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腭疮

猜你喜欢

  • 芒芋

    出《神农本草经》。为泽泻之别名,详该条。

  • 手足亸(duo)曳

    证名。指手足筋脉弛缓无力,类似四肢不收。多由风邪乘袭经脉所致。《备急千金要方·诸风》:“治风懿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亸曳。”宜用独活汤。《丹溪心法附余》卷一:“中风虽能言,口不斜而手足亸曳。”可用星

  • 伤饱

    病证名。小儿乳食不当,损伤脾气所致的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治以健脾消食,兼以除热为主,如保和丸加减。参见

  • 谢缙孙

    【介绍】:元代医生。字坚白。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精通医学,于1333~1334年(元统年间)曾任医侯郎,辽阳路(今辽宁辽阳)官医提举。

  • 吴师机

    【介绍】:见吴尚先条。

  • 桃仁煎

    《备急千金要方》卷四方。桃仁、虻虫各一升,朴硝五两,大黄六两。为细末,先用醋慢火熬,加大黄、桃仁、虻虫搅拌,再入朴硝搅拌,为丸,鸡子黄大,在酒中浸一夜,每服一丸,空腹温酒送下。治带下,经闭不通。

  • 束胎散

    见《丹溪心法》卷五。即达生散,见该条。

  • 徐叔绍

    【介绍】:见徐嗣伯条。

  • 经候不匀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 摩挲(suō 梭)

    即推拿。参见摩娑条。