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金匮悬解>奔豚一

《金匮悬解》奔豚一·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难经》: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伤寒·霍乱》理中丸加减: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伤寒》:脐下悸者,必发奔豚),其实根原于肾而病发于肝,非纯为肾家之邪也。

病从少腹而起,上于胸膈而冲于咽喉,喘呼闭塞,七窍火生。木气奔腾,势如惊豚,若胁,若腹,若心,若头,诸处皆痛,发作欲死,凶恶非常。及其气衰而还,诸证乃止。其原皆从惊恐得之。

盖五脏之志,肾主恐而肝主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恐之时,肝肾之气,乱其生发之常,而为沦落之势。生气殒堕,陷于重渊,日月积累,渐成硬块。《难经》以为肾积,究竟是木陷于水,而成积聚也。其结于少腹,坚硬不移者,奔豚之本,其冲于咽喉,奔突不安者,奔豚之标。其标不无燥热,而其本则全是湿寒。以少阳甲木下行而温癸水,水暖木荣,则胆壮而不生惊恐,甲木拔根,相火升泄,胆肝皆寒,则惊恐作焉。人之仓卒惊恐,而振栗战摇者,水凘而胆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