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中医》(4)水土流失站在中医的立场看环境。·
水土合德确确实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土中无水,变成焦土了,它怎么长养万物?这个容易理解。那么,水无土亦不成,这个怎么理解呢?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
现在报纸、电视说得很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水土流失。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大片土地流失,有大片土地荒漠化,而且这个流失和荒漠化的速度在逐年递增。土地为什么会流失呢?植被减少了。50年代起,中央实施以粮为纲的政策,把粮食放在第一位。大片森林砍伐了,草地、荒山都用来做粮田。其结果呢?植被少了,木少了。木克土的意义。木少不能克土,当然要土地流失,当然要荒漠化。所以,五行的生克大家不要看简单了。不要一谈木不克土,你就只想到脾胃病,只想到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这个仅仅是治病。你还要想到这个土地流失,这个荒漠化。想到这个层面就是“上医治国”了。
土地大片流失以后,土地大片荒漠化以后,才想到要禁砍禁伐,才想到要退耕还林。当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植被破坏了,我们还可以“退耕还林”,要是石油枯竭了,我们也可以“退采还油”吗?
土木的关系非常重要,出过国的人,特别是到过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人,都会有感受。那里的植被很好,凡是有土的地方都有植被,所以擦一次皮鞋可以顶一个月。而在我们这里行吗?上午刚擦完,下午就不行了。为什么呢?植被太少了,那当然就尘土飞扬。所以,皮鞋易脏的事虽小,可它反映出的植被破坏、土地流失问题却不小。土地流失,看上去是土不好,可土为什么不好呢?根子还在木上,在植被上。木不克土,土当然就会有问题。
我们现在常讲水土流失。土之所以流失,是由木造成的,根子在木那里。那么,水的流失呢?当然就要在土那里找原因。土不但长养万物,而且藏纳万物。土所藏纳的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藏水。土不藏水,那水当然就会流失。
土藏水的功能大家不要光理解为水库的蓄水,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方面。环境的破坏本质上就是对土功能的破坏。怎样理解这个藏水的功能呢?年纪长一些的人都知道,过去下一场大雨,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涨水。现在一场雨稍微大一些,稍微长一些,就水漫街头了。为什么呢?过去土的功能比较好,它能够藏水。不管你下多少个毫米的雨,这个土都能把你消化掉、吸收掉。当然太大的雨也不行,这个功能还是有限度。但,起码比现在的好。现在的土不行了,雨下下来,它不能吸收,不能消化,那当然就汇集成流,到街头去了,到江河去了。所以,现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土的功能问题。土的功能没办法保证,这就形成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土的质量下降,土的功能没法保证,与植被有很大的关系,这是很根本的一个问题。而植物也就是木的因素为什么对土的功能会有如此大的作用呢?我们来看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这个特性可以很容易地从坤卦中反映出来。《三字经》中有一个卦爻歌,叫做: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乾三连,乾卦的三爻都是一气连接,没有中断。而坤卦呢?它是六断,每一爻中间都断裂,所以,看起来是虚的,通透性很好。就因为“坤六断”所造成的这个虚性和通透性,成为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土不通透,土不虚松,这个土是什么土?这是死土,死土当然没法发挥它正常的功用。
农村来的,或者看过农民种地的,对这个都应该很清楚。农民种地播种前,都要先松土,为什么要松土呢?就是为了保证坤地的这个本性。它要松,它不能紧。所以植物好的那个地方的土壤,你看它怎么样呢?它都很松活。而不毛之地的那个土呢?它不疏松,它像石头一样,这就失却土性了。失却土性,它首先就不能收藏,不能收藏,又何以生长呢?所以,土的这样一个疏松态是非常重要的,疏松了它才能藏。大家没有当过农民,可能也种养过几盆花草。花盆的土要是久不翻动,板结了,这时尽管土很干燥,可是淋下的水,都往旁边走,不往根上去。要是农民他就会说,这是土不“吃”水了。为什么呢?土板实了,不通透,不松活,它怎么“吃”水。所以,久旱以后,浇水之前,农民都会先松土。为的就是要让土能吃水,土能藏水。
清华有两句很著名的校训,一句是:自强不息;一句是:厚德载物。万物资生,厚德载物。前一句从乾卦中出,后一句从坤卦中出。一句校训已然包涵天地,这注定了清华要成为一流的学府。对于坤卦的“厚德载物”,我们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就是“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元是不是“万物资生”?确实是万物资生。我们吃的,我们用的,还没有一样不是来自坤元。这是坤元资生长养万物的一面。但是坤元的“万物资生”也不是白给,这就有另一面“坤厚载物”。这一面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藏纳之性。藏纳是入,资生是出。可是这个入出很不一样。现在大家不要的东西都往地里面扔,大便小便这些污秽的东西往地里面倒,它也不厌弃你,它都会默默地承载这些废物,藏纳这些废物。而经过这个承载藏纳之后,它给出我们的,却是我们生命的所需。坤就是这样一个“以德报怨”的东西。所以,孔子要称赞坤为“德合无疆”。
坤的厚德载物,它有一个前提,就是坤的阴柔、疏缓、松活之性。而现在的问题,除了这个植被以外,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以及其他配套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建设,大片大片的土地还有坤性吗?水泥钢筋一铸造,一粉刷,土地就像铜墙铁壁似的,哪还有半点坤性。没有了上述的这个坤性,它怎么藏纳?怎么克水?所以,雨水一下到地面,它就流掉了。这个就是水的流失。雨水下下来,藏纳在土里,这个有大用场。木靠什么生养?植物靠什么生养?就要靠这个水来生养。
另外一方面,现在种地使用的肥料大都是化肥。使用化肥的结果会怎么样?这几年,这几十年是可以的,庄稼也可以长得很好,而且比用农家肥的产量还高。可是过几十年会怎么样呢?土地板结了。土的性用大大地改变了。土是有机的呀,你长期使用无机的东西,那有机的肯定就慢慢地转为无机。坤土的性用是有机的,你现在把它无机化了,坤土的性用就慢慢地丧失了。坤土就没办法下载,没办法收藏。以前一场雨下来,土都把水吸收掉了,可现在土的吸水功能要差得多。水吸收到土里,这个太重要了,这比流到河里面的意义大得多。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龙脉吗?龙脉与生态的关系太重大了。而土所吸收的雨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用以涵养这个龙脉。龙脉涵养起来,生气自然就旺盛,就自然会有这一片片青山绿树的大好山河。
现在有种种因素影响坤土的柔和之性,而这个柔和之性受到影响之后,又会环环相因地影响水、影响木,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上述这些影响是从自然方面讲,而人天相应,人天相感。这样一个自然方面的作用也会影响到人。坤土受到影响后,与它对应的人类是什么呢?乾男、坤女,就是女性这一族。大家看到女性现在的许多变化,就与这个相关。
坤性含藏,你看过去女性的衣着,就知道何谓含藏。长衣要拖地,三寸金莲是不让你瞧见的。就是笑都不要露齿,笑也要守住这个含藏之性。更甭论其他了。可现在的女性呢?大家可以作个调查,这个调查不用花钱,出门往马路边一站就行了。坤性不藏了。你看看路过你眼前的男女,分别计算一下各自暴露在衣着以外的表面积。这一计算你就清楚了。女性还含藏吗?不含藏了。男的反而长袖长裤,女的反而短袖短裙,甚至还穿背心,反正能露的都要露出来,不能露的,也要让你依稀可见。虽然这与时代相关,与潮流相关,但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坤土之性的改变,植被的改变,未必不是一个大的因素。
在比较远古的时候,我们的先民是分部落居住。部落在某一地方居住到一定的时候,她要迁徙。她不是永远地在这个地方住下去。为什么呢?可持续发展啊!一个土地耕种使用到一定的时候,坤柔之性就慢慢地失去,你要让它休息,让它恢复,所以,就要迁徙。可现在呢?没有这一条了。因此,人类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影响自然的诸多因素,而自然又会最终回报给人类。
前面我们谈到人的衣着与性情也要受自然的潜移默化,那么,生理方面呢?就更不用说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萎缩性胃炎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常见疾病的发生,与上述的环境改变有没有关系呢?当然会有关系。胃在五行属土,而且是阳土。也就是比较表层一些的土。前面我们提到表层土的疏松、柔和之性对于土的功能至关重要。既然胃为阳土,那么,胃体表面的黏膜、腺体也应该具有这样一个坤柔之性。可现在有太多的因素影响这个坤柔,而且基本建设的不断扩大,又使坤土的有效面积不断“萎缩”。天人相应了。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样一些自然的变化影响到人体,怎么不会得萎缩性胃炎呢?人与自然同气相连,城门失火,怎的不会殃及池鱼。
作为一个中医,特别是21世纪的中医,我想这个作用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看人的生理疾病方面。我们的眼界完全可以放宽一些,你有这样一套理论,你用它来看这个地球,看这个宇宙,很多问题是非常清楚的。你用这样的理念来认识环境,治理环境,这个是治本。治理环境就是治本。现在也提倡治理环境,列出了许许多多的措施。可这些都是治标,治皮毛,不是根本的方法。一个美国,你连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不肯削减下来,你谈什么保护环境呢?现在提倡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果这样一个战略的实施,不反过来请教传统,不用传统的理念来监督,我想这个措施不过提提而已,最终落不到实处。所以,作为中医,你的手完全可以伸长一些,你凭什么不可以对现代指指点点呢?
这是我们从水土合德联想到水土流失所作的一点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