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三阳合病

三阳合病

病名。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三阳合病者,太阳、阳明、少阳合而为病也。必太阳之头痛发热,阳明之恶热不眠,少阳之耳聋寒热等证皆具也。……证虽属于三阳,而热皆聚胃中,故当从阳明热证主治也。”《伤寒贯珠集》卷一:“三阳合病,视诸合病邪气为较大矣。而太阳之府膀胱,阳明之府胃,少阳之府胆,热邪盛满,自经入府,故腹满身重,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皆为里为热之征也。……虽三阳合病,而邪聚于阳明者较太阳为多,故宜白虎汤清而解之。”三阳合病轻证,可用柴葛解肌汤清解。参见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条。

猜你喜欢

  • 地瓜儿

    见《救荒本草》。为地笋之别名,详该条。

  • 四畏

    指用药对寒热温凉四种当旺之气,应当有所忌畏。如火热主令之时,应避免使用热性药物。《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司气以热,用热无犯;司气以寒,用寒无犯;司气以凉,用凉无犯;司气以温,用温无犯,间气同其主无犯

  • 冲服剂

    ①药物剂型之一。简称冲剂。将药提炼成稠浸膏,加入适量糖、矫味剂等,制成颗粒状内服制剂。开水冲服。②泛指不用煎熬的药,多属粉末状或精制品,可直接调入开水或药汁中服。如三七末、川贝末等。

  • 目下纲

    谓足阳明之经筋,统管眼之下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阳明则为目下纲。”

  • 木郁化风

    五行归类中,肝属木,主风,由于肝气郁结,耗伤肝血,血虚风动,出现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肝风证候,故称。

  • 金钩散

    《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方。熟地黄二钱,当归、白芍药、黄芩、续断、阿胶珠(一方作龟板胶)、地榆各一钱,白芷、川芎各八分。水煎,空腹服。治妇女经来过期不止。

  • 金井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目经大成》卷一:“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即瞳神。因其清莹幽深,内有神水(房水)而似井,又因五行学说金生水,故名金井。详瞳神条。

  • 面赤

    色诊之一。赤为火热之色,属心。临床上赤甚主实热,微赤主虚热。久病虚人,午后两颧发赤,为肝肾阴火上炎;赤色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戴阳证;肺病见赤色,多属阴虚火盛,灼伤肺阴;面赤耳鸣,头目眩痛,多属

  • 朱华子

    【介绍】:见陈士铎条。

  • 肚痈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腹皮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