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气

上气

①指人体上部之气,包括心、肺之气。《灵枢·口问》“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大惑论》:“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②指气逆壅上的症候。多由外感六淫,痰气凝结,肺道壅塞所致。《诸病源候论·咳嗽上气候》:“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壅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而面目胕肿,气逆也。”《济生方·喘》:“亦有痰停胃脘,痰与气搏,肺道壅塞,亦令人上气。”《证治准绳·杂病》:“上气者,盖气上而不下,升而不降,痞满膈中气道奔迫,喘息有音者是也。”以宣肺祛邪,降气化痰为主。参见喘证各条。

猜你喜欢

  • 卢橘

    出《汉书》。为金橘之别名,详该条。

  • 鼻柱

    ①鼻的中央隆起部分,即下极的下方,鼻尖的上方。又称鼻茎。俗称鼻梁。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作为诊察肝病及三焦气化情况的参考。《灵枢·师传》:“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②指位于左右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部分。《医

  • 治损法

    治疗内脏虚损的方法。须按各脏不同病理而施治。《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 筋挛

    证名。亦称筋瘛。指肢体筋脉收缩抽急,不能舒转自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搏于筋,则为筋挛。”多因感受外邪,或血少津亏,筋脉失于荣养所致。《张氏医通·

  • 吞气

    养生术语,也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刘勰《新论》中有“决命必在吞气”之说。《抱朴子内篇·杂应》中亦有“有冯生者,但单吞气,断谷已三年”的记载。

  • 阴蚀疮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蚀。详该条。

  • 虚滑痢

    病证名。指体虚久痢滑脱不禁者。见《证治汇补》卷八。系因体虚脾气下陷,及久痢肠失禁固所致。证见四肢困倦,谷食不化,腹中彻痛,虚坐而无努责,脉沉伏等。治宜调补固涩。参见虚痢、久痢、滑痢条。

  • 唇腆(tiǎn 忝)

    病证名。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唇肿粗厚。

  • 环岗

    见团岗条。

  • 寒霍乱

    病名。见《症因脉治·霍乱》。即寒气霍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