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幼幼新书>惊啼第七

《幼幼新书》惊啼第七·

《巢氏病源》小儿惊啼候∶小儿惊啼者,是于眠睡里忽然啼而惊觉也。由风热邪气乘于心,则心脏生热,精神不定,故卧不安则惊而啼也。

钱乙论∶惊啼者,邪热乘心也。当安心,安神丸主之。(方见本门。)

《万全方》小儿啼叫方论∶小儿有惊啼,有夜啼、有躯啼。夫惊啼者,由风邪乘心,脏腑生热,热则精神不定,睡卧不安,故惊啼。夜啼者,脏冷也。夜则阴盛,阴盛相感,痛甚于昼,故令夜啼。一云∶有犯触禁忌,亦令儿夜啼,可作法术断之。其躯啼者,由腹中痛甚,儿身躯,张气,蹙而啼也。又有胎寒而啼者,此儿在胎时已受病也。其状肠胃虚冷,不消乳哺,腹胀、下痢颜色青白,而时或啼叫是也。

《五关贯真珠囊》论小儿惊啼者,睡里惊啼,因风热而得。邪气在心生热,精神不定,故不安而惊也。

翰林待诏杨大邺问∶小儿夜啼、惊热、搐搦者为何?答曰∶自奶母不慎口恣,餐诸毒之物壅入奶堂,或即变蒸未解,客忤受惊。但是小儿神气虚怯,脉息微细,奶壅而成。惊则有热,热则生病,惊热共触于心。心为帝王,心不受触,是五脏之主。心既受触,是致夜啼惊叫,睡里搐搦,惑人迷徒。早不寻医,直得目滞上翻,手脚痹 ,挥发虚霍,而求神拜鬼,荒忙书符,皆是助疾为 。须是药饵良医,人之性命不可轻耳。

颅囟经》治小孩儿风痫惊啼,不吃奶。虎睛丸方虎睛(一双)犀角子芩(各六分)栀子大黄(各十分)

上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惊啼不吃奶,乳汁下,一服七丸。风痫,米饮下五丸至七丸。儿小减丸,取利为度,忌毒物。若有虚热,加知母六分。

《千金》龙角丸 主小儿五惊夜啼。龙角(六铢)牡蛎( 赤) 川大黄(各九铢)黄芩(半两)蚱蝉(二枚)牛黄(如小豆五枚,别研)

上六味末之,蜜丸如麻子。蓐里儿服二丸,随儿大小以意增减之。(崔氏名五惊丸,《婴孺方》易龙角龙骨,名龙骨丸。)

《千金方》千金汤 主小儿暴惊,啼绝死,或有人从外来,邪气所逐,令儿得疾,众医不治方。

蜀椒 左顾牡蛎(各六铢,碎)

上二味,以酢浆水一升,煮取五合,一服一合。

《千金翼》阿伽佗药 主诸种病。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兼治小儿惊啼方。紫檀小 茜根郁金胡椒(各五两)

上五味捣碎为末,水和内臼中,更捣一万杵,丸如小麦大,阴干,用时以水磨而用之。诸小儿惊啼,以水煮牡蒙,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涂乳上令儿饮。乳母慎酒肉、五辛。诸小儿新得风痫,以竹沥半合,研一丸如梧子服之,二服止。慎如前。

《仙人水鉴》∶儿生下多惊啼,声噎。庸医云∶是气急,此误人命,宜使此方。

收取黄葵四月花,阴干捣散入马牙,黄连四分加黄柏,四味神方力莫加。

上以冷水调下一字至一钱,服之立验。

《外台》∶《广济》疗小儿五惊夜啼。龙角丸方龙角黄芩大黄(各二分)牡丹皮(一分)蚱蝉(一枚,炙)牛黄(小豆大,五枚)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如麻子。少小以意增减之,甚良。《千金》牡丹作牡蛎,仍分两不同。崔氏名五惊丸。

《广利方》治小儿惊啼,发歇不定。

川真好麝香研细。每服清水调下一字。日三服,量儿大小服。

集验方》治小儿五邪惊啼、悲伤。鲮鲤甲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服方寸匕。出《本草》。

《圣惠》治小儿惊啼。犀角散方犀角钩藤升麻黄芩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人参(三分 去芦头)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

《圣惠》治小儿惊啼。羚羊角散方羚羊角黄芩犀角甘草(炙微赤,锉)茯苓(各一分)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上件药捣,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啼壮热,心烦不得稳睡,宜服钩藤散方钩藤龙胆(去芦头)犀角茯苓黄芩甘草(炙微赤,锉)

上件等分捣,细罗为末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频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啼烦热,眠卧不安。龙齿龙齿麦门冬(去心焙。各半两)赤芍药 川升麻大黄(锉碎,微炒)甘草(炙微赤,锉。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末、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频服之。

《圣惠》治小儿风热惊啼。牛黄散方牛黄(细研)犀角人参(去芦头)茯神防风(去芦头)细辛蚱蝉(去足头炙,微炒) (醋拌,微炒)朱砂(细研)甘草(炙微赤,锉)

上各等分捣,细罗为散,入研了药,更研令匀。一、二岁儿每服一字,用竹沥调服。三、四岁儿每服半钱,不计时候服。

《圣惠》治小儿惊啼不止。犀角丸方犀角屑(半两)羌活黄连龙齿(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煎金银汤研破三丸服之,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初生及一年内,儿多惊啼不休,或不得眠卧,时时肚胀,有似鬼神所为。赤芍药散方赤芍药 桂心白术甘草(炙微赤,锉) 川大黄(锉碎,微炒)

上各等分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圣惠》治小儿惊啼烦闷,壮热少得睡。牛黄丸方牛黄(半分)牡蛎(烧为粉) 川大黄(锉碎,微炒)黄芩龙角(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盈月儿以乳汁研破、服二丸。一岁儿以薄荷汤下五丸。余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啼,发啼即热,朝夕惕惕,大便或青、或黄、或赤白。雄黄丸方雄黄(细研)牛黄(细研)牡蛎(烧为粉。各半两) 真珠末(一分)巴豆(三枚,去皮心,研出油)

上件药都研为末,炼蜜和丸如黍米粒大。小儿一月或五十日,未发时饮服三丸,母抱卧炊一斗米顷,儿当寐,身体轻,汗出即解。一服不解可再服。若小儿伤乳不安,腹中有痰乳,当微下如鸡子、鸟屎、鼻涕,勿怪,便住服药。

《圣惠》治小儿惊啼及夜啼不止。服伏龙肝丸方伏龙肝朱砂(各一分)麝香(半分)

上同细研,蜜和丸如绿豆大。候啼即以温水调一丸与服,必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惊啼,状如物刺。柏子仁散方(《圣惠》亦收治躯啼)柏子仁(一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一、二岁儿每服一字,用粥饮调服。三、四岁儿每服半钱,一日三、四服。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寒热,惊啼不安。雷丸浴汤方雷丸牡蛎黄芩细辛(各三分)蛇床子(一两)

上件药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分为两度,看冷暖用。先令浴儿头,勿令水入耳目,次浴背膊,后浴腰以下。浴讫避风,以粉扑之。

《婴孺》治小儿夜睡,忽惊啼不识母,母唤之摇头方。

上小儿忽惊啼不识母者,是梦中见母弃之去,谓母实去故啼。但令人抱坐于暗中,令母从外把大火入来,唤之即止。所以然者,谓母去还来也。此方天下未之知,隐居效方。

《婴孺》治小儿惊啼不安,此腹痛故也。至夜辄极,状如鬼祸。五味汤方五味子当归白术(各三两)甘草(炙) 桂心(各二两)

上以水二升,煮一升,为服三,量与之。

《婴孺》治少小喜惊啼,脏气不足,或邪气所动。金匮银屑镇心丸方

银屑虎骨城门上鸡头(炙黄)细辛雄黄(以上各一分)独活磁石(飞。各半分)

上为末,蜜丸。儿生百日,丸梧子大,绛纱袋盛系,男左女右。十日以上儿惊者,左、右臂及两足俱系之,亦可涂手足心,合时面东。忌鸡犬、妇人见之。

《婴孺》治少小惊啼,怕怖寒热。细辛膏方细辛桂心白蔹蜀椒 乌啄(各三分) 浓朴(五分)

上以猪脂一斤,煎药三沸,绞去滓,火炙,手摩腹背炊三斗米久,百痛寒热皆可用之。(药性稍温,须兼寒热方用之。)

钱乙蝉花散 治惊风夜啼,切牙,咳嗽及疗咽喉壅痛。蝉花(和壳) 白僵蚕(直者,酒炒熟)甘草(炙。各一分)延胡索(半分)

上为末。一岁一字,四、五岁半钱,蝉壳汤下,食后。

钱乙安神丸麦门冬(去心,培) 马牙硝 白茯苓山药寒水石(研)甘草(各半两)朱砂(一两,研) 龙脑(一字,研)

上末之,炼蜜为丸鸡头大。每服半丸,沙糖水调下,无时。

张涣∶婴儿眠睡着,忽啼哭惊觉,面赤口干,状若神祟。即非夜啼,乃风热邪气乘于心脏,名曰惊啼。宜用牛黄膏方(常服除胎热)

牛黄(别研)牡蛎(烧为灰,别研为粉。各一分)人参(去芦头)甘草(炙。各半两)

以上并捣,罗为细末,次用∶辰州朱砂水磨雄黄(并细研,水飞。各一分) 龙脑(研,半钱)

上件诸药一处研细匀,炼蜜和成膏如鸡头大。每服半粒至一粒,薄荷汤化下,乳食后。

《刘氏家传方》∶小儿惊啼。

写天心二字于囟门上,写泥丸二字于丹田上。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惊啼方。

孩儿咬齿即因惊,唇赤饶干面色青。梦里有时频叫唤,青云散子早惺惺。青云散石莲心(一分)天南星(炮)僵蚕(取直者) 蝎郁金(皂角煮。各一钱半)雄黄(一钱)粉霜(半钱)

上件为末。每服一字、半钱,看大、小,蜜汤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