人小减之。吐去青黄或吐血一二升,无苦。

黄土汤 治吐血。

伏龙肝如鸡子大 桂心 干姜 当归 芍药 白芷 甘草 阿胶 芎藭 生地黄各八两 细辛五钱 吴茱萸二升

右十二味(口父)咀,以酒七升、水三升合煮,取三升半,去滓,内胶煮取三升,分三服。亦治衄血。

七伤散 【丹溪】 治劳嗽吐血痰。

黄药子 白药子各一两五钱 赤芍药七钱半 知母 延胡索各五钱 郁金二钱半 山药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二钱 当归五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茶汤下。一法红花、当归煎汤下。

五味子黄芪散 【《宝鉴》,下同】 治因嗽咯血成劳,眼睛疼,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黄芪 麦冬 熟地黄 桔梗各五钱 白芍药 五味子各二钱 甘草二钱五分 人参三钱

右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锺半,煎七分,日三服。

噙化丸 【丹溪,下同】 治嗽血。

香附童便浸 杏仁童便浸,去皮尖炒 海粉 山栀仁炒 青黛 (艹舌)蒌仁 诃子肉 马兜铃

右为细末,入白硼砂少许,炼蜜,少加姜汁为丸,每噙化一丸,白汤下。

天一丸 此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剂也,与前方相兼服,治阴虚火动咳血等证,甚效。

地黄 丹皮 黄蘗童便浸晒干 枸杞 五味 知母童便浸晒干 麦门冬 牛膝 白茯苓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白汤吞下八九十丸。

泻心汤 【仲景】 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

大黄二两 黄连 黄芩各一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三黄丸 【《中藏经》】 治吐血。

黄连三两 大黄一两,湿纸裹煨 黄芩二两

右,炼蜜丸桐子大。用熟水下十五丸,食后服,临卧。

生地黄汤 【《千金方》】 治忧恚呕血,烦满少气,胸中痛。

生地黄一斤 大枣五十枚 阿胶 甘草各三两

右四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桃核承气汤 【仲景,下同】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结者,乃可攻之,宜用此药。

大黄四两 枝桂去皮 甘草炙 芒硝各二两 桃仁去皮尖双仁者,五十个槌碎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以水二大盏,煎至八分,去滓下硝,煎化温服,以微利为度,未利再服。

抵当丸 伤寒有热,小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水蛭五个,熬去子杵碎,水蛭再生化为害尤甚,须銼断,用石灰炒过再熬 桃仁四个,去皮尖研 大黄三分,去皮凈 蝱虫五个,去翅足熬

右捣筛,只为一丸,以水一大白盏,煎至七分,顿服。晬时当下血,不下更作之。

加味理中汤 【《良方》,下同】 治饮酒伤胃,遂成呕吐,物与气上冲,与血吐出,或心腹疼痛,自汗,名曰伤胃呕血。

人参 干姜炮 白朮土炒,各一两 干葛 甘草炙,各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消痞丸 治积湿热毒甚者,身体面目黄,心胁腹满,呕吐不能饮食,痿弱难以运动,咽嗌不利,肢体焦尫,眩悸膈热,坐卧不宁,心火有余而妄行,上为咳血、衄血、下为大小便血,肠风痔瘘,三焦壅滞闭瘅,热中消渴,传化失常,小儿疳积热。

牵牛二两 黄连 干葛 青黛研,各一两 黄芩 大黄 黄蘗 栀子 薄荷 藿香 厚朴 茴香炒,各五钱 木香 辣桂各一分

右为细末,滴水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新水下,温水亦得。小儿丸如麻子大。病本湿热内甚,本自利者,去大黄、牵牛。忌发热诸物。

当归地黄汤 治嗽血衄血,大小便血,或妇人经候不调,月水过多喘嗽者。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白朮土炒 染槐子 黄药子各五钱 生地黄 甘草 茯苓 黄芩 白龙骨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前。

甲乙饼 治咳出血片,兼痰内有血,不问年深日久,一服取效。

青黛一分 牡蛎二钱 杏仁七粒,去皮尖研

右为细末,黄腊镕化溲和丸如弹子大,压扁如饼。每用软柿饼一个,去核,入药在内,湿纸裹煨,约药镕方取出,去火毒,细嚼糯米饮下。

四物汤 通治一切血病。凡补血、温血、生血、凉血、止血、行血、破血、消积血,皆自此方而变化之也。

白芍 熟地各二钱五分 当归 川芎各二钱

右(口父)咀,水煎服。

红花汤 治男女诸般血病。

水芦花 茅香 红花 槐花 白鸡冠花各等分

右(口父)咀,水煎服。忌腥滑发气之物。

又方 治上焦一切血证。

发灰三钱 阿胶二钱,白汤化 童便 生藕汁 刺蓟汁 生地汁各一杯

右,入好墨汁数匙,同顿温服。

(艹舌)蒌犀角汤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干呕心烦。

犀角镑 (艹舌)蒌 蒲黄 甘草各一两 葛根 桑寄生各三两

右为粗末,每服一两,水二盏,煎一盏,不拘时温服。

绿云散 治吐。

柏叶 百合 人参 阿胶炒成珠,各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糯米饮下。

枇杷叶散 治暑毒攻心,呕吐鲜血。

香薷二钱 厚朴 甘草 麦门冬 干木瓜 茅根各一钱 枇杷叶 陈皮 丁香各五分

右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二茸丸 治吐血,酒色过度。

紫菀茸 鹿茸 枇杷叶 (艹款)冬花 杏仁 木通 桑白皮各一两 大黄五钱

右为末,炼蜜丸弹子大。临卧白汤嚼下。

九仙驱红散 【《集验方》】 治呕吐诸血及便血,妇人崩中,神效。

积雪草五钱 当归酒洗 条芩酒炒 蒲黄炒 黄连炒 栀子酒炒 生地酒炒 槐花炒,各一钱

上部加藕节一钱五分,下部加地榆一钱五分,水二锺,煎一锺服神效。此方得之甚秘。

人参养肺丸 【《良方》,下同】 治肺胃俱伤,气奔于上,客热熏肺,咳嗽喘急,胸中烦悸,涕唾稠粘,劳伤肺胃,吐血呕血,并皆治之。

人参去芦 黄芪蜜炙,各一两八钱 (艹舌)蒌根 白茯苓去皮,各六钱 杏仁炒去皮,二两四钱 皂角子炒去皮,三十个 半夏曲炒,四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后细嚼,用紫苏汤送下;如喘,用桑白皮汤送下。

羊肺汤 治咳,昼夜无间,息气欲绝,肺伤唾血。

牡蛎煅研粉 桂心 生姜各六两 锺乳粉 白石英 半夏洗,各五两 五味子 百部根 川贝母 橘皮 桃仁去皮尖 射干各三两 厚朴 (艹款)冬花 甘草炙,各二两 羊肺一具,切碎

右先以羊肺用水二斗三升,煮至一斗,去肺内诸药,再煮取三升,分作四服,日三夜一。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

阿胶散 治肺破嗽血唾血。

阿胶酥炙 白芨各二分 天门冬去心 人参 北五味子 生地黄 茯苓各一分

右,除白芨别为细末,余药銼散,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蜜二匙,秫米百粒,生姜五片,同煎,临熟,入白芨末少许,食后温服。

杏仁膏 治欬嗽喘急,喉中似有物,唾血不止。

杏仁汤浸去皮尖,炒微黄研 阿胶捣炒黄为末 酥三两 白蜜五两 苏子微炒研如膏,各二两 生姜汁一合

右六味,相和于银锅内,以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不拘时,以温粥调饮下,日四五服。

黄芪散 治咳嗽,唾血。

黄芪 糯米炒 阿胶炒珠,各五钱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米汤调下。

是斋白朮散 治积热,吐血咳血。若因饮酒过度,负重伤胃而吐血者,最宜服之。忌湿面煎煿之物。

白朮土炒 白茯苓 黄芪蜜浸炒 人参各一钱五分 柴胡 麦门冬 山药 前胡各一钱 甘草炙,三分

右作一服,水二锺,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一锺,食远服。

黄芪芍药汤 治吐血衄血,多哕面黄,眼濇多眵,手麻木。

黄芪三钱 芍药一钱五分 升麻 羌活 葛根各一钱 甘草炙,二钱

右作一服,水二锺,煎至一锺,食远服。

云雪散 治吐血。

云雪 蒲黄各一两

右俱为末令匀,每服二钱,冷水调下。

磨云散 治吐血。

柏叶 百合 人参 阿胶炒令燥,各二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糯米饮调下。

人参汤 【《灵苑方》】 治吐血咯血,喘咳上气,脉无力。

人参一两

右为细末,五更时用鸡子清调如稀糊,匙抄服。去枕仰卧,须服人参末尽,甚效;或服半两亦可。服讫,却卧。一方用乌鸡子清,以手磨成水,倾磨千百次,自然成水,然后以人参末二钱调匀,约五更服,服药时不得语,仰咽自下,自然觉心肺俱凉,满口津液。

杏仁散 治心肺客热吐血,唇口干燥。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 赤茯苓 黄连 栀子仁 黄芩 大黄炒,各一两 桂心半两 花粉三钱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益阴散 治阳浮阴翳,咯皿衄血。

黄芩 黄连 黄蘗俱用蜜水浸过,慢火炙干 芍药各一两 人参 白朮 干姜炮,各三钱 炙甘草二钱 谷雨茶香油炒,一两二钱

右为细末,红米饭丸,饮汤下三四钱。

二门冬饮 【《集成》】 治肺伤咯嗽血。

天门冬 麦门冬并去心 知母 黄蘗 桔梗 百部各八分 紫菀 远志 桂各五分 地黄 泽泻 贝母各六分 牡蛎一钱

右水一锺半,煎七分,不拘时服。

当归芍药汤 治咳血。

当归 芍药 白朮各一钱 牡丹皮 桃仁 栀子炒黑,各八分 甘草三分 青皮五分

右,水盏半,煎七分,食远服。

竹茹散 治呕血久不瘥,心神烦闷,脏腑劳伤。

竹茹鸡子大 白芍药 生地黄 当归各半两 羚羊角镑 麦门冬 鹿角胶各一两五钱 茜根二两 甘草炙,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钱,以水一锺,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麦门冬汁 治呕血吐血,及鼻衄血。

麦门冬生取汁 生地黄生取汁 生藕取汁 冷熟水各一盏 白药一两为末

右和令匀,每服二盏,略煎沸,不拘时温服。

白朮丸 治伤胃吐血。

白朮十两 干姜 黄芪 伏龙肝 人参各三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用米饮送下。

生血地黄百花丸 治诸虚不足,下血咯血衄血,肠澼内痔,虚劳寒热,肌肉枯瘦。

生地十斤,捣汁 生姜半斤,捣汁 藕四斤,捣汁 白沙蜜四两 无灰酒一升

已上五味,用银器或砂锅内熬至二碗许,渐成膏,一半磁器收之;一半入干山药末三两,再熬一二十沸,次入后药:

当归焙 熟地黄焙 肉苁蓉酒浸焙 破故纸 阿胶麸炒 覆盆子 黄芪蜜炙 石斛去根焙 远志 麦门冬 白茯苓 枸杞子各二两

右为细末,以山药膏子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温酒调地黄膏子送下,空心食前,日进三服。

侧柏散 治内损吐血下血,或饮酒太过,劳伤于内,其血妄行,出如涌泉,口鼻皆流,须臾不救即死。

侧柏叶一两五钱,蒸焙 荆芥穗灰 人参各一两

右为细末,入飞罗面一钱,新汲水调如稀糊,不拘时啜服。

生地黄饮子 治诸吐血下血,溺血衄血。

生地黄 熟地黄 枸杞子 地骨皮 天门冬 黄芪 芍药 黄芩 甘草各等分

右銼碎,每服一两,水二盏,煎七分,食后温服。如脉微身凉,恶风,加桂五分。吐血者,多有此证。

大蓟饮 治吐血呕血。

大蓟汁 生地黄汁 生姜汁 麦门冬汁 刺蓟汁各三合

右用白蜜半匙相和匀,冷服。

加减四物汤 治一切失血。

生地 当归 白芍 山栀 牡丹皮 贝母 知母 黄蘗 陈皮 白朮 甘草 元参 麦门冬各等分

水煎服。如身热,加地骨皮、子芩;呕吐血,加知母、石膏、以泻胃火;衄咳血,加茅根、黄芩以泻肺火;唾咯血,加栀、蘗及肉桂少许,以泻肾火;吐衄不止,加炒黑干姜、柏叶、茜根、大小蓟;便血不止,加槐花、地榆、百草霜;溺血不止,倍山栀,加车前子、小蓟、黄连俱炒焦;诸失血久,加升麻、阿胶、人参,入童便、姜汁、韭汁。

解郁汤 治火郁失血。

柴胡 黄芪 黄连 黄芩 地骨皮 生地 熟地 白芍各等分

右,水煎服。

古天地胶 治咳血,又可辟谷。

天门冬一斤 熟地黄八两

右为末,炼蜜为丸,酒下。或用生地黄、麦门冬等分,水煎服,治吐衄,诸药不止。

元霜膏 治吐血虚嗽神效。

姜汁一两 乌梅汁 梨汁 柿霜 白糖 蜜 萝卜汁各四两 茯苓末八两,乳汁浸三五次 (艹款)冬花末 紫菀末各二两

右共入砂锅内,慢火熬成膏,丸如弹子大。临卧含化一丸。

又方 治痰火劳嗽,失血气喘等证。

(艹款)冬花 枸杞子 五味子 山药各一两五钱 萝卜子一合半 苏木 归尾各七钱

右为末,梨汁、藕汁、竹沥、姜汁、人乳各半碗,共入罐内,槐枝搅匀,皮纸封固,文武火煨三炷安息香久,取埋土中一夜,去火毒,每噙化一二茶匙。

又方 治痰中见血。

牡丹皮 白朮各一钱五分 当归 白芍药 桃仁 贝母各一钱 山栀子 黄芩各八分 桔梗七分 青皮五分 甘草三分

右,水煎服。

扶脾生脉散 治见血后,脾胃虚弱气喘,精神短少,衄血吐血不止。

人参 当归 白芍各一钱 麦门冬 五味子 甘草各五分 紫菀 黄芪各二钱

右,食后,水煎温服。

圣愈汤 治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躁热,睡卧不宁;或疮证脓水出多,五心烦热,作渴等证。

熟地黄生者自制 生地黄 当归酒拌,各二钱 人参 黄芪炒 川芎各一钱

右,水煎服。按失血过多,久疮溃脓水不止,虽曰阴虚,实未有不兼阳虚者,合用人参、黄芪,允为良法。凡阴虚证,大率宜仿此矣。

小建中汤 【仲景,下同】 治虚劳悸衄。

桂枝去皮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 芍药六两 大枣十二枚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麻黄汤 治太阳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汤泡去皮尖,七十个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失血方 【《千金方》,下同】 治大便出血,及口鼻皆血,出血,上心胷气急,此是劳热所致。

生地黄八两 蒲黄一斤 地骨皮五两 黄芩 芍药 生竹茹各三两

右六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七合,分温三服。

又方 凡吐血衄血溺血,皆脏气虚,膈气伤,或起惊悸。

生竹皮一升 芍药 黄芩各二两 芎藭 当归 桂心 甘草各一两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竹皮,减三升,下药煎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治衄血。

芎藭一两 细辛六铢 伏龙肝二枚,如鸡子大 生地黄六两 桂心 白芷 干姜 芍药 甘草 吴茱萸各三两

右十味(口父)咀,以水三升,酒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生地黄汤 治鼻衄。

生地黄八两 黄芩一两 阿胶 甘草各二两 柏叶一把

右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煎取二升半,分三服。

茜根散 【《济生方》,下同】 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茜根 黄芩蛤粉炒 阿胶蛤粉炒 侧柏叶 生地黄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羚羊清肺汤 治鼻中无故出血不止,及寻常吐血咳血,并效。

羚羊角镑 黄连 银柴胡 元参 石膏 川芎 当归身 白芍 生地 蒲黄 地骨皮 山栀各一钱 芦荟 甘草各五分 藕节三个 白茅根四两,水捣汁一碗和搅去滓

右用茅根汁一大碗,煎七分,入童便一杯,食后服。

门冬清肺饮 【河间,下同】 治脾肩虚弱,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紫菀茸一钱半 黄芪 白芍药 甘草各一钱 人参 麦冬各五分 当归身三分 五味子三个

右(口父)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柤温服,食后。

寸金散 治鼻衄不止。

甘草生 土马鬃墙上生者,各一分 黄药子五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未止,再服立止。

清胃散 治胃经有热,牙齿或牙龈作肿,出血不止,并效。

黄芩 黄连 生地 丹皮 升麻 石膏各一钱

右(口父)咀,水二锺,煎八分,食后服。

麻黄桂枝汤 治伤寒不解其表,因致衄者。

人参 麦冬各三分 桂枝 当归身各五分 麻黄去根节 甘草 黄芪 白芍药各一钱 五味子五个

右以水三盏,先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煎至一盏,去柤热服,临卧。只一服而愈,更不再作。

黄芩芍药汤 治鼻衄不止。

黄芩 芍药 甘草各等分

右,水煎服;或犀角地黄汤。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

又方 止衄血。

黄芪六钱 赤茯苓 白芍药 当归 生地 阿胶各三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食后,黄芪汤调服。

芎附饮

川芎二两 香附四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茶汤调下。

麦门冬饮子 治衄血不止。

麦门冬去心 生地黄

右切,水煎服。

茜梅丸 治衄血无时。

茜草根 艾叶各一两 乌梅肉焙干,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乌梅汤下三十丸。

御院麝香散 治鼻衄不止。

白矾枯过另研 白龙骨粘舌者,另研,各半两 麝香另研,半字

右三味,杵和匀,每用一字,先将冷水洗凈鼻内血,然后吹药于鼻中,或以湿纸蘸药塞鼻,尤妙。

古参柏糊 治男妇九窍血如泉涌。

沙参 侧柏叶各一钱五分

右为末,入飞罗面三钱,水调如糊,啜服。

文蛤散 治热壅,舌上出血如线。

五倍子 白胶香 牡蛎粉

右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糁患处。

绿袍散 治齿缝出血。

黄蘗 薄荷 芒硝 青黛各等分

右为末,入冰片少许,掩上牙床即止。

刘尚书方 止鼻衄。

百草霜 发灰二物等分 清烟墨一锭 童便 韭汁 无灰老酒各一盏

右,下三味合一处,用墨浓磨,调上二物服。

陈槐汤 治吐血衄血不止。

当归头尾 川芎 赤芍药 黄芩 槐花 陈皮 侧柏叶蜜炒 乌药各二钱 藕节三分 山栀子七个 细茶三钱

右,用水二锺,煎一锺,不拘时热服。

通关止血丸 治鼻衄。

枯白矾一钱 沉香三分 麝香一分,另研 半夏四个 糯米十四粒

右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每用二丸,塞左右两耳,即服陈槐汤。鼻衄不止,用水纸搭在鼻冲上,随用此秘方。

又秘方

栀子炒黑 百草霜 龙骨火煅?牡蛎火煅 京墨 血余烧存性

右为末,用茅花水蘸湿,蘸药入鼻孔;如无茅花,将纸捻水湿蘸药入鼻中,真良法也。

千针散 治鼻衄不止。

刺蓟 木贼各一分 白面一钱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研青蒿心七枚,新汲水调下,并二服。

刺蓟汤 治热气上行,衄血汗血。

刺蓟 苏叶各二两 黄连 生地 犀角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川芎三黄散 治积热衄血。

川芎 大黄 黄连 黄芩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后井水调下。

止衄散 治气郁发衄。

黄芪 赤茯苓 白芍药 当归酒浸 生地黄 阿胶炒,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八分,临卧服。

桃花散 治一切内外病,血出不止。

石灰半升 大黄一两五钱,切片

右二味,同炒至石灰变红色为度,去大黄,筛细掺患上,纸盖绢扎。止血后,用葱汤洗净。兼戒口味房事为要。

刺蓟散 治鼻衄出血,经日不止。

刺蓟 苦参 栀子仁 生地黄 侧柏叶 黄连 大黄炒,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青竹茹半鸡子大,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南天竺饮 治血妄行,九窍皆出,服药不止者。

南天竺草拇指大一把,銼碎 生姜一块,拇指大 山栀仁三十枚 灯草小拇指一把 大枣五枚 甘草炙,半两

右銼,入磁器中,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滓,不拘时温服。

人中白散 治牙龈出血,及腐烂黑臭者。

人中白溺壶者佳,煅红,一两 孩儿茶一两 黄蘗 薄荷 青黛各六钱 冰片五分

右研极细,先用温汤漱凈,吹药牙患上,日用六七次。吹药,涎从外流为吉,内收涎毒入里为凶。

芦荟丸 治证同上。

芦荟 银柴胡 胡黄连 川黄连 牛蒡子 元参 桔梗 山栀仁 生石膏 薄荷叶 羚羊角各五分 甘草 升麻各三分

右为细末,糊丸如桐子大。每食后白汤下。

发灰散 【《良方》,下同】 治血淋,若单单小便出血如尿。

乱发烧灰 麝香少许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用米酢温汤调下。

治尿血方

淡竹叶 麦门冬 白茅花 车前子 陈柳枝 天门冬 地榆 香附子 郁金 灯心各半钱

右以水二碗,煎八分,去滓,调四苓散,空心服。

四苓散

茯苓去皮 猪苓去皮 白朮 泽泻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用前煎药调服。

蒲黄丸 治虚损,膀胱有热,尿血不止。

蒲黄 葵子 赤茯苓 黄芪各一两 车前子 当归微炒 荆实各七钱半 麦冬 生地各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牡蛎散 治劳损伤中尿血。

牡蛎煅为粉 车前子 白龙骨煅令赤 黄芩 熟地黄 桂心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调下。

如神散 治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渗小肠,故尿血也。

阿胶蛤粉炒,一两 山栀仁 车前子 黄芩 甘草各二钱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井华水调服,日三。

鹿茸散 治尿血,日夜不止。

鹿茸酒洗去毛酥炙 生地焙 当归焙,各二两 蒲黄一合 冬葵子炒,四两半

右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空心用温酒调服,日二。一方治下元虚惫,尿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炒盐汤下。

又方 治小便频数,卒然下血不止,并不疼。病此缘心中积恶,机谋艰险,长怀嫉妒,多积忿气,伤损肝心正气;又因色伤,小肠气虚,血乘虚妄行,故有此疾,宜服此方。

桑寄生一两 熟地黄 茯苓各半两 人参 川芎 独活 蒲黄各二钱 甘松 沉香各八分四厘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一二沸,便泻出,去滓,非时吃。服此药后,其血已安,较觉丹田元气之虚,腰膝沉重,多困少力者,宜用桑寄生为细末,每服一二钱,非时点服补之。

下血方歌

侧柏加矾煮,棕榈下火烧,大黄煨半熟,枳壳炒须焦。黑墨槐花末,黄连酒共调,肠风并下血,痔漏一齐消。右依法修治,淡酒调成膏,置舌上,仍以酒送下。及治标妙方,屡验者。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七十五

血门

清肠汤 【《正传》,下同】 治尿血。

当归 生地黄 栀子炒 黄连 赤芍药 黄蘗 瞿麦 赤茯苓 木通 萹蓄 知母 麦冬各七分 甘草五分

右銼,作一贴,灯心一团,乌梅一个,水煎服。

许令公方 治尿血。

生地黄汁一升 生姜汁一合

右以二物相合,顿服瘥。

鹿角胶丸 治房劳,小便尿血。

鹿角胶五钱 没药 发灰各三钱

右为末,用茅根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下。

四物元明饮 治血尿不止,须臾一二碗。

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车前子 木通

煎调元明粉一二钱,饥服,一剂即止,后以八珍汤调理。

八珍汤 治血尿不止。

人参 白朮 茯苓 甘草 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煎熟加元明粉,并淹萝卜汁二杯,入汤内和匀,食前服即止。

七正散 治湿热溺血。

车前子 赤茯苓 山栀仁 木通 龙胆草 萹蓄 生甘草梢

右加灯心、竹叶,水煎服。

黄土汤 【仲景】 治下血,先便后血。

甘草 熟地黄 白朮炒 附子炮 阿胶炒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升

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升麻补胃汤 【东垣】 治下血不止。

升麻 羌活 黄芪炙,各一钱 白芍药一钱半 独活 生地 熟地 牡丹皮 甘草炙 柴胡 防风各五分 当归 葛根各三分 肉桂少许

右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前稍热服。

槐花汤 【《统旨》】 治下血。

槐花炒 侧柏叶杵 荆芥穗 枳壳麸炒黄色,各二钱五分

水二锺,煎八分,空心温服。为末,名槐花散,空心,米饮调下二钱。

槐角散 【《济生方》,下同】 治脾胃不调,胀满下血。

槐角子二两 枳壳 当归 苍朮 陈皮 厚朴制,各一两 乌梅 甘草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黄连散 治肠风下血,疼痛不止。

黄连 贯众 鸡冠花 乌梅肉 大黄各一两 甘草炙三分

右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米汤调服。

香附散 【《本事方》】 治肠风。

香附子炒,一两 枳壳麸炒,七钱半 当归 川芎各五钱 槐花炒 甘草各二钱半

右为粗末,每三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服。

止血散 【《御院方》】 治肠风。在粪前为近,肝肾血也;在粪后为远,心肺血也。

胡桃仁 破故纸炒 槐花炒,各三两五钱 皂角刺烧灰,二两

右为末,米饮或温酒调下二钱,空心。

柏叶汤 【《回春》,下同】 治肠风。

侧柏叶 当归 生干地黄 黄连 荆芥穗 枳壳 槐花炒 地榆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右銼,作一贴,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服。

清荣槐花饮 治肠风脏毒。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槐花炒,各一钱 槐角 黄连酒炒 苍朮 荆芥各八分 枳壳 条芩酒炒,各七分 川芎 防风六分 升麻 生甘草各四分

右銼,作一贴,水煎服。

玉屑丸 【《本事方》】 治肠风脏毒久不止。

椿根白皮晒干,四两 槐根白皮 苦楝根 寒食面各三两 威灵仙一两 天南星生 半夏生,各五钱

右为末,滴水和丸梧子大。每三十丸,以水一盏,煎丸子令浮,以匙抄吞送下,不嚼甚妙。

剪红丸 【《入门》】 治肠风脏毒,下血久不止,面色痿黄,日渐羸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