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巨虚

上巨虚

经穴名。代号ST37。见《千金翼方》。《灵枢·本输》名巨虚上廉。别名上林足上廉、巨灵上廉。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直下6寸;或于足三里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一说在“膝下四寸”(《针灸大全》)。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分支,深层正当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脚气,膝胫痠痛,下肢痿痹;以及阑尾炎,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猜你喜欢

  • 运脐法

    小儿推拿方法。《小儿推拿广意》:“脐上,运之治肚胀气响。”

  • 王执中

    【介绍】:宋代针灸学家。字叔权,瑞安(今浙江瑞安)人。1169年(乾道五年)进士,曾任澧州(今属湖南)教授。他对当时社会上重方药轻针灸的现象表示不满。遂根据长期临证经验,参照《针灸甲乙经》等书,编写成

  • 目窗

    经穴名。代号GB1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瞳孔直上入发际1.5寸处;或于头临泣后1寸取穴。一说在“临泣后一寸半”(《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

  • 暑疫散

    即雷击散,见该条。

  • 手掌后臂间穴

    见臂间条。

  • 板栗

    出《新修本草》。即栗子,详该条。

  • 中精之腑

    出《灵枢·本输》。指胆。六腑除胆以外,都是贮藏或转输浊物,只有胆是贮藏精汁,故名。

  • 阳明经病

    亦称阳明经证。《伤寒辨证·六经证治》:“传至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宜升麻葛根汤。此证有在经在府之别。如目痛,鼻干,微恶寒,身热,脉浮洪,病在经也。”阳明经病又有在标在本说。在标宜辛凉解肌,在本宜清

  • 损脉

    损,耗损减退之意。属于阴盛、脉搏至数减少一类的脉,如迟脉、结脉之类。《难经·十四难》:“何谓损?一呼一至曰离经,再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

  • 皴痛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多由风寒外侵,风盛血燥,寒滞血脉,肤失濡养而成。患处皮肤枯燥,干裂疼痛,甚则皮脱。用葱汤外洗,涂润肌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